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萌
摘 要:很多中職英語教師都會有這樣一種體會,就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效率較低,經常分心走神,不能夠完全集中注意力在學習英語上面。本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那就是在英語課堂上代入儀式感。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英語 教學效率 儀式感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1
引言
《小王子》書中說過,“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那什么又是課堂教學儀式感呢?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就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不斷提示你將進入學習狀態。從時空的角度來說,課堂教學的儀式感就好像一個分水嶺,把教師和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課下生活明確地區分開。利用這種課堂儀式感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在45分鐘內,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擾,更加專注、高效地投入學習中去。
一、為什么課堂教學需要一定的儀式感
教育離不開儀式,教育中的儀式自教育產生起就相伴相生了,儀式有助于凈化心靈,強化教育的嚴肅性與神圣感。[1]我們應當重視課堂教學中儀式感的作用,因為大部分的中職學生都是住校生,上學期間學習和生活的范圍都在校園中,日復一日,就容易使得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界限變得模糊。而儀式感可以成為一條分界線,適時地轉變學生學習的心態,及時調整上課的狀態,進而強化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而且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儀式,本就會一定程度上給師生以儀式感。而縱使學科間有各種橫縱向的遷移,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特別是英語這種第二語言的工具型學科需要一個明確的區分。在英語課堂加入儀式感就好比一種特殊標志,它意味著外語課程的開始和結束,這種儀式感傳遞出的信息與意義,對學生的影響十分深刻,特別是對時常以英文為短板的中職學生,英語課堂的儀式感顯得尤為重要。
二、如何在中職英語課堂加入儀式感
1.從問候開始代入儀式感
在課堂中增加儀式感其實就是創設或利用各種方式方法來幫助學生找到英語學習的儀式感。學校的間間教室,教室內部的桌椅板凳、黑板投影儀,學生統一的校服乃至上下課的鈴聲都是原生的儀式,都會帶來一種上課學習的莊重感。那么如何凸顯英語課堂的儀式感呢?英語教師一定要重視上課下課時的起立問好,全英文的同時還可加入日常問候,如“Nice weather, isnt it?”或“I heard that Xiao Ming got a perfect score in the math exam, congratulations!”這樣可以從上課之始將學生迅速轉換到“英文頻道”。除此之外,如果這是一節對話課,還可以將教室提前布置成小圓桌形式,用以凸顯儀式感,增加英語課堂氛圍。
2.營造英語氛圍,用儀式感增強語感
在形式上,中專階段的英語課區別于其他課程和實訓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第二語言和工具型學科屬性。并且英語學習,語言環境十分重要。有了氛圍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這就對教師的英文口語水平有一定要求,怎么才能難易適中地使學生愿意聽并聽懂。然而,由于很多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對原本就應該用英文講授的英語課存在抵觸情緒,很多中職英語課堂就將英語授課的比例大大降低,甚至是全程中文授課。一堂高效的英語課,聽說訓練必不可少,甚至可以說聽說訓練正是英語課堂最鮮明的儀式。
那么針對中職學生不能完全聽懂英文這個現象,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先是簡單的詞組加肢體語言,慢慢過渡到完整的句子。這種儀式的氛圍是中職學生能夠感受到進步的一種重要體驗。由聽不懂到逐漸適應是能夠帶來成就感的。因此,應該把英文授課作為英語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精心設計,周密安排并持之以恒。
3.創設教學情境,用儀式感增加互動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這是毛澤東當年為抗日紅軍大學的題詞。直至今天,我們也可以把這幾個字理解成具有“儀式感”的課堂的教學原則。而在這四個詞中,最符合動手能力強的中職學生英語課堂的應屬“活潑”。語言的學習,特別是非母語的第二語言,它的課堂應該是活潑的,學生參與度高的。這就需要教師善于渲染氛圍,創設英語學習情景,并且這個情景是應該符合學生已有的英語水平并在這個基礎上適當增加難度的。
教師可根據英語課堂常規需求,讓全班學生自由組成固定的學習小組,并選出負責人,一到需要小組合作的時候,馬上找到自己的組織,明確分工,互相學習。除此之外,豐富課堂模式,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強調英語課堂互動這個儀式,讓學生參與進來。情境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濃厚的英語氛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之中,從而提高中職英語課堂的學習效率。
4.重視反饋,增強禮儀感
英語學習與很多理科課程的不同之處在于,很多時候英語是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的。因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當學生給出了創意型的答案時,教師也爭取不要一帶而過,豐富評價機制和評價語言。當學生取得了進步時,教師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并根據不同的學生給出不同的贊賞,贊美也是一種儀式,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課堂參與度和老師對自己的重視程度。再如:當小組完成了精彩的情景對話后,教師可以讓每個班級設計本班獨有節奏的掌聲以示鼓勵。甚至還可以給階段性表現優異的同學或小組設立頒獎儀式發放全英文獎狀等,都會讓學生產生被認同感、愉悅感,進而更愿意集中于英語課堂學習,取得滿意的成績。
三、結束語
平淡的生活會因為儀式感而豐富多彩,課堂也一樣。教育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常規的儀式,更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儀式感,特別是中職英語課堂的在場感和參與感。既然教育目的的實現必須依靠設置一定的情景,采取一定的方式,那么英語課堂的儀式感,就可以有效地調動了每一個中職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并最終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英語課堂中儀式感的營造和利用能有效地增強語言學習的魅力和感染力。讓儀式感回到課堂里來。儀式感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教育。[2]
參考文獻
[1]文藝.論工業設計教育中的儀式感[J].技術科技,2016,29(2):410-410.
[2]成尚榮.上課的儀式感[J].語文教學通訊,201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