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輝
摘 要:中國民辦中學最大的發展機會是能有鮮明的特色。湖南省岳陽市云夢中學精準定位,文化教育、藝術特長并重;爭搶人才,市場化的薪酬體系吸引優秀教師;因材施教,根據生源特點和學生特性量身定教;用學校文化提升管理,成為中國民辦中學特色發展的一個典范。
關鍵詞:云夢中學;民辦教育;特色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1-10
作者簡介:曹 輝(1975—),男,中國民辦教育家協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湖南省岳陽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湖南省岳陽市云夢教育集團董事長,本科。
四年前,一所民辦中學——湖南省岳陽市云夢中學(以下簡稱“云夢中學”),在擁有千年歷史的湖南省重要現代化城市——岳陽市中心崛起。它從零起步,在競爭激烈的教育行業孜孜尋求機遇。四年風雨兼程,謀篇布局;四載百舸爭流,潮頭勇立。這是教育者的情懷,把生命融入到教育中,讓每個學生接受最合適的教育。以文化教育、藝術特長并重為定位,重視師資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根據生源特點和學生特性量身定教,用學校特色文化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道路,為中國民辦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一、精準定位:“文化教育、藝術發展”并駕齊驅
美國經濟學家西蒙提出“管理就是決策”的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定位之父”杰克·特勞特先生說:“企業的一切行為都將圍繞定位展開,沒有定位,企業的所有努力和投入都是成本,沒有利潤。”許多知名企業遵循這條理論發展壯大。國家一直大力鼓勵和發展優質民辦教育,現在高考升學多元化,云夢中學招收的學生錄取分數線低于市公辦中學,針對學生良莠不齊的特質,學校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內生力量;在抓文化教育的同時,發展藝術小專業。因地制宜的發展定位,開啟了具有云夢特色的新高考模式和發展道路。
二、爭搶人才:市場化的薪酬體系,吸引優秀教師
國內發展快的城市和學校,都是首先搶占人才高地的結果。近年來,全國各大中心城市、各個學校紛紛出臺搶人才政策,著力引進人才。只有人才的集聚,才會有技術的集聚、成果的集聚。
作為學校的創建者,我努力做一名有人格魅力的人。我重視管理的第一要務——績效考核工作,真正體現出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同時跟上國家經濟發展新形勢,跟上市場薪酬發展水平,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市場競爭力的、有較好激勵作用的高績效標準的薪酬和績效考核體系,吸引了大量優秀教師的加入。從2018年開始,學校將重新制定人才招聘政策,本科、碩士分層次招聘與培養政策,人才福利政策,等等,繼續完善招聘、績效考核和人才激勵工作。優質教師團隊是學校發展的根本保障。
三、特色辦學:名師工程,因材施教
學校實施名師工程,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根據學校生源低于公立學校招生成績的現狀,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重點培養學生優勢方向,提高升學率。
教師決定教學質量。學校創建之初,就制定了“名師工程,共同成長”的規劃,實行示范帶動,幫助教師成長。針對教師隊伍過于年輕化的特點,采取“一對一、一幫一”等方式,以老帶新,以強扶弱。每年評選一次名師,力爭每個學科有1~2名名優教師勝出,涵蓋各門學科,提高了教師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同時,學校專門組建了一支高素質的藝術專業教師隊伍,涉及音樂、美術、舞蹈、書法、體育等專業,為學校高考升學率直線上升作出了巨大貢獻。
學校優化生源結構,重金招優生,每年優惠招收20名左右的優質生,確保三年后出現一批重點本科生。重心鑄特色,精心打造“藝術特長”特色,彌補文化短板。因材施教,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提高了學校的高考升學率。
四、用學校特色文化提升管理水平
聯想集團柳傳志有句經典:“有制度按制度執行,沒制度按文化來執行。” 我們有系統化的學校管理制度,在辦學實踐中,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精細化管理體系,對教師、學生、管理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力求組織有序,保障有力,操作有法,實施有效。我們在強調制度的時候,更強調文化的作用,強調無形的制度,要把制度與學校特有的文化有效地結合起來。我們創建了“國學余仁生”系列文化活動,起到了無形制度的作用。無形制度的作用越大,學校的軟實力就越強。
建校四年來,云夢中學學考和高考升學率直線上升,學業水平考試一躍為全市中等水平。高考本科上線人數由2015年的7人到2016年的32人,再到2017年的36人,一本上線人數實現了零的突破。2015年藝術小專業本科上線1人,2017年達到了25人。云夢中學特色化發展創造了輝煌。
黨的十九大后,中國將迎來第四次重大發展機遇,民辦教育也將迎來政策紅利和加快發展的春天。邁向新時代,增添新特色,民辦中學必將成為中國教育行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胡 衛.中國民辦教育發展現狀及策略框架[J].教育研究,1999(5):7.
[2]肖 晗.對湖南民辦教育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