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紅波
【摘 要】 良好的班級文化直接影響著班級建設與學生個性發展,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實施陽光管理非常重要。那么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怎樣實現班級的"陽光管理"呢?
【關鍵詞】 高中;班級文化建設;陽光管理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打造優良、和諧班集體,形成團結協作、勤奮進取的班風,使班級管理充滿活力,充滿陽光是每一位高中教師的重點探究課題。以下是本人在高中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實踐和思考。
一、加強班級環境文化建設
班級環境即學生在班級里的學習環境,包括硬環境與軟環境,在班級“陽光管理”中需注重班級環境文化建設。其中硬環境建設,在正面墻壁,即黑板的左邊粘貼班級制度、考勤表與班級信息欄以及繪制值日生、請假情況的表格等,而右邊則掛上作業公布小黑板,可使學生對班級信息與作業信息一目了然;教室背面墻則分作光榮榜、學習園地、精彩瞬間等板塊。教室左右兩側懸掛各種名人名語或新版地圖等,使教室充滿濃濃書香氣,為學生打造健康學習場所。此外,硬環境需和軟環境彼此協調,即需班級中建構融洽的生生關系、師生關系,這對班級來講也非常重要,可使每一位學生受益于團結互助、坦誠相待、合作進步的班級環境。
二、注重團隊精神培養
一個班集體中容納的是幾十個彼此不熟識、個性迥異的學生個體,要產生強大合力,主要靠什么?那就是團隊精神。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必然離不開學生個體共同拼搏的團隊精神,
因而實現班級陽光管理的舉措之一即注重學生集體榮譽感與集體意識的培養,弄清自己對集體的責任與義務,自發地關心集體、愛護集體,將自身言行和集體榮譽相連,做到集體目標至個體目標的內化,提高班級凝聚力,實現高效管理、陽光管理。
三、創設良好人際交往環境
現在的高中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部分學生在家人的寵溺下養成了霸道、驕縱的性格,這些都為管理工作增加了困難。若要實現陽光管理,就應注重關注每一位學生個體,從細節著手,多了解班內情況,對搗亂調皮,無視班級紀律的學生給予說服教育,對于班級中生生間存在的矛盾及時化解,為其創設良好人際交往環境,確保他們的學習無后顧之憂,并選擇班級中幾個責任感較強的、能力突出的學生在課后幫助教師照顧其他學生的學習、生活與安全。
四、尊重學生話語權
陽光管理需反對一言堂,即反對教師或部分班干部獨占話語權。高中生已有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一些事情有獨到見解。在班級事務上應多聽取全班學生的意見,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說得上話,說話有人聽,所提出的意見有人回應等。
第一、為學生提供公開發表意見的機會。對于班級中的班干部選拔、重大事件的決策上應通過召開座談會的方式聽取學生意見,確保決策的公平性。此處所述的座談會即“走學生路線”的方法,利用班會課時間,將班級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6-8人/組,每小組設組長1名、記錄員1名,將所要討論的問題擬好議題,鼓勵大家發表意見,記錄員做好記錄,使每位學生均具備參與班級管理、發表建議的機會。
第二、增設班主任留言信箱,鑰匙歸班主任管理,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心里話以書信的方式表述出來,實現廣開言路,消除學生的不敢說真話、不敢質疑的顧慮,達到陽光、民主管理。
總之,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值得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去探究。教師應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注重“陽光管理”,不斷反思,不斷改進,促班級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溫馨家園,讓校園充滿陽光。
【參考文獻】
[1] 李俊,謝春虎. 試論班級文化的建設[J]. 教育與職業,2012(20).
[2] 隋振波. 人人參與的陽光管理[J]. 學子,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