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剛
【摘 要】 打造高效課堂的原則是堅持“以學為本”,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一切以滿足學生需要為前提,將“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高效課堂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學效率,突破傳統時間性課堂教學模式的限制,實現效益型課堂。
【關鍵詞】 高效課堂;教學方法;以學為本
1. 轉變師生的課堂角色。一方面要實現教師角色和觀念的轉變,讓教師從傳統的課堂“主角”轉變為課堂“配角”,把課堂還給學生,在轉變角色的基礎上樹立“以學為本”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各個環節的教學活動,全面滿足學生在學習和成長方面的需要,為打造高效課堂實現意識的轉變;另一方面,改善師生關系,成功的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的,古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只有當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互相尊重、關愛和平等的關系時,才有利于知識的傳授,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2. 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首先,教師們通過集體備課研究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從教學知識、能力培養、價值觀的構建等方面制定明確的目標,為開展高效課堂指明方向;同時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引導學生突破難點,認真備課,不打不準備的仗;其次,在集體備課研究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備導學案,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原則,從學習目標、自學指導、探究合作、鞏固練習等方面設計導學案,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自學;最后,嚴格檢查批改導學案,全面了解學生通過導學案的自學情況,并根據所得信息有針對性的修改教案,保證教案水平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進而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而高昂的興趣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最佳催化劑。
3. 善用不同教學方法。高效課堂面向的是全體學生,為了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教師要善于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以應對學生差異性,從而更好的挖掘和培養創新型人才。教師是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面對不同的教學群體,不同的教學內容,在不同教學背景下要選用最適宜的教學方法完成知識的呈現和傳授,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自由表達。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多種方法,盡量讓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體意識和精神,對于學生有能力自行解決的問題老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對于學生難以獨立解決的事情,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探索,教師只在恰當的時候給予點撥。
4. 針對性的布置作業。針對性的布置作業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保證,科學合理的作業布置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助推劑,反之則會大大影響課堂效率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教師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設計階梯式作業,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吸收知識的能力是有差異的,充分考慮學生之間不同的實際情況設計多層次的作業才能讓保證每個孩子都能獲得能力范圍內的進步;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作業形式,在保證作業符合學科特點的同時讓其賦有靈活新穎的特點,將多種形式的作業穿插布置,避免單一化的作業形式讓學生失去新鮮感和積極性,比如常規型、綜合型、閱讀型、實踐型和體驗型等都是常見的作業形式。
高效課堂,始于教師,源于學生,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的新型教學模式。對教師而言,需要轉變教學觀念,用更加科學求真的態度對待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讓其朝著“以學為本”的方向不斷改進,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和自主性,這才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朝海. 打造高效課堂[J]. 小說月刊,2017(14).
[2] 李文靜.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打造高效課堂[J]. 新課程:中,2015(2):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