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通
摘要:在當前小學教學中,動態互評是教師較為常用的一種總結課堂手段。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自身合作意識,提高自身實踐能力,也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可以有針對性的幫助其進行學習。因此,本文將對動態互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指出具體應用辦法,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動態互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分析
前言:師生互動與教學評價是組成高效課堂的兩大必備因素,該兩種因素缺一不可。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出現,多數教師已經優化了自身的教學方式,不再進行傳統的師生授受教學模式,而是逐漸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并與之互動。雖然師生互動這一點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是大多數教師依舊沒有注意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性,進而使得課堂質量無法提高。
一、學生自我評價,增進全面認知
小學生的年紀多數在7-12歲之間,正處于具有強烈表現欲與自尊心的階段。此階段的小學生由于身體各項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對自身的認知能力較低,且不易接受他人給出的負面評價。加之當前大多數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性格較為驕縱,所以更不利于教師進行管理。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總結時,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對學生行為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
舉例說明,當教師在講解完統計學相關知識后,可以拋出相關課堂作業,讓學生自行繪制統計圖。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拿出自己的英語書,然后要求其找出教材10-15頁中所有的單詞“it”,并將該單詞進行整理,繪制成統計圖。最后教師可以留出10-15分鐘的時間要求學生按照點名冊的順序依次上臺展示自己繪制的圖片,并講出自己認為畫的比較好的地方。此時就會有學生說“我畫的圖片色彩特別豐富”或者是“我的統計圖里的漢字寫的好看”等等,當學生展示完畢后,教師可以再次要求他們將自己的作品與其他學生的作品進行比較,指出他人哪里比自己做的好Ⅲ。此時又會有學生這樣回答“我覺得XX同學畫的坐標軸比我的直”或是“我覺得x同學的圖紙比我的干凈”等等。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了解到自己的長處,增加自信,還可以幫助小學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含蓄的對比方式也不會對其造成傷害。
二、學生互相評價,活躍課堂氛圍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師生授受,即為教師在臺上進行知識傳授,學生在臺下聽講、記錄筆記即可。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維持課堂秩序,但是由于師生間缺少互動,就會使得課堂氛圍變得沉重。此外,小學生正處于好動的年齡段,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提高其學習成績,還會使其對學習失去興趣。加之數學是一門活躍性較強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其并不適用。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改進,優化自身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加入評價系統,活躍課堂氛圍。
舉例說明,教師可以在每一堂數學課前都進行一個為期分鐘的“我是小老師”的教學活動,要求學生以教師的身份自居,幫助其他學生復習上一節課學過的知識,其他學生在臺下聽講,當該名“教師”講解結束后,由其他同學對其進行評價,指出其存在的優點以及不足。因為小學生群體多數為同齡人,所以針對于同齡人的意見,他們更愿接受。此外,當教師進行此項活動時,應該注意以下兩點:第一,點名應該是隨機制的,這樣可以防止部分學生由于知道自己的順序而不對其他知識進行復習準備;第二,教師應該告知學生,當其對“小老師”進行評價時,一定要先指出小老師的優點,對其進行表揚后再指出其存在的不足。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不會因批評過多而產生消極心理。
上述這種評價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方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此外,“小教師”活動也可以幫助學生鍛煉自身的表達能力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三、教師自我評價,提高教學質量
除卻學生要進行自我評價外,教師的自我評價也是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質量的方式之一。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好壞。倘若教師教學方式過于傳統,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甚至抵觸學習,但是倘若教師在教學中過多地引入游戲教學模式,就會使課堂內容發生偏重,進而影響課堂質量。因此,教師在進行教課之前,一定要進行備課,列舉出本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以及課堂分配時間,其次教師應該對自身的教學水平進行定期評價。比如可以在每堂課結束后書寫教學心得,內容可以包括本堂課學生的反應如何,自己在教學中出現的差錯與不足點在哪里等等,最后對其進行反思與優化,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優化自身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提高課堂質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倘若教師擔心課堂結束后不能立即進行自我評價的話,可以在上課時將手機調至飛行模式,然后放在講臺上進行錄音保存。當時間充裕后進行回放,以此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
四、師生相互評價,促進課堂交流
根據調查顯示,當前多數教師為了維持課堂秩序并能夠在學生樹立威嚴的形象,紛紛選擇做一名“嚴師”,這種方式雖然可以維持課堂進度,但是教師過于嚴厲會使小學生產生懼怕心理。此外,數學是一門較為難懂的學科,倘若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是不敢對教師提出疑問的,因此,教師首先應該明確自己定位,即“課上嚴厲,課下親近”,消除小學生對教師的恐懼感;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每堂課結束前都與自己進行交流,內容可以是指出自己不清楚的知識點,也可以是指出自己覺得教師應該改進的方面等等。師生之間相互監督,相互檢查,促進共同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內容可以說是十分簡單,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所學的知識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教師應該隨時保持寬容耐心的心理,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并幫助其克服。此外,教師也應該隨時優化自身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最后,教師還應該在課堂中合理應用動態互評的教學模式,及時發現自身以及學生的錯誤,并及時將其改正。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的教學目標,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八步區桂嶺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