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
摘 要:數學作為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傳統的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探究性學習模式順應時代潮流而產生。針對此,本文主要詳細闡述了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含義、在小學數學中年級教學中的應用以及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小學數學;中年級教學;探究模式
傳統的學習模式生硬刻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關注較少,也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將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迫切要求改變傳統的學習模式,探究性學習模式應運而生,它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學習模式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對小學數學中年級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應用與實踐進行研究。
1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含義
探究性學習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它與傳統的學習模式不同,這種學習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調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使得學生提前自主地學習數學課本中的相關內容,對于不明白的部分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組之間進行探究討論,最后老師再在課堂上講解疑難部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動性,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不僅學會了自己曾經不會的內容,而且鍛煉了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對于學生長遠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2探究性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中年級教學中的應用
2.1創設趣味的課堂教學環境
趣味的課堂教學環境有利于營造自由歡快的氛圍,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生們更容易發散自己的思維,激發自身的創造性,更好地促進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推行。例如三年級上冊認識周長這一節,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卡通圖像,把它們制作成長方形、正方形等形狀,在課堂上將這些卡通圖像分發給學生們,學生們看到這些有趣的卡通圖像,能夠激發他們學習這節課的興趣,接著讓學生們用尺子測量自己手中卡通圖像的各個邊長,進而向學生們展示周長這個概念,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到了周長的相關知識,而且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極大地提高。
2.2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
傳統的學習模式是整堂課老師在上面講,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老師整堂課全面灌輸,而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情況,這最終將不利于學生掌握課堂內容。新型的探究式學習模式注重探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然后學生自己先進行思考,等到思考得差不多的時候,再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和探討,老師在此過程中發揮引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例如,在小學四年級乘法的運算這一節中,老師可以先向學生們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自己先思考一下兩個數之間進行乘法運算時如何計算呢?”在學生們自己思考幾分鐘后,老師再引導學生們之間進行討論,同時在老師講解完重點和難點以后,他們對這節課的知識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使得學生們更容易掌握相關數學知識。
2.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推行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被改變,因此,從小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習慣對其一生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課本中每一節之前,老師提前給學生們布置課前預習的作業,逐漸地,學生自己就會慢慢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通過課前預習,使得學生們熟悉下一節課所講的內容,對于不理解的內容提前做好標記,然后老師在課堂上統一進行講解,在這一過程中,老師的講課具有了針對性,學生的聽講也就具有了針對性,學生對于課堂內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這種探究性的學習模式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3探究性學習模式對小學數學中年級教學的影響
通過創設趣味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真正地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極大地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對于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有利于取得一舉兩得的效果。探究式學習模式通過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有利于學生主動去探索小學數學課本中的內容,積極發現問題并努力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4結語
探究式的學習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枯燥單一的學習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創設趣味的課堂教學環境、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充分實踐了探究式的學習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創新能力,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葉建華.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中年級教學的作用[J].學園,2014(30):143.
[2]魏輝.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4(17):68.
[3]林樂.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中年級教學的作用及實施[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