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姝萍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精神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讀書活動的開展就是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拓展心胸的有效方法之一。針對這一需求來說,全國各地都在加快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以滿足人民群眾這樣的需求。對于本文討論的問題來說,兒童階段對于圖書的閱讀是影響日后閱讀習慣的主要因素之一。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則是提升幼童閱讀興趣和閱讀效果的關鍵辦法之一。本文將對圖書館中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現狀及家長具體的指導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親子閱讀 家長指導策略 調查 分析探索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01
少年強則中國強,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是保證幼兒或兒童能在與家長共同的閱讀過程中接受正面的信息和知識的關鍵辦法之一。針對本文所討論的內容來說,公共圖書館由于其自身的特點,為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及其有利的條件。針對現狀來說,這一活動開展過程中還存在幼童缺乏指導、家長缺乏指導意識、圖書種類繁多等問題。本文將首先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并對具體的親子閱讀策略進行研究。
一、親子閱讀現狀
針對現狀來看,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來說,這一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首先,對于孩子來說,我們發現,大部分進入到圖書館內部的孩子自身都是有閱讀興趣的,但卻由于閱讀指導的缺乏而影響了實際的閱讀效果,長此以往,孩子的閱讀興趣自然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對于處于幼兒或兒童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大多都存在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因此,在孩子自行的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就經常會出現一本書閱讀不到十分鐘就失去興趣、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的現象。我們必須在親子閱讀活動中改善這樣的狀況。
其次,對于家長來說,大部分家長都沒有明確的指導意識和指導策略,在參加親子閱讀的活動中也只能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進而導致這一活動的開展難以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部分家長錯誤的認為自己只要向孩子提供閱讀條件即可,忽略了家長的陪伴對于孩子的重要性。在我們的調查之中,大部分家長都能認識到閱讀對于孩子后續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但指導意識卻十分的缺乏,這也是我們在后續工作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最后,對于圖書館內部圖書的種類來說,適合幼兒或兒童階段孩子閱讀的圖書種類是非常多的,而家長或孩子自身在進行挑選時經常會出現沒有目的性、過于盲目的現象。針對我們的調查結果來分析,少兒智力開發書籍是親子閱讀過程中閱讀量最高的書籍,外國名著次之,最后才是我國本土的少兒故事書籍。針對這樣的狀況,我們應輔助家長更好的對親子閱讀材料進行選擇。
二、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的重要性
1.加強親子關系
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大部分家長在親子教育的過程中都存在忙于自身工作、將教育的任務簡單的交托給各類學校或教育機構的狀況,甚至部分家長還存在只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即可的心理。對于兒童來說,親子教育是保證兒童能夠在生理、心理各方面更好的成長的關鍵,在這之中,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是家長與孩子共同進步、加強親子關系的主要辦法之一。通過與孩子共同對一本書籍進行閱讀、理解、感悟,家長將能更好的關注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也能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獲取一定的知識,而且更好的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關懷,這也是我們舉辦親子閱讀活動的主要目的。根據現有數據來看,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能有效加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密度,進而保證家庭教育更為有效的開展。
2.培養兒童閱讀習慣
