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低段習作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情指導學生進行寫段訓練,從而為高年段寫篇打下良好基礎。作者主要從六個方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進行指導,學生品嘗到妙筆生花的樂趣,高年段寫篇便水到渠成。
關鍵詞:小學低段微;作文;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9-29
作者簡介:吳碧瑜(1976—),女,福建晉江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為承接中、高年級的作文訓練,低年級著重培養兒童的語言表達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能力,設計了以“寫句子、看圖說話、寫日記、編寫兒歌”等為基礎作文的寫話訓練,我們稱之為“微作文”。那么,如何寫好這最初的微作文呢?筆者談幾點粗淺的嘗試。
一、借拼音巧說話
學生剛入學,我結合漢語拼音教學生字,利用拼音教材,既教拼音,又進行說話的訓練。比如,教學“ā”時,利用插圖形象地練習說話。師:“圖上畫著誰?”生:“阿姨?!睅煟骸八诟墒裁??”生:“阿姨在幫小朋友檢查牙齒?!庇秩?,教學聲母和韻母相拼時,讓學生能根據拼出的讀音,說出一個帶有這個讀音的詞,并利用這個詞,說一句完整句。例如,學習“fa”的一聲:發發發,我發現了一個大秘密;第二聲:伐伐伐,伐木工人真正好;第三聲;法法法,遇到問題多想辦法;第四聲:發發發,小朋友愛干凈,經常洗頭發。這樣舉一反三地訓練,學生既輕松掌握了拼音,又練習了說話;既豐富了詞匯量,又理解了詞義,學生很感興趣。
二、串詞句,巧寫話
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幫助學生掌握字的音、形、義,還必須有針對性地組詞,串詞組句,如:好—好學—好學的孩子—我是個好學的孩子。在不斷練習中讓學生逐漸領會“完整句”的概念,讓學生明顯感覺到一個句子的結構基本是由幾個部分構成。其次,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組合“四素句”。如教學“讀”字,在學生說出“讀—讀書—玲玲讀書”后,可再提問:“玲玲在什么時候讀書?玲玲是在什么地方讀書?”學生的回答各異。這時教師可進一步提問:“玲玲是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讀書呢?”學生們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早晨,玲玲是在學校讀書;晚上,玲玲是在家里讀書”等等。
隨著學生詞匯量的增加以及視野的拓展,教師不妨在“說”的基礎上,提升到“寫”,讓學生把想說的東西寫出來。
三、習范文,巧仿編
課本是學生習作最好的范本,教師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文本,來突出重點詞、句、段的訓練?;蚋鶕恳徽n時的教學重點、難點,或指導學生“依葫蘆畫瓢”說寫;或變換句式進行說寫;或拓寬句子的內涵、外延說寫簡單的幾句話。在一、二年級的教材中,有一部分教材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在學生不知道寫作是何物時,教師不妨從文本、從編兒歌入手,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比如,學習了葉圣陶先生的《風》,我引導學生仿編,學生興致極高,紛紛動起腦筋。他們初嘗了當詩人的喜悅,更激發了對兒歌的喜愛,增強了寫作的興趣。
四、看圖趣,巧訓練
圖畫,形象生動,低年級學生易于接受,看圖說話、寫話,則是低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內容。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低年級學生看清圖意是最基本的要求,會根據圖意進行表達是根本,這就要求教師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看圖方法,使學生通過仔細看圖,能了解圖畫內容,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
如教學《我們的玩具和游戲》一課,我首先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讓學生想象:①根據圖上的內容,游戲是在什么季節做的?②孩子們都玩哪些玩具,這些玩具你們見過嗎?猜猜這些玩具是怎么來的?問題提出后,學生仔細看圖,先把圖說清楚,然后展開想象豐富。我再讓學生把看到的、想到的、用完整連貫的話說出來,最后準確成文。
五、勤積累,巧日記
作文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很棘手的事。日記則是鞏固學生習作興趣的最有效途徑。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寫一句話,也可以寫幾句話。每天寫,寫什么呢?許多學生一開始無從下手,我就啟發他們:今天在家做了什么,或者在學校學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遇到什么事等都可以寫。首先,讓學生說完整話,寫完整話,主要記自己一天中印象最深的事。如“這次班級美食串燒,媽媽忙中偷閑,特地為我準備了可口的可樂雞翅,我好感動?!逼浯危柧殞W生寫完整句,告訴學生通順的話能使別人一讀就明白。為了寫通順,我讓學生每次寫完后先自己讀幾遍,再讀給爸爸媽媽聽,然后聽取爸爸媽媽意見,第二天再讀給大家聽,聽聽大家的反應,這樣果然有效,許多學生的日記寫得文通句順。最后,指導學生寫內心所想的話,這樣的日記最受人歡迎,老師、同學都愛看。
總之,指導學生寫作,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只有扎扎實實地練好基本功,才會收到妙筆生花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廖貴瓊.小學生“作文難”問題解決思路淺議[J].科學咨詢,2016(31):102.
[2]李玉金.讓習作教學流淌“真實”[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