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珂
摘 要:電子信息技術作為現代化發展的產物,普通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的生產發展都離不開電子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它對于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筆者通過對電子信息技術的運用進行闡述,使大家認識到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關鍵詞:電子信息技術;物聯網;機械設備
在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科學技術的革新也是日新月異,尤其是工業生產和科學技術研究,而電子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科學技術,運用到工業生產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自動化生產,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現在不僅僅是電子設備和電子儀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滲透了一定的電子信息技術。
1 電子信息技術的概念與特征
1.1 概念
通過電子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我們知道,信息指的是描述事物存在形態的具體形式,比如文字或數據等,這些都能夠被當成需要處理和傳遞的內容,以此為基礎,我們可以引申出電子信息技術的定義,其可以理解成立足于計算機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用來處理與傳遞信息的科學技術,比如信號、信息處理、通信技術或傳感技術等。其次從電子信息當前的實際應用狀況來看,電子信息技術也被廣泛地運用在通訊技術、微電子制造業、計算機技術、日常生活、服務業、農業、工業制造業等多個領域,通過筆者從市場的調查了解到,電子信息技術由于受到國內外科學技術快速進步的促進和推動,其技術持續地取得了重大突破,產品創新也越來越豐富,為多個行業與領域提供了有力地技術支撐。
1.2 特征
電子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科學技術,有著很多顯著的特點, 比如數字化和網絡化、智能化和自動化、集成化和微型化等,下面就這些特點進行逐一的分析。
1.2.1 數字化和信息化
網絡是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利用計算機為載體,能夠對于復雜和繁多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類,并且按照人類的意識對于信息進行處理和儲存。而且尤其是在信息的儲存方面,用計算機對于電子信息技術進行儲存比起傳統的紙質文獻儲存所能夠儲存的信息量要大得多,并且計算機的電子儲存信息還比較方便,更加的數字化,如果一旦有需要,可以立即調出所需要的信息進行查看。
1.2.2 智能化和自動化
電子信息技術推動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可以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提高了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提高了工業生產的生產效率。于是,利用電子信息技術的方便性和快捷性,很多新的科學產品被發明了。這些新型的科學發明一般內部都含有微小的電子元件和集成電路,方便于電子信息技術在產品內部進行傳遞和反饋,從事實現了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并且這種自動化技術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來,比如現在的洗衣機、吸塵器甚至是廚房所用的電飯煲都能實現自動化。而另一方面,在工廠的生產加工過程中由于自動化技術的運用,機床和車床的磨削、切削以及鉆孔等等粗加工和精加工都能在一條生產線上自動進行,不需要工人們手動的更換設備和機床,逐步的實現了從手工業到半自動化,從半自動化到全自動化的改革和進步。
1.2.3 集成化和微型化
現在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電子設備一般都含有電子芯片,這枚小小的電子芯片是整個設備工作的核心,因為芯片的內部是由復雜的微電子集成電路所構成,電子信息技術能夠在微型電子集成電路上按照特定的路線傳遞,實現特定指令的操作,完成自動化工作。在最開始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產生的時候,它的占地面積非常的大,大約有1800 平方英寸左右,而重量也重達接近 30 噸,但是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現在電子線路越來越復雜,可執行的命令也越來越多,但是體積卻在不斷的減少,向著微型化方面發展。如今的智能手機只有80克左右,而且反應迅速,功能強大,這正是電子信息技術的集成化和微型化特點所帶來的結果。
2 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
