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荔荔
摘 要:要讓“自主,合作,探究”這一理念在教學中有效落實,教師就需要選取適合的內容,注意學生的討論情況,掐準切入的時機,并且躬身參與,以凸顯教師的主導作用,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文章針對如何組織小組合作提升思品教學有效性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組合作;思品教學;有效性;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1;G623.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2-0017-01
新課標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旨在引導學生們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讓他們學會學習,切實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合理地運用小組合作模式,通過在課堂中組織分配小組,并結合教學內容分配學習任務,引領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帶動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模式進行教學時,應該選擇適合于這種模式的內容進行授課,不能為了追求教學方式,希望呈現“滿堂歡”的現象而生搬硬套小組合作模式。不同的教學內容所使用的合作模式也有所區別,因此教師在應用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時,應當對所要教授的內容進行科學的擷取,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比如,在講授一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的第七小節“課間十分鐘”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模式,讓同學們在一起探究課間應該做的事情還有哪些。在具體討論時,教師應給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探究方向,如第一小組負責想出課間可以做的娛樂活動有哪些,第二小組負責討論課間應當怎樣為下一節課做好準備,第三小組負責溝通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在課間的時候做的,等等。分組討論之后,教師再將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拼盤”,就可以得出這一節課所需要教給學生們的東西——可以在課間望望遠方放松眼睛、開心地做一些小游戲,或者預習一下一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整理一下自己的書桌等。這樣,就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活指明了方向。
可見,教師適當地選擇教學內容,運用小組合作模式,能夠十分有效地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從而切實提高思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使用小組合作模式進行授課的時候,教師應該對小組合作討論所用的時間有一個準確的把握,避免時間不充分導致學生們的討論結果不豐富,并避免因為時間太長而導致個別學生消極怠工、借機玩耍。因此,教師應當預留適當的討論時間并且注意學生們的討論情況,掐準切入的時機,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講解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中的“吃飯有講究”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們討論得出吃飯時應當注意的一些問題。學生們的討論進度很快,這是因為學生家長已經多次告訴他們在家里吃飯時應注意的事項。比如,吃飯前要洗手、吃完飯的時候要幫助家人收拾碗筷、吃飯的過程中打噴嚏要轉過臉去不能對著飯桌等。因為學生們了解的已經夠多了,所以討論非常快,這就導致預留的時間出現了富余。這時,教師應該掐準切入的時機,適時停止學生們的討論,開始進行下一步的講解,從而避免出現時間的浪費。
在運用小組合作模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以及討論進度,當出現他們討論較快已經得出結果的時候,一定要迅速地切入課堂教學,避免他們在討論完成之后無所事事,造成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
在運用小組合作模式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教師應該加入到學生們的合作交流過程中,深入了解他們的探討進度,對他們進行適當的點撥,引導他們主動思考。對于那些討論不主動或者趁機玩耍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其參與到討論中,從而掌控全局。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后應相機而動,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況,躬身參與,凸顯教師的主導作用。比如,在講授“別傷著自己”一課時,教師可以借用小組合作模式,組織學生們討論得出在家中或是學校里可能會出現危害的行為。但是在這一過程中,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對于一些可能存在危險的物品或是行為了解不多,難以得到正確的討論結果,這時就需要教師參與到他們的討論當中,引導他們得到豐富的討論結果。比如,由于好奇而想嘗一下家中長輩的藥、洗完手之后在未擦干的情況下去觸碰各種電器、在沒有人看護的情況下用剪刀等鋒利物品、用手去觸摸一些寵物等都是十分危險的行為。通過教師和學生們一起討論,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想出了很多答案。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學生們對問題的看法難免會存在一些不足或者偏差,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積極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中,凸顯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學生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思品課堂中。
綜上所述,教師在思品教學中通過運用小組合作模式,能夠很好地將學生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鼓勵更多的學生學好思品課。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教學內容的選取,并時刻注意學生們的學習進度,躬身參與到教學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教學的優勢,以提升思品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徐國芳.思品課堂學生自主學習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01).
[2]賀華英.立足學生主體,提升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J].小學教學參考,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