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敏
摘 要:檔案具有利用、參考、借鑒的價值,它是歷史的記錄,是文化的傳承,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如何進行有序、精準、高效、保密的檔案管理是我們亟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檔案;檔案管理;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270.7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12-24
一、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1.檔案管理缺乏創新意識、創新模式
在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還是運用老一套的檔案管理,僅僅對文件進行登記、收集、整理、分類、立卷、歸檔、入庫、轉遞、借閱等工作內容,缺乏創新意識,對日后檔案調檔、利用、查詢、檢索工作會帶來極大的麻煩。
2.檔案管理者文化水平、工作態度等存在偏差
許多單位檔案管理者處于中老年時期,文化水平較低,缺乏使用高科技數據系統管理、分析、維護的能力,同時也存在部分工作人員工作態度差、工作效率慢等問題。
3.檔案信息化管理存在很大風險
當今時代,計算機網絡發達,檔案資料分類保管簡單易行、計算與存儲功能強大、查詢與閱覽信息快捷直觀、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與傳統檔案相比,電子檔案有明顯的優勢。但網絡安全風險、內部網絡安全風險、外部網絡安全風險,不容小覷。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會涉及檔案信息的泄密、檔案信息的丟失和篡改等問題。
二、做好信息化檔案管理工作的對策
1.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創新服務觀念
一是工作人員應該通過各種途徑獲得檔案工作豐富的知識,并通過各種媒體獲得檔案管理的信息,提高檔案管理的法律意識。二是通過檔案的整理提高檔案的利用率,研究利用者信息利用的預測能力和利用率。三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手段提高服務質量,給檔案使用者提供主動、多元化、開放型的服務,實行多形式、多渠道拓展服務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服務質量。建立信息資源數據庫,方便信息檢索,數據庫能有效實現眾多電子信息的儲存、分類、檢索和查詢。只有與時俱進的思維和不斷求變的發展意識,才能將檔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給使用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2.提高檔案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是檔案管理者必須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另外,管理者至少具有全日制大專畢業背景,并且具有耐心、熱情、積極的工作態度。二是通過與單位各部門領導溝通協議,制訂各階段需要存檔的數據和資料,并及時進行登記、歸檔入庫,避免檔案重復、散雜、零亂,制訂并完善檔案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各項規定執行,保證歸檔工作有序進行。三是培養大數據分析的專業技術人才,能有效避免擁有大量數據卻不懂數據分析的情況出現。四是開發檔案管理數據平臺,每個單位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結合本單位實際及檔案建設特點,開發出一套符合我們自己數據的分析管理工具。
3.提高信息利用率
利用信息化進行檔案管理,不僅僅可以實現電子檔案信息的有效和快速歸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利用率。雖然這種服務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檔案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網絡存在的風險和隱患。一是加強網絡安全不斷更新加密技術,通過加密原有信息可以轉化成亂碼,并以亂碼的形式保存下來,這樣有效地防止檔案信息被破譯而造成的損失。二是不斷加強防寫技術,利用該技術后,可以將檔案信息設置到一種“只讀”模式,在“只讀”模式的情況下,外界想對檔案信息進行修改則無法實現。三是主機不能使用U盤、軟盤、移動硬盤等存儲工具,避免計算機病毒入侵、泄密等問題。四是加強機密檔案資料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機密單杠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違規操作情況的出現。針對機密檔案采取單獨管理、重點管理的措施,設置專門管理人員,并定期對機密檔案進行核查。五是增強檔案管理人員的保密意識,做好內網系統查詢權限及檔案傳遞期間的管理,嚴格按審批登記制度執行。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進一步做好檔案理工作,檔案管理人才是關鍵,信息開發使用技術是手段。因此各單位檔案管理部門要結合實際,加強行業及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努力推進信息化檔案的有效管理。
參考文獻:
[1]李金玲.加強檔案管理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檔案管理的思考[J].城建檔案,2017(11):66-67.
[2]劉國明.關于如何做好新時期檔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現代交際,2015(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