韓君
摘 要: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課程資源建設成為可能,但是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建設還存在優質課程資源短缺、缺乏個性化、建設模式老套和管理機制落后等現狀,文章通過引入共享經濟思維來對課程資源建設進行優化創新,提出了構建課程資源協同創新開發平臺、重視個人的多樣化創新、重塑課程資源建設新模式和不斷優化創新管理機制等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共享經濟;課程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12-19
一、共享經濟概述
20世紀70年代馬科斯·費爾遜以研究個人汽車共享和租賃時首次提出“共享經濟”概念以來,互聯網時代的“共享經濟”主要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整合來分享社會上的剩余產能資源,通過使用權的分享來實現供需之間的匹配,它的主要模式有C2C和B2C等。
二、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通過把課程資源建設應用到課程教學中,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但在課程資源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優質的課程資源短缺,包括優質課程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遠遠不能滿足實際教學和學習的需要。另外,低水平和重復開發課程資源造成資源嚴重浪費,協同開發程度還不夠。第二,課程資源建設缺乏個性化,不能滿足差異化個體的需求。第三,課程資源建設模式還比較老套,未應用新的商業運行模式,建設效率低下。第四,管理機制比較落后,未能更好地利用社會資源來進行課程資源開發,沒有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建設標準體系等。
三、基于共享經濟思維的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建設的對策
1.構建課程資源協同創新開發平臺
第一,建立課程資源開發工作小組,在對各方進行廣泛調研和意見匯總的基礎上,制定課程資源開發標準,可以以項目化或模塊化等形式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分割,根據課程平臺建設參與者的特長和能力來分別開發其中若干個項目(模塊),建立并不斷完善課程資源庫。第二,為了更好地使平臺資源進行優化完善以及提高應用價值,需要使其盡可能地開放,一個好的平臺是能夠降低參與成本和參與難度的。
2.重視個人的多樣化創新
平臺的力量越強,就會有越多的個人加入平臺,最終會形成良性循環的局面。同時,需要給予個人更多的自主權,使每個人都能在自己崗位中找到滿足感。平臺通過提供便利條件讓個人能專注于自己能力最強的那個子領域發揮自己所長。除此之外,多樣化創新能夠使平臺運行更具低成本和高效率,避免了很多重復建設,提高了創新的迭代速度。
3.重塑課程資源建設新模式
大多數成功的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在發展過程中會經歷四個階段:組建課程團隊與資源建設、課程推廣、內外矛盾加劇、良性循環發展。但是很多課程資源建設團隊最后不歡而散的原因是建好課程資源后,后期推廣和完善等工作做得很少。在第一階段,很多時候初建團隊一開始會做很多調研,有很多的想法要去實施,其實沒必要求大求全,比較合適的做法是先從小而美的項目做起;在第二階段,使平臺建設更加牢固且具有一定吸引力,參與各方的規則要相對穩定和公平,能夠為平臺進一步發展打下扎實基礎;在第三階段,平臺建設好后,如果不斷支持取得成功的個人,那平臺形式變動的可能性會受到影響,但是如果不重視個人,個人對平臺的忠誠度會受到挑戰,為此,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第四階段,平臺不需要太快太多分配權利給個人,但要保持各方權利均衡,并不斷努力完善,使更多的新個體加入平臺。
4.不斷優化創新管理機制
課程資源建設應納入各方績效考核,同時以課程資源建設項目作為載體,通過簽訂多方協議,明確責權利,構建多方參與利益共享機制,并且完善獎懲機制和退出機制,提高平臺建設活力;通過課程資源開放共享,使其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并且開放平臺有吸引人才的功能,使這些個體聯結成一個整體,從而可以找到各種方法去實施他們所設想的解決方案,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新價值和激發出更多的創新。
運用共享經濟思維來進行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建設,可以更加有效地將參與者的潛力發揮到最大,提高課程資源建設的效率和利用率,共同打造學習生態圈。
參考文獻:
[1]蔡朝林.共享經濟的興起與政府監管創新[J].南方經濟,2017(3).
[2]楊 林,王 琦,張 璇.高校繼續教育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