在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中,2016年我國人均閱讀量為7.86本,這一數據相較于往年雖然有所上升,但在世界中依然處于落后地位。對于這樣的問題,國家及相關部門都在大力推進各項閱讀活動的開展,但對于這一問題的根本來說,我國大部分國民沒有閱讀的習慣仍是造成國民平均閱讀量較低的主要原因。想要保證閱讀習慣的養成,我們就必須從小對孩子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提升孩子對閱讀的興趣,進而達到我們提升整體國民閱讀量的目標。對于現狀來說,如果家長對親子閱讀活動的重視程度不高,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來,那么孩子自然也就感受不到閱讀的樂趣,甚至將閱讀當做家長布置的任務來完成,那么孩子對于閱讀的興趣自然也就會降低,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目標自然也難以達成。針對本文所討論的內容來看,我們對親子閱讀過程中家長的指導策略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3.提升圖書館利用率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在對閱讀形式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由傳統的紙質化閱讀方式轉向了電子數字的閱讀方式,這也就導致了圖書館等設施的利用率越來越低。對于這一點來說,家長與孩子共同參加的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能有效提升圖書館的利用率。隨著我國信息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網絡上的信息越來越豐富,人們只需要通過互聯網就能獲取大量的信息,圖書館的用戶也逐漸趨向于老齡化,年輕用戶則更愿意選擇便捷的電子圖書館的形式來進行閱讀。針對這樣的狀況,親子閱讀活動在圖書館內部的開展能更好的改善人們對于圖書館的認識,輔助圖書館更好的體現出其自身的功能性,進而更好的為大眾服務。
三、親子閱讀指導策略
1.選擇合適的共讀方式
親子閱讀活動開展的重點就在于家長與孩子共同進行閱讀的過程,而上文中已經提到,大部分家長都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這一過程中來,從而影響到這一活動的開展效果。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共讀方式來提升家長在這一過程中的參與度:1、共同構建法。即家長在閱讀過程中一邊朗讀一邊與孩子進行討論,共同與孩子構建對書籍內容的認識。2、表演法。針對幼童階段的書籍大多都具備一定的故事性,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輔助家長對故事內容進行表演或表演式閱讀,進而保證兒童能更好的理解書籍中的內容。3、復讀敘述法。家長給孩子將書中的故事多講幾遍后,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將書籍中的故事敘述下來,可以用錄音軟件進行錄音,讓孩子自己聽,多鼓勵孩子,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針對這幾種方法的應用來說,家長不必局限于某一種方法,而應視兒童的實際情況和書籍內容來決定。
2.在共讀過程中引導兒童自行理解書籍內容
總的來說,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仍是以兒童為主的,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在與孩子共讀時也應保證孩子能充分的理解書籍中的內容,而不是簡單的朗讀。想要保證兒童在親子閱讀中對書籍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家長可以讓孩子對書籍的封面中的圖畫進行觀察,處于幼兒或兒童階段的孩子大多對這些內容興趣比較高,在這之后,家長就可以進一步的與孩子共同預測書籍中可能講述到的內容。其次,對于已經能夠簡單識字的兒童來說,如果這些孩子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出現不能理解的詞匯時,家長應從兒童的角度進行解釋,保證兒童能跟上家長的閱讀過程。最后,在家長講完一個故事之后應及時的與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閱讀之后的感想,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中包含的意義。
3.從多種角度閱讀圖書
圖書館內部資源眾多,導致了大部分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的過程中都非常容易出現對一本書只了解了皮毛就進行下一本書的閱讀的現象。針對這樣的狀況,我們在親子閱讀活動舉辦過程中應號召家長從多個方面與孩子對同一本書進行閱讀。除了故事內容之外,書中插圖中出現的人物、數量、色彩等都可以作為很好的親子之間交流的內容。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我們還可以將兒童自編的故事制作成書籍在指定區域展示。在這一過程中,兒童可以負責繪畫,家長則可以負責通過兒童的口頭描述對故事情節進行完善。通過此類活動的舉辦,親子閱讀整體的氛圍將得到很好的提升,兒童的閱讀興趣也能得到保證。
4.結合多媒體技術展開親子閱讀活動
結合上文中的內容來看,在親子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忽略對一些現代化技術的應用,進而更好的提升孩子對于書籍的興趣。對于書籍具體的內容來說,我們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為孩子和家長播放相關的動畫、視頻等內容。通常情況下,兒童對于可視的內容 興趣都比較高,在這之中家長就可以根據影視內容向孩子進一步的進行講解,進而提升孩子對書籍內容的理解程度。
結語
綜上所述,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是保證孩子能從小就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關鍵,但針對現狀來說,孩子缺少指導、家長缺乏指導意識、圖書種類過多等都導致了這一活動的開展難以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本文主要從選擇合適的共讀方式、在共讀過程中引導孩子自行理解書籍內容、多角度對圖書進行解讀等三點內容對家長在親子閱讀中的指導策略進行了分析。總的來說,除了本文所提到的內容之外,在親子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們仍要將孩子的能力和興趣放在第一位進行考量。
參考文獻
[1]趙云,陳碧華.教師提升家長指導親子閱讀能力的行動研究[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6,(4).
[2]陳晶晶,陳紅.早期親子閱讀中家長提問特點實證研究——以福建福清某幼兒繪本館18對親子為例[J].教育學術月刊,2015,(10).
[3]張寧.分享交流對早期親子閱讀中家長指導行為的影響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4]李雪燕.如何指導家長配合幼兒園做好早期閱讀的探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