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花
摘 要:互聯網時代帶來的巨大變革滲透到媒體領域,為廣播電視的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為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借助“互聯網+”時代實現了創新發展,激發自身發展新活力帶來了難得可貴的歷史機遇。探究“互聯網+”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發展路徑,提升新聞采編能力,對引導傳統新聞媒體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 廣播電視 新聞采編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1
在新媒體時代開展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要加強工作理念的創新,不斷適應新媒體變化趨勢,在實踐中,要從編輯工作理念、編輯流程與制度、編輯人才培養等方面入手,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綜合質量,打造現代人才隊伍,讓創新型工作理念融入到每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思維當中,真正實現思維創新和理念創新,培養高質量編輯人才隊伍[1]。
一、認清“互聯網+”時代特點,分析新聞采編問題
認清“互聯網+”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特點,對于創新采編模式具有核心意義。對于廣播電視新聞領域來說,受傳統采編工作模式的影響,工作過程顯得較為單一枯燥,并且效率較低,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這種傳統的新聞采編形式已經逐漸暴露出了較多的問題,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整體趨勢。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憑借著新媒體技術的優勢,新聞采編工作的手段和方式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也就是說,借助于多媒體技術,更加靈活化和年輕化的新聞采編工作理念逐漸取代了傳統的采編觀念,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整體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2]。在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中,新聞采編的內容投放方式是非常單一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聞內容的傳播效果,隨著媒體技術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讓新聞采編內容投放實現多元化成為可能。受眾在獲取新聞采編信息的時候,可以通過多種有效途徑,因此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內容的實效性和重要性得到凸顯,在這樣的形勢下,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亟待提檔升級。
二、調整新聞采編工作思維,提升節目綜合質量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以及“互聯網+”模式對傳統行業的升級帶動,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3]。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日趨成熟,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民獲取媒體資訊的方式。層出不窮的媒體資訊APP,以及微信、微博等即時通訊軟件和社交網站,不斷擠占廣播電視的生存空間。在現代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工作格局中,如何打通傳統廣播電視節目與新媒體之間的壁壘,實現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內容與新媒體的無縫對接,也是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工作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作為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要形成全媒體思維,注重自身信息能力的培養,通過整合信息技術資源,提升新聞節目編輯工作水平。不管是在節目采集還是編輯過程中,都要通盤考慮全媒體對新聞節目素材的需求,思考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在不同媒介平臺中的傳播特點,進行有效的改進,融匯創新型思維理念。
三、明確新聞采編工作標準,提升節目質量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制作工作具有較強的體系性,在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制作工作中,普遍存在新聞節目制作工作標準不明確的穩定,很多工作處于無序狀態,節目總體質量也不夠高,基于此,造成了節目制作資源的大量浪費,也制約了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制作綜合效能的提升。在實踐中,要不斷明確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制作標準,實現標準化管理,對于新聞節目制作流程和運作機制,都出臺明確的標準,讓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制作工作有章可循,提升綜合管理水平[4]。一方面要根據相應的新聞節目要求標準制定準則,另一方面則要根據開展進度及實踐情況,及時進行調整,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制作工作的靈活性,適應當代新聞節目編輯制作需求。從新媒體時代出發優化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制作,要遵循現代傳媒領域的發展規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受眾審美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對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制作模式已然無法滿足節目發展需。在實踐中,作為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要不斷創新理念,在制作節目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觀眾需求,以及新聞節目在不同傳播媒介中的傳播特點,通過整合資源的形式,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傳播的效果,滿足受眾的觀看需求,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制作效率和質量,讓現代傳媒技術與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真正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工作綜合水平,為受眾奉獻上更加精彩的新聞大餐。
四、打造現代采編隊伍,做有影響力的新聞
要想在“互聯網+”時代創新開展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節目,必須有高質量的人才隊伍支撐,要利用傳統新聞平臺,做有影響力的新聞。在具體的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人才培養培養實踐中,既要注重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要強化文學培養,從人文底蘊、人文感知等角度出發,提升廣播電視編輯的綜合素養,適應當前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深度挖掘、深度制作的發展趨勢,提升廣播電視編輯的競爭能力,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綜合質量[5]。在培養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過程中,要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根據現代受眾需求,加強心理學、傳媒學等理論性知識的培養,同時通過實踐鍛煉,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理論應用水平,提高節目綜合質量,適應“互聯網+”時代潮流。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過程中,要從“互聯網+”時代特點和受眾的角度出發,不斷優化新聞節目編輯工作模式,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綜合水平,為觀眾奉獻上更加精彩的新聞節目大餐,滿足現代受眾不斷提升的新聞節目需求,真正在“互聯網+”時代贏得自身的發展空間,提升綜合制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旭東.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發展策略[J].新媒體研究,2017(10):120-121.
[2]郭志強.新形勢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8):135,140.
[3]郝鳳義.新形勢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J].科技傳播,2014(23):32-32,42.
[4]吳壽鋒.淺談新形勢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5(16):139-139,137.
[5]李蕓蓮.新形勢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研究[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7(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