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
【摘 要】 智慧課堂是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移動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教育形式,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教育形式多樣化需求的提高,基于微課的智慧課堂走進了初中數學的教學,給中學數學的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本文以人教版初中數學中的勾股定理為例介紹了基于微課的智慧課堂的構建方法和它的好處,并說明了基于微課的智慧課堂的構建需要注意的地方。
【關鍵詞】 微課;智慧課堂;構建;案例
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移動技術的快速發展深深影響甚至改變了教育方式和方法,利用這些技術可以改變以往單一枯燥的學習模式,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豐富多彩。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處于興趣多樣、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害怕煩瑣的階段,所以初中數學對于他們來說有一定的學習難度,通過構建智慧課堂,使用微課,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智慧課堂和微課的概念
智慧課堂這一概念是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而出現的。“智慧”這里包含了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教師的智慧得到集中的展示,二是信息化的智能得到很好的利用。通過使用充分融合了信息技術的課堂,學生的智慧得到開發,教師的教學過程很容易融入智慧和情感,智慧課堂的根本任務是“開發學生的智慧”。
微課是人們在網絡上看到的時間較短、創作較為隨意、一般為視頻格式的網絡課程。它的典型特點就是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資源容量小、教學內容簡單、創作人員有三六九等等特點。如今,微課已經成為教育形式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基于微課的智慧課堂的優勢
首先,微課是基于計算機視頻的形式的教學,因此更符合現代學生對于動態教學的需求。現在的學生接觸計算機多,單純的文字或圖畫對于他們的吸引力大幅降低,因此,微課的出現正好迎合了學生的此種需求,與傳統教學課堂相比,是具有很大優勢的。
其次,微課的教學形式更為豐富和具體。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于課前預習、課上聽課、課后鞏固復習的要求不高,僅僅是教師個人提出的要求,而微課的制作過程中就要求教師將這些內容精心制作好,然后讓學生嚴格按照微課的形式和順序使用,所以微課的使用讓學生的學習行為更加固定和嚴格。
第三,微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能動性和發揮潛能。微課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初中數學教學的單一模式,傳統課堂學生先是認真聽講,然后進行大量的課堂練習鞏固所學內容,課后再進行練習進一步鞏固。微課的教學內容更豐富,而且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個人對信息技術的要求和需求,對課堂視頻等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大膽質疑,做出修改意見。
三、人教版初中數學微課制作案例
微課的最早發明和使用出現在美國的高等學校圣胡安學院的一位教授,他認為要制作和使用好微課需要以下五個步驟:一是教師先為學生說明課程的重點,將這部分知識具體化,總結教學內容并通過軟件制作成教學視頻,然后為這部分知識初設適量的課后作業或復習題目,最后將這些精心制作的視頻與課程任務上傳到開發的軟件或課程管理系統中去。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為例講述微課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內容以八年級下第十八章第一節勾股定理為例子。
(一)制作漂亮的課件。在給初中二年級的學生講解勾股定理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借助微課這個平臺為學生列舉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和勾股定理公式a2+b2=c2。最后借助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后讓學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一個直角邊長為a,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一個直角邊長為b,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為c,方能滿足a2+b2=c2。
(二)發揮微課的輔助作用。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初中課堂所使用的微課教學的目標相對還較為單一, 只注重講解某一環節的知識內容, 常常應用在教學難點或學生往往不感興趣的知識點,還不能占據教學的主導地位,也不能作為教學的主導手段。因此, 教師在利用微課構建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時適度使用微課并充分發揮它的輔助作用,不可過度依賴或將教學效果完全寄托于微課。在使用微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細化數學知識體系, 培養和引導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例如, 在用微課教導學生勾股定理的時候,可以努力嘗試讓學生自行探究最小平方法, 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視野, 引導學生認識最小平方法是找出最能代表兩個度量。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視頻指導學生研究黃金分割、一張紙和珠穆朗瑪峰的故事以及雞兔同籠問題和鴿子籠問題, 探索棋盤上的數學, 解析數論和函數, 從而充分發揮微課的輔助作用, 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 增長學生的學識和智慧。
(三)為學生創設適當的練習。在經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之后,學生需要適度練習來鞏固所學的知識,這就是課后練習的功能。教師在創設課后練習的時候盡量要貼合課堂所傳授的知識,畢竟課后練習的作用在于鞏固課堂所學,其次要充分利用微課這個平臺,可以讓練習帶有動畫,帶有聲音和音樂等等,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多樣,不要過于單調,容易引起視覺疲勞,降低學習的效果。
四、充分發揮基于微課的智慧課堂的優勢
基于微課的智慧課堂的出現和應用給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讓學生的學習不再單調枯燥乏味,讓學習的方式和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應創新教學思路,采取形式多樣的微課,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課程中一次函數這個知識點時,老師可以用微課布置作業:當y=kx+b,函數圖像的傾斜程度隨著k值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然后,為學生演示傾斜程度不同的函數圖像,從視覺領域提升學生的數學觀察能力和直覺轉換能力。教師也可以借助微課教學平臺來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和做題經驗,加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指導學生不斷鉆研數學問題,刻苦探究更為簡單有效的數學思路和新的解題方法。
【參考文獻】
[1] 駱國鋒. 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及案例初探[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6(16):24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