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廣舉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生物教學?應用分析
隨著信息時代的帶來,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應用廣泛,其中,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成為促進生物教學課堂質量重要方式,不僅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而且豐富學生知識積累。為此,教師應提高對翻轉課堂重視,加強改進生物教學方式,從而為高中生物教學課堂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一)打破時間與空間的束縛
傳統教學模式會受到時空的限制,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而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應用彌補傳統教學方式不足,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翻轉課堂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需要選擇學習內容與學習時間。同時,學生可以采用微視頻方式進行復習,從而可以確保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點。
(二)完善課堂教學結構
傳統教學結構由教師、教材、學生以及資源四大要素構成,且教師在傳統教學中居于中心位置,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顯然這種教學方式不滿足現如今學生的學習要求,而翻轉課堂模式強調教師尊重學生主體位置,并加強對教學整個流程的關注,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促進新型教學理念的行程
傳統的教學課堂中教師主要采用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采用“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教學手段,而忽視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難以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而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將其應用于生物教學課堂中具有強大優勢,學生可通過觀看視頻以及影音等資料等進行自主性學習,這是對傳統的教學理念的重大突破。
(一)教學分析
首先,知識分析工作。教師在備課環節應全面分析本章節整體內容,進而確定多重教學目標,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生物課堂教學主體框架。此外,應分析各個單元章節的相關內容,對于教學重難點予以細致分析,并合理選擇教學視頻制作重點。
其次,學情分析工作。教師應全面分析學生學習情況、知識結構以及認知特點等,學生通過初中階段學習積累一定的生物知識,且形成一定的探究精神與知識素養。為此,教師在視頻制作中要充分考慮這一點,確保體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最后,教學重難點分析。教學視頻是翻轉課堂中重要內容,其具有顯著的重點突出、內容集中的特點。因此,對于教學設計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接觸重難點知識。
比如,“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是生物教學中重要內容,對于這部分教學內容的講解,教師可采用視頻進行引導,讓學生初步認識與理解分離現象、科學實驗方式以及分離規律等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的實驗操作效率的提升。
(二)課堂引導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生物課堂教學中加強與學生溝通與交流,并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問題解決方案。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出自身引導作用,通過教學視頻應用突破教學重難點。其中,微課是翻轉課堂中重要內容,其是對專題知識的提煉與升華。為此,教師在視頻制作環節中要突出微課優勢,并充分考慮學生興趣愛好,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比如,在“學習遺傳因子的發現”這一章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遺傳現象有初步認識,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回憶生活中遺傳現象,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最后通過實驗對結論做出驗證。其中,教師在開展實驗活動中要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思考能力。總之,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之中可以通過教學視頻應用引導學生深入觀察實驗現象,循序漸進提升學生思維水平。
(三)教學總結
教學總結是翻轉課堂教學中內容,其主要包括知識鞏固以及知識拓展兩個方面內容。因此,教師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深化背景下除了要向學生講解教材知識,更要重視拓展學生知識面,豐富與完善學生知識結構體系,增強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具體而言,包括下面幾點內容:首先,微課中擁有豐富的練習題,教師可在知識鞏固環節中利用這些練習題,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梳理。
比如,在結束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一)教學之后,可利用微課中的填空題,強化學生對實驗中重點掌握,并采用圖形繪制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遺傳圖解。此外,為了提升學生思考能力,教師可以運用開放性思考問題,或者是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目標。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應重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高效的生物教學課堂,從而為生物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提升。
[1]劉文杰.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5,(12):235.
[2]曹英,黎云祥.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1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