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珍
摘要:小學班主任的工作除了學科教學還有就是班級的管理教育工作。在此過程中,離不開有效的溝通,無論是對于學生本人還是學生家長,都應該注重管理溝通藝術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溝通藝術;創新;方向與途徑
為了保證管理和教育工作的有效進行,小學班主任老師應著眼于加強管理溝通的創新思考,力爭讓每一次溝通都到位,都起到溝通的較好效果。開展方式可以多元化,老師本身也應善于傾聽家長及學生的想法,以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雙向共贏。
一、溝通的含義與分類
(一)溝通的含義
溝通是在人與人間以及人與群體間的一種思想和感情的傳遞反饋過程,目的是為了使思想達成一致,讓感情彼此通暢。溝通的品質取決于被溝通一方的回應。在實際溝通中,說出來的就是對方想聽的,也要聽對方想說的。
(二)溝通的分類
1、溝通按信息的流動方向分類
分為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和平行溝通三種方式。
2、溝通按溝通的方式分類
包括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兩種,其中語言溝通主要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包括聲音或語氣,比如音樂。肢體動作,比如手勢、武術、舞蹈、體育運動等。最有效的溝通是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的結合。
二、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內容
(一)小學生科目學習內容
大部分小學中,小學班主任都兼任了一個科目的教學,科目的教學工作應按照對應的課程標準,進行科學的課時安排和教案設計。
(二)小學生德育及安全教育
目前,國家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政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每一個小學老師都應該以上述兩項教育為己任。小學班主任老師應積極開展主題班會,組織學生收看教育類電影或視頻,隨時關注小學生的思想動態,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家校合作方面內容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教育和管理的工作中,離不開和家庭的配合作用。家校的溝通一定不能成為一種情緒的宣泄,當小學生某方面行為不當時,小學生班主任在和家長溝通中要注意情緒控制,理性的評價學生行為,提出家庭配合的方法,共同保障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關于溝通藝術的創新方向與途徑
(一)基于學生認知水平,靈活開展語言教育
小學生正處于兒童成長時期,他們對生活和學習都充滿著好奇和熱情,作為小學生班主任老師,要注意保護小學生們的原始的積極情緒,善于引導。在小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的朦朧時期,一定要堅定的成為他們思想發展的正向引導力量。
在于小學生溝通時候,一定要站在他們的認知水平,進行話題的展開,由淺入深地講解,讓小學生慢慢體會事物的關系,理解事物背后的深意。每一位小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成長環境和性格特征,所以,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老師,在同他們溝通時候,還應按照他們的個性特點,以他們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不同的語言溝通教育。
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堅持“換位思考”,應用“羅森塔爾效應”,靈活地開展語言教育,以取得小學生的有效溝通的反饋信息。
(二)利用多媒體工具,形象化溝通
小學生對于童話故事總是充滿著憧憬和想象的,作為班主任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趣味故事,比如優秀動畫片的節選視頻,可以用到央視出品的動畫作品,《動物合唱團》中的節選視頻,里面充滿著團隊的合作,對音樂的追求,對生活的熱忱和未來的美好期望。可以讓小學生觀看并且評價,進行一場活潑的討論會,最后,班主任老師進行“點晴”式總結。
(三)落實肢體細節溝通
前面提到,溝通中最有效的方式是語音和非語言的結合。所以,這里要談到的是非語言溝通中,肢體語言的運用。班主任老師在當看到學生有疑問或問題時候,應積極地詢問,用眼睛關切注視學生,雙手柔和的與學生的肩旁接觸,如果是安全感敏感的學生,可以避免雙手的接觸,但是要身體前傾,蹲下和學生溝通。耐心聽學生講述,適當地提示學生講解完整。
整個過程中,要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被理解,被信任。落實肢體細節的溝通,是一個不起眼的動作,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是老師對自己的一種關心,是一種人際溝通中的溫暖體驗。
(四)加強家校有效溝通分享
小學班主任老師可以利用班級家長微信交流群或QQ群,進行溝通類優秀文章的分享,讓家長也學習到具有創新意義的溝通技巧,家校與時俱進,共同提高溝通交流的藝術。可以設定一天為溝通交流日,讓家長彼此交流本月家庭溝通中遇到的問題,集思廣益,班主任老師適時地進行發言,并引導家長進行教育行為的總結。
四、總結
小學生班主任的溝通藝術是一種靈活的交流活動,目的就是和小學生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實現溝通的價值。作為老師,要多思考,多總結,保持學習的心態,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提高有效溝通率。
參考文獻:
[1]劉義.淺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中國高新區,2018(12):124.
[2]孫國輝.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溝通藝術的探析[J].才智,2018(10):156.
[3]姜紅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0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