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德鋒
以今年六月中旬江蘇省委常委擴大會議精神為指引,我市經過慎重考慮,確定在老牌重點職業高中試點構建“普職融通”辦學機制。作為唯一一個試點學校,為了把這項重大改革工程落到實處,我校果斷地整合了機類和電類專業組群,積極研討并制定了實施性教學計劃,充分地開發、利用各種有效的課程資源,開展了“普職融通”的初步嘗試。
關鍵詞的界定及解讀
“普職融通”是我市為了貫徹省委“多措并舉,妥善解決職普分流問題”而進行的實施職業教育領航計劃、深化中等職業教育的改革,是探索普職雙向交流機制以及給綜合高中學生提供自主選擇參加普通高考機會的重要舉措?!捌章毴谕ā鞭k學機制,即通過高中階段的兩類學校(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部分生源的共享共育,更加深入地進行“三創”人才培養,踐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偉大構想,讓教育滿足更多高中生(特別是農村生源)的升學需求。機電專業是我?!捌章毴谕ā钡闹鞲蓪I,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必備的機類、電類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基本技能,為后續學習機類、電類專業技能課程和獲得崗位職業能力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同時適當地滲透職業應變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實施性教學計劃作為學校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對課程的設置和開設次序、教學課時的安排等均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課程資源是學校開展教學的基本條件,它涵蓋了校內、校外兩個方面:校內課程資源除了規劃教材以外,還有校本教材、實訓設施、校內各種智能化專用教室和校內興趣小組活動等;校外的課程資源主要包括各類圖書館、信息化學習平臺、校外實習基地等。
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普職融通”是我省“適合的教育”的推進,為高中階段的教育改革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溝通融合,是教育主動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結構、質量的迫切需求;是教育供給實現精細化,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的迫切需求;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尤其是促進高中階段教育科學發展的重要趨勢。
現狀與不足
由于我市的“普職融通”項目尚處于起步階段,從目前開設普職融通課程的情況來看,普遍存在以下問題:教學計劃不科學,專業課程開設次序及課時設置不合理;沒有針對該層次學生的教材和教輔資料;缺乏專業師資;場地及設施不足,沒有專用的實訓教室,學生也沒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很難達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
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研究目標:通過研究,制定出本專業的實施性教學計劃,開發有效的課程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最大化地提高教學質量。
研究的內容:第一,研討并制定實施性教學計劃。與普通高中的升學教學不同,普職融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很大的不同。達到普通高中分數線的學生,其語文、數學、英語和物理等文化科目的基礎較好,而職業高中專業科目要求不高,學生容易轉型,前者文化課的師資雄厚,后者師資和實訓車間的配備充足。我們考慮讓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級管理、文化課、專業理論教學在高一階段集中進行,利用寒暑假、節假日開展實訓,實現時間、空間、資源、管理上的優勢互補和強強聯合。因此,圍繞“確定課程培養目標”“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專業理論和實踐課程的課時安排”等主要問題,我們必須積極地研討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更加科學合理地指導教學,更全面地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第二,開發校本課程和校本教材,把校本課程和校本教材的開發作為學校特色發展的重要渠道。作為處在農村的職業高中,我們結合了本地區的經濟特點,大力加強了與企業、職校的交流與合作,定期開展研討,取長補短,借鑒職?,F有的課程和教材,積極探索和研發。為此,我們將教師組成機電專業學科組群,設立專項培訓資金,支持這些轉型教師學習和外出培訓,盡快地提高其學科專業水平;第三,專業實訓室的建設。專業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需要有場地設施、配套制度、師資(含師傅)等資源的支持,普通高中在這方面的投資顯然比不上職業高中,而這些正是我們的強項。充分地利用職業學校的場地設施、配套制度、師資,既減輕了普通高中的壓力,也提高了國家教學資源的整體利用率。職業高中與區域內普通高中加強合作,實現了優勢互補,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錦上添花,對提高整個區域高中階段的教學質量、拓展素質教育、完成新時期教育的使命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研究展望
如何把我校普職融通機電專業打造成泰州教育的亮點和品牌,是專業課程的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我們必須積極地研討并制定實施性教學計劃,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有效的課程資源,同時,要組建專業團隊。整合課程資源是當務之急,這項工作的完成質量直接關系著“普職融通”機制的成敗。如何更科學地調整學習內容、分配學習時間、改進課堂教學模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等等學校層面上的問題,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創新、去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