現如今,科技還在不斷地發展,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會逐漸的趨于多樣化,滲透的范圍也會更廣,下面就電子信息技術在當今相關領域的運用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應用狀況進行探討。
2.1 電子信息技術在物聯網中的運用
2.1.1 電子訂貨系統。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在物聯網當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便是電子訂貨系統。企業通過網絡終端實現對貨源進行實時的跟蹤查看,同時利用網絡對貨物進行相應的遠程訂購,利用這種訂貨方式能夠使供貨商更為便捷,同時也使經銷商大幅度降低的購貨成本。對于電子訂貨系統而言,首要便是構建出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進而將所需資料上傳到對應的區域,并在其中設置相應的保護程度,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要對交易標準作出相應的規范化。 因為電子訂貨系統將會利用互聯網作為支持,并由網絡進行數據傳輸,因此電子訂貨系統十分的便捷,在訂貨后便能夠做到隨時發貨。
2.1.2 條形碼技術。隨著科技快速的發展,商品識別也逐漸發展成為電子識別形式,條形碼技術能夠使多數企業實現將商品信息上傳至網絡客戶端。作為數據傳輸技術之一的條形碼技術,該技術主要是將信息通過條形碼進行商品信息呈現,同時在使用過程中通過儀器將條形碼當中的信息作出轉換,進而有計算機對其作出整理與顯示。對于電子系統而言,條形碼技術可以有效對條形碼當中的符號實現快速識別,并將其中的信息傳輸到對應的終端當中,商品之中的條形碼主要是由不同寬度線條構成,并且所有商品具有各自的條碼。此外,現代條形碼不但能夠對產品價格與編碼作出記錄,同時還能在其中讀取出于商品相關的信息。
2.1.3 衛星定位技術。衛星定位技術便是通過對衛星加以利用,實現對地面地點實現掌控,同時也能利用衛星進行相應的導航,從而使管理者可以隨時對運輸貨物的情況作出掌握, 最終通過對物聯網實現對物品信息、重量以及數量作出查詢。 并且能夠利用物聯網當中應用的衛星定位技術實現對物品作出遠程指揮,實現對接受方式與運輸方式進行合理選取,并對 存儲地點作出相應的選擇。利用衛星定位技術實現對貨物進行跟蹤,并且對運輸路線作出全面的了解,同時將數據返回至管理者處,在此基礎上實現對物聯網進行不斷的完善,可以對 人們的需求實現滿足。但是該技術應用成本相對較高,導致目前物聯網當中應用相對較少。
2.1.4 智能運輸系統。智能運輸便是通過對電子產品加以利用,進而對運輸過程實現全面的監控,進而使車輛和人員間的溝通更為順暢,同時也使物品運輸更為的準時與有效。對于智能運輸系統而言,其主要由道路、車輛與導航等部分構成,在智能運輸系統進行運行過程中,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內容,首先,可以對車輛運行數據與情況實現隨時的采集,上述數據主要有行駛路線數據、實時路況數據、道路氣象數據以及道路數據等。其次,智能運輸系統不但可以確保物品運輸與完成,而且能使運輸過程更為順利。再次,能夠通過智能運輸系統實現對車輛路線作出最佳的規劃,同時也可以對車輛物品作出實時監督與掌控,并且人員能夠把物品運行數據傳輸至物聯網當中,進而達到實時的目的。最后,利用智能運輸系統可以確保物品安全運輸,這是由于運輸過程始終處于監控當中,因此發生何種事故均能保證快速的解決,并且可以為救援引導規劃出最佳的路線,進而使救援工作更好地開展。
2.1.5 倉庫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作為整個物聯網當中的重要組成,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也為倉庫管理系統 帶來了極大的發展空間。電子信息技術既能夠為倉儲管理帶 來硬件上的技術支持,也為倉儲管理系統帶來了相應的軟件支持。在整個倉庫管理過程中,電子信息技術可以設計出關于倉庫更為科學的管理流程系統、倉庫服務系統、標準化系統以及內外對接系統等,上述系統可以使關于倉庫的所有數據資源實現整合與分配,進而使倉庫使用空間得到最大化的優化,使倉庫運行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
2.2 電子信息技術在機械設備中運用
在機械設備中加入電子信息技術元素對機械化操作是巨大的,主要體現在機械操作智能化。
2.3 機械中電子設施系統
現在的工業生產設備往往在向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特別是一些大型設備都裝有電子信息產品。也就是有一個可以單獨處理信息的電腦智能終端,通過不同的生產環境進行計算和設計,都有相應的標準接口。例如在國外的一些高級大型農業機械的操作和監控中都有電子裝備技術的運用,每個零件都有獨立的處理信息的能力和控制單元,通過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指令的傳輸和農業作業的運行,還可以與外部保持聯系,對于生產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進行判斷和保持更新。
2.4 機械與人的技術交流系統
原來機械在生產中操作室用的是儀表盤,需要人從一旁進行監控操作,而當今的大型設備都換成了電子監控技術,而且原來用數字表示的而今是智能化的顯示終端,在技術不斷的進步使得人與機械間的交流更加深入,智能終端的主要界面是采用液晶顯示屏,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進行調控,也就是虛擬的操作方法,操作者可以更具需要的不同,進行不一樣的選擇,根據這些設備所反映出來的信息、圖案和聲音進行工作的調整和操作,大幅度的提高了生產的效率。
