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七色花》講述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幫助她實現心愿的故事。如果我有七色花,我會用七色花實現我的教學心愿:多學習最新的教育資訊,多融合英語教學和生活內容,多設計靈活的教學方式,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多種方式評價學生,多板書條理的教學內容,多反思教學中的不足,讓美綻放小學英語課堂。
一、教學心態前沿化
傳統的英語教學以語言知識的講解傳授為主,長期以來形成了“廣種薄收”的狀態。新課程教師的角色發生很大的變化。在新課程中教師將由傳授者轉變為教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組織者。也就是由原來的居高臨下轉為平等交流學習。新課程英語教學倡導“以生為本,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情感態度和審美價值觀。這種教學理念的轉變要求我們小學英語教師應該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理念為指導,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綜合素質,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圍繞學生和教材文本的特點開發利用好自身資源,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英語是人們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活的語言。它來自生活,并為生活所用。然而,提起中國人學英語,我們常常會想到“啞巴英語”。由于過去學習的內容偏重于單詞、句子,忽視了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學習的環境又是在非母語狀態下,以致許多學生在某些場合不會說或羞于說,形成心理上的語言交流障礙。學而不能用,這種語言習得狀態在某種程度上極大地扼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在日常的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沉浸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三、教學方式靈活化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快樂學習法,游戲教學法,歌謠教學法,全身運動法,情感教學法等都是不錯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評價多樣化
傳統的英語教學評價注重對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忽視對學生行為的評價。這樣的教學和評價,使本應是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變得僵化,壓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學習十分被動,失去自主調控能力,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當代的評價不僅應當是多維的,而且應當是多元的,也就是說,在英語學科的評價中,評價主體應具有廣泛性,應對學生實行開放性評價。我們實行多主體評價,不僅有教師評價,而且有家長評價,有學生自評和互評,并且這種評價是在開放、寬松、友好、非正式的環境中進行的,成為學生所喜歡的一種評價方式。
五、教學反思常態化
寫課后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只要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會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其樂無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課后反思都必須用文字記述下來,寫成手記。教學手記記的應當是有價值的東西。下面五個方面可供參考:1.記成功之舉。2.記"敗筆"之處。3.記教學機智。4.記學生見解。5.記再教設計。
六、結語
創建高效的英語課堂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必然途徑。七色花的花語是愛,教師必須用全身心的愛澆鑄課堂,改變以往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把《小學英語新課標》的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創設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完成英語教學任務,努力打造高效英語課堂,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使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