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學生干部既是高校培養的重要對象,又是最基層的組織實施者,同時也是學校開展各項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學校教育管理鏈條上重要的橋梁和紐帶。目前高校中學生干部在多元化的社會熏染下具有創造性的同時,存在不重視理論學習、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工作思路缺乏創新、獨立思考能力不足等問題。給高校學生干部能力培養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圍繞“提高學生干部核心競爭力”,應從加強理論學習、開展使命教育、對學生干部進行系統培訓、加強指導教師交流等方面針對性的加強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培養出一支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高校學生干部隊伍。
關鍵詞:高校;學生干部;能力培養
高校學生干部隊伍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學生干部是從學生中推選出來的優秀分子,他們的先鋒模范和帶頭作用猶如滾雪球一樣,能把普通的學生也帶動起來,他們在學生集體中自然形成的威望和獲得的信任,加上與學生朝夕相處、共同學習、生活,又熟悉學生的心理及思想特點,使他們成為學生思想教育、學生、課余生活等各項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成為學校工作中的教育者、管理者之外的第三方面軍,對于高校校風、學風教風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勢下重視和加強高校學生干部隊伍的培養和建設,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基礎,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
一、高校學生干部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問題
目前高校中的學生大部分是95后,在多元化的社會的熏染下每個人的思想和價值觀念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多元化的思維使得學生們更加有創造性和活力,同時也有一些弊端和不足。
(1)不重視政治理論學習,思想政治素質重視不夠。高校學生干部作為最基礎的組織管理著,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思想品質。實際工作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干部對政治的關心還只是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統的政治理論學習,缺乏理性的思維能力;此外部分學生干部敬業精神不足,導致責任意識不強;部分學生干部還存在動機不明確,工作熱情不夠高,服務意識較淡薄等問題。都是以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為目標,不能做到從大局出發思考和處理問題,未能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
(2)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個人魅力不足,缺乏大將風范。在工作過程中,個別學生干部由于工作的方式、方法不當,存在官僚主義,常常與同學產生不必要的沖突;在學生干部中還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小團體”,對外有一定的排斥,合作能力較差,使整體學生組織在學生中缺乏威信、信任度、勝任力不夠,學生干部的個人魅力還沒有完全形成。個別學生干部無法做到小集體服從大集體,在某些需要共同協作的活動中難免出現執行力不足,團隊合作的意識淡薄,愿意自我表現,而忽視了很多工作需要各司其職.從而影響到整體的活動進程,及其后期結果。
(3)工作思路缺乏創新,主動性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在工作中習慣性的走老路子,工作思路閉塞,缺乏創新。創新是高素質人才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也是對高校學生干部的基本要求。日常開展的很多活動都參照往屆的策劃,在原有的基礎上修改翻新。部分學生干部甚至認為不創新就不會犯錯,只要順利完成任務即可。工作方法簡單,缺乏探索精神。
(4)學生干部之間缺少交流,工作目標不明確。在日常工作中還存在和老師、同學之間溝通不夠、不暢通,對工作理解不到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過多的依賴老師的指導,成為老師的“傳話筒”,盲目被動的接受和開展工作,工作開展不能達到預期目標。
二、以“提高學生干部的核心競爭力”加強學生干部能力培養
(1)加強理論學習,增強責任意識。學習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發展走向,決定著一個隊伍的榮辱興衰。面對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國際形勢不斷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這個時代立足。學習和掌握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對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進行系統學習。同時學生干部還要熟悉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美學、管理學等更多的相關學科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大學生思想的發展軌跡和行為規律并應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去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堅持在讀書學習中把握人生道理、領悟人生真諦、體會人生價值、實踐人生追求。
(2)開展學生干部使命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引導學生干部養成良好的服務意識、無私的奉獻精神、高度的責任擔當。要發揮學生干部的主體作用,激發工作自信和自覺性。學生干部要俱備優良的道德品質,嚴格要求自己,關心和幫助身邊的同學,樹立良好的學生干部形象,做好同學的榜樣,吸引和影響更多的普通同學。加強對學生干部的日??己耍O立學生干部的崗位職責、工作勝任力考核,建立學生干部的成長檔案, 以民主生活會、民意調查、群眾舉報等形式加強學生干部作風建設。規范學生干部工作方式,引導學生干部正確運用自己的職務權利,更好的為在校師生服務。
(3)學生干部的培訓要有針對性、系統性、實用性、創造性和超前性。學生干部培訓不僅要立足于當前的工作,還要著眼于未來,要從學生干部的思想、政治、道德素養方面來打好基礎,側重學生干部的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的培訓。低年級的學生干部應在溝通交流、公文寫作基礎、辦公軟件、道德素養、執行力等方面進行培訓。這部分的培訓內容應學生組織內部的培訓為主,是學生干部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也是學生組織內“傳幫帶”的一種良性循環,以“傳”出智慧、“幫”出成長、“帶”出創新為目標。高年級的學生干部要以提高學生干部創新能力、組織協調能力、領導能力、提升情商等為培訓目標。培養學生干部的大局觀,養成從全局上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習慣。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對學生干部基礎思維,使他們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豐富的想象力、積極靈活的創造力、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同時要營造討論文化的氛圍,可以采用主題討論會、沙龍等討論形式,部門成員全體參加,在一起進行頭腦風暴,集思廣益。不僅讓學生們有強烈的參與感,更能體現團隊的力量。在領導力的培養過程中,情商培養也非常的重要。良好的情商能夠幫助學生干部塑造健康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質,形成獨特的個人魅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要學會包容、換位思考、學會合作,為走向社會面對競爭打好堅實的基礎。
(4)指導老師要加強與學生交流,創造與學生對話的平臺。把握管理、指導、激勵、扶持的度,提高學生干部獨立思考工作的能力。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好學生干部的主觀能動性,營造學生干部在組織內的歸屬感。要多鼓勵學生干部大膽的開展工作,通過主動參與、策劃組織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干部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注重對學生干部的精神激勵,通過科學考核的基礎上,對優秀的學生干部進行表彰,樹立優秀典型,讓學生干部的付出得到同學們的認可,滿足學生干部成就感的同時,影響和激發學生組織的工作動力。在日常工作中指導教師要主動走近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干部存在的問題。指導老師應關注學生干部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干部樹立良好的心態,保持積極樂觀向上心態。幫助他們釋放和自我調節壓力。面對壓力和挫折,能沉著冷靜應對,養成較強的抗挫折能力,要有堅強的自制力和意志力。
三、結語
學生干部是大學生中的優秀群體,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高校肩負著提高學生干部的軟實力,增強學生干部的核心競爭力的職責。同時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也是廣大在校大學生成長的需要,是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促進高校健康發展的需要。當前95后是高校學生干部的主體,建立和培養一支俱備核心競爭力、高素質的95后學生干部隊伍是高校學生工作的一項具有長遠意義的工作。
參考文獻:
[1]蔣莉.高校學生干部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2
[2]鄒俊.“90后”高校學生干部激勵管理探索與實踐——基于三種需要理論的視角.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107期)2013,(5).
[3]王憲章.論提高高校學生工作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中國高教研究.2001,9.
作者簡介:陸體鋒(1985—),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