2.5 機械管理系統
當前發達國家利用計算機與生產作業之間的機械,采用無線的信息化技術為傳播媒介,進行數據的轉換和傳播,這種方式使得生產與管理有限的聯系在一起,中心計算機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每臺機器的操作情況和數據情況,從而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與此同時,在作業的計算機管理還擁有大量的專業知識,建立相關的管理決策系統來對生產實現最佳的管理,通過計算機得出的數據資料作出正確的決策,促使生產的進一步發展。
3 電子信息技術未來發展狀況
3.1 電子信息技術在通信方面的發展
網絡本來就是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產物,電子信息技術可以通過網絡的手段快速傳遞。當今社會的信息交流除了日常的語言和書寫之外,基本上都是通過網絡技術或者是電子設備實現的,所以電子信息技術在通訊領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現階段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究核心就是光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的能夠實現信息更加快速的傳遞和交流,目前光盤刻錄技術、激光加工技術和光纖傳遞技術都是通過光電子技術來實現的。舉個例子,現在的網線都是用光纖網絡來傳遞信息,比起以前的傳統的電話線來傳遞信息,能量的損耗量要小得多,并且傳播速度也增強了很多,從以前的 4 兆網速上升到了幾十兆甚至是幾百兆的網速,使人們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上網查找資料, 提取信息,當下的無線互聯網技術,5G技術都是基于電子信息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3.2 電子信息技術在集成領域的發展趨勢
由于電子信息技術具有集成化和微型化的特點,所以現在的電腦比起以前的計算機要輕巧很多,也方便很多,功能更加強大,執行命令的速度也大大的加快了。而不僅僅是在計算機方面,其他的電子設備都需要電子信息技術集成化和微型化特點的應用。電子芯片的集成化程度越高,那么所占有的空間也就越小,其信息的傳遞速度和命令執行的速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電子產品或者是電子設備的功能會更加豐富,更容易實現產品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例如我們只能手機,它的趨勢就是越來越薄,越來越輕,這個外觀的改進也是基于電池與芯片的高度集成。因此,電子信息技術集成技術的發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未來的電子芯片會趨于自動化、微型化和智能化。
3.3 電子信息技術在生產加工的發展趨勢
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工業的生產加工過程,利用電子信息技術智能化和自動化的特點,能夠實現加工機床高效、快速的加工。并且減少加工誤差,提高產品的加工精度,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正如我國的國產汽車的發展一樣,國產汽車與進口汽車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加工精度的問題,進口汽車的汽車覆蓋件和各部分的焊接縫隙精度非常高,而且加工誤差小。但是以我國目前的工業水平就做不到這么高精度的加工技術,因此,要研究發展電子信息技術,并且將之運用到實際的工業生產加工過程中,提高我國生產的工業產品質量,實現我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從而提高整體的經濟水平和工業水平。
4 結語
電子信息技術擁有數字化和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動化、微型化和集成化的特點,利用這些特點,將電子信息技術運用到通訊傳輸,科學研究,工業生產各個領域中,能實現各個領域的重大突破,加快現代化發展的腳步,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參考文獻:
[1]趙德剛.電子信息技術的特點及未來發展[J].科技展望,2015(12).
[2]徐琳博.電子信息工程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5(06).
[3]楊曉青.電子信息在工程建設中的特點與應用初探[J].河北企業,2015(10).
[4] 鄧書慧.試論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前景[J].河南科技,2014(04).
[5]米強. 電子信息技術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物聯網技術,2013(11).
[6]張帆,鄂旭,周津,等.物聯網技術在供應鏈中的應用分析[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8).
[7]華南物聯網研究院.物聯網對下一代電子信息領域的影響和機會[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