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劉姣
摘 要:先進文化和高勢能文化在不同民族、國家的一定歷史階段,都不同程度地出現。文化呈現優劣級差和勢能梯度排列的現象,在中國不同大學的校園文化中也有所反映。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為空間,以教師、學生為文化傳承創新主體,以精神文化為核心,并與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相統一的具有時代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大學校園精神文化是最具生命力、創造力的文化,是推動大學校園文化向先進和高勢能文化轉變的內在動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與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內在契合性,二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實踐。當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所面臨的復雜環境及自身所凸顯的問題,迫切要求校園文化建設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引領,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也要有效借助校園文化這一實踐載體,最終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與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契合。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民辦高校 校園文化 內在聯系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民辦高校校園文化都內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民辦高校校園文化是構成社會主義文化的兩個不同層面的不同要素。從本體上講兩者存在著客觀性、必然性和內在性聯系的,并且這種聯系對二者的發展過程和發展方向都有著重要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與民辦高校校園文化的聯系突出地表現為兩者之間的互動性和契合性,即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二者之間存在深刻的內在聯系: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對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價值生成具有主導和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豐富與發展又反過來促進與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正是二者之間存在這種相互關系,才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與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契合在理論上存在可能。
2 二者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迫切要求
胡錦濤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是時代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迫切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礎上的提煉與濃縮,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就是要積極培育和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民辦高校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校園文化建設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提供了重要載體和實踐途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作用落實到民辦高校,就是在加強課堂教育的同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與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豐富和發展民辦高校校園文化。
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引領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指路明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對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思想基礎提供了時代需要的價值觀念導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以語言精練、內容高度概括、濃縮時代發展的價值觀念系統融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黨團活動和各類主題活動之中,為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思想基礎增添了時代氣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也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念的時代發展結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指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方式,也是指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切入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方向,旨在促進師生全面發展、創新優良校風學風、凝聚立德樹人精神動力。首先,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目標,把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與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相結合,促進師生個人關系和能力的全面發展。其次,建設師德師風,樹立模范,實施師德師風優先和激勵機制,促進優良校風學風形成。最后,堅持把德育優先、育人為本的思想貫穿于教學科研、校園文化活動和教育管理的全過程,通過觀念引導、行為改善和制度保障凝聚立德樹人精神動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大學校園文化系統持續優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關鍵是精神融通、制度共享、行為互動和環境渲染。在精神融通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大學理念和精神、校風學風、師德師風、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的進程和趨勢,將始終朝著共同的方向、圍繞共同的價值目標融合、凝練發展。在制度共享方面,所有的政策法規、學校管理制度從根本上必須適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要求,現實中落后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落后于社會發展要求的政策法規、學校管理制度,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加以完善和創新。在行為互動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滲透到教學科研、教育管理、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和網絡媒體等各環節之中,特別是通過師生課堂教學互動,尤其是充分發揮人文社會科學教學、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渠道作用,獲得最有效的引領效果。在環境渲染方面,將校園環境和人文景觀,教學設施和物業融合于學校歷史文化傳統和怡情養志的現代文明之中,不斷豐富校園物質文化的內涵。
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我國民辦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具有內在一致性
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正是培養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首要任務是在高等教育的過程中高舉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旗幟。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理論基礎和核心內容,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基礎。同時,馬克思主義思想也是指導高等教育正確發展的思想基礎,是保證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順利實現的風向標。將大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在當代大學生心中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信念。這要求當代大學生必須將自己的命運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國家發展與民族振興緊密結合到一起,將自己的理想追求與國家的共同理想緊密結合到一起,自覺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這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覃軼珊,朱百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校園文化建設[J].思想教育研究,2010,(6).
[3]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孫成武,常珊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探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