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社會模式開始轉型,導致當前高校學生價值觀越來越多樣化,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而近年來微博快速發展,其適合情感交流以及思想表達的優點促使微博成為目前高校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方式。因此,高校輔導員應充分發揮微博優勢,使用微博平臺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本文研究了微博在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轉型速度加快,我國教育國際化也隨之加速,導致當前高校學生價值觀越來越多樣化,給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也對高校輔導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高校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加獨立性和多樣性,因此,傳統的教育模式以很難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和大學生思維特點。為了推動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拓展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刻不容緩。而目前互聯網的使用頻率之高,尤其是微博快速發展,其受眾之廣、涉及范圍之大、適合情感交流以及思想表達的優點促使微博成為目前高校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科學有效地利用網絡和微博應成為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
一、微博帶來的機遇
(一)有利于掌握學生思想動態
微博具有交流便捷以及信息資源豐富等優點,得以在高校大學生中逐漸普及。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高校輔導員的教育工作環境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而微博便是高校輔導員新的教育平臺,有利于形成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所以,輔導員應積極使用微博,充分發揮其優勢,更好的服務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目前,高校大學生的個性張揚,并且思維獨立,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喜歡在微博上記錄自己的感情。在這種校園背景下,輔導員便可使用微博來觀察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狀況,及時關注學生的思想感情,預防學生思想出現不良傾向。
(二)有利于了解學生喜好
微博可以通過相互關注來進行評論和交流等社交活動,輔導員可使用微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可從學生的興趣愛好方面入手來和學生取得共鳴,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從而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此外,輔導員還可使用微博的趣味性與時尚性,消除傳統思想教育模式的枯燥性和單一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目前,很多熱門詞匯和網絡新詞在微博集中出現,參差不齊,輔導員可以通過微博及時了解當下形勢,了解學生喜愛使用的熱詞、新詞和關心的事物。此外,高校輔導員可根據微博的熱點問題對學生進行教育,將微博中的正面信息展現給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
(三)有利于學生了解社會、時政熱點
微博資源豐富,涉及話題范圍廣,學生在瀏覽微博時可隨時獲取社會和時事政治熱點等各方面信息,有利于學生拓展視野。并且,隨著國家要求微博對熱搜話題的凈化和管理,微博熱門話題逐漸趨于正能量,有利于學生了解國家大事和身邊大事。高校輔導員應充分認識到微博的優勢,充分結合微博中對國家大事和社會熱點事件的正能量評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正面積極地評價熱點事件,避免學生受到消極、偏激輿論的影響。
二、當前輔導員使用微博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忽略微博的功能
第一,目前很多高校輔導員不重視微博的功能,而使用微博的高校輔導員數量非常龐大,更多使用的是社交活動、人際交流、信息交流以及瀏覽信息等功能,利用微博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項手段運用仍不充分,對學生使用微博使用情況沒有充分了解,沒有掌握學生的微博,而學生使用微博的過程中關注的微博主要是親友、娛樂或者是游戲等方面,輔導員微博人氣并不高。有的輔導員不愿意公布自己的微博信息,認為微博是個人社交平臺,不愿意與工作混為一談,不愿意利用微博與學生進行交流,認為有QQ和微信就足夠了,沒有充分發揮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缺乏師生互動
目前,大部分高校輔導員的內容較為單一,并且數量較少,而學生與輔導員之間的交流更少,導致了學生的興趣較低。失去了輔導員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并且很多高校輔導員微博沒有與學生進行互動,并且輔導員微博的管理與發布沒有按照學生的興趣來進行,沒有有效的激發出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育目的難以達到。因此,高校輔導員在使用微博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發布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內容,營造微博中學生與輔導員良好互動的分為,主動吸引大學生對輔導員的微博進行關注,逐漸的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
(三)輔導員積極性不夠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許多的問題,例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并且缺乏誠信意識,心理調節能力不夠。這些問題導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度的緩慢。與此同時,一些高校大學生對輔導員具有疏遠心理,從而導致了學生對輔導員的教育工作懷有抵觸心理,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四)輔導員思想不穩定
現如今很多高校輔導員的思想不穩定,例如工作很多年但沒有用到當初所學的專業,并且社會的快速發展導致了很多輔導員思想的不穩定,認為輔導員工作沒有發展前景與前途等,導致不適應輔導員這一工作,從而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態度較為消極,僅做到了完成應完成的工作,創新意識和主動意識較為缺乏。與此同時,大部分高校中輔導員的人員配置等政策沒有落實,導致輔導員的落差較大,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五)輔導員自身能力水平不足
近幾年來,我國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多元化,思維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目前高校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以思想獨立意識不斷加強,輔導員如果不隨著社會的發展改變教育觀念,不進行創新,延續傳統的教育方法,將導致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展緩慢且滯后。而當前大部分的高校輔導員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所學的專業知識不多,并且部分輔導員對一些教育知識很陌生,影響了自身的工作效率。
三、微博在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方法
(一)使用微博構建教育平臺
輔導員的教育方式應與時代發展方向相同,將微博貫穿在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和方方面面。輔導員要對微博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及時發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積極影響的信息。對學生關注的熱點事件和喜愛的新生事物及時了解,熟練掌握學生使用的網絡熱詞,同時在教育的過程中實現平等的信息交流,構建學生與輔導員良好的互動溝通平臺。此外,還應使用微博的真實性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優化自身的工作方法,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對電信詐騙、傳銷、校園貸等校園熱點問題進行解析和宣傳教育,引導學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二)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
第一,輔導員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及思想動態。微博可以反應學生最真實的一面,因此輔導員可利用微博來對學生進行關注和關心,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和思想狀態,有依據的進行心理輔導與改進,了解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問題,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第二,輔導員還應積極觀察學生日常生活,使用微博的關注功能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態,對不良傾向進行疏導,通過觀察學生的微博將學生的不理性情緒消除掉。
四、結語
微博作為新時期一種新型的交流方式,在各個高校中漸漸普及,并且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了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載體,為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非常大的幫助。但是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輔導員對于微博的使用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微博有其獨特的優點的同時也存在著缺點,其自由性過大也給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此,高校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應使用微博的優點進行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張治平.微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科學時代,2015年4期.
[2]楊立淮,徐百成.“微博”網絡生態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國青年研究,2011年11期.
[3]孫忠良,盧翠花.微博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現代教育管理.2013年7期.
[4]王辰.基于主客體認知差異的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與職業,2014年23期.
[5]國青松.微博文化的沖擊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思想政治教育.華東師范大學,2011(學位年度).
[6]吳繼君.微博文化沖擊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年7期.
作者簡介:
閆丹(1990—),女,漢族,甘肅慶陽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