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琳娜
摘 要:當今時代,小學數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其發展過程也是曲折不平。我國如火如荼的進行小康社會建設也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位教師也是任重而道遠。在此,就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數學能力進行如下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基本能力;培養提高
在眾多的教師共同探討下,就如何進行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與發展,得出作為小學數學教育行業的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基本能力,更加需要不斷研究小學數學的教學理論,在充分理解新課改課程下的小學數學的課程內容下,為了更快速地適應現代化社會的教學要求,進行合適的創新與發展就顯得更為重要。
一、所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較差,思考問題的角度比較單一,不能全面的考慮問題,在面對邏輯性極強的數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時,不能明白數學知識本身的邏輯原理。學習的困難一時難以克服,加上部分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不夠到位,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與實踐。教師對學生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教導不到位,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死板,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與積極進取的愛崗敬業的奉獻品質,對于數學學科的教學質量的提高而言也是極大的阻礙。
(二)教學過程之中盲目性突出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之中,通常會吸收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將之運用到自我的教學實踐之中。然而部分教師的思維保守刻板,并未進行實踐的創新與結合實際。這就造成了教學過程之中的“學生不適應教師的教學方法”的現象。讓本該生動活潑的數學課堂變得乏味無趣。學生對教師的教課習慣,授課方式不能完全適應,學生最起碼的教育服務都未享受到。
(三)數學作業的優質性不夠
學生在本該釋放童真的年紀,卻要被沉重的家庭作業壓得喘不過氣,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能得到提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發揮。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合理的作業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鞏固。但是如果學生的課余作業一旦超標,對于學生的學習并無任何幫助,反而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厭倦的學習心理,也會不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基本數學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四)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濃厚
學生在小學時代的學習具有“自主性學習能力不高,學習效率低下”的特點。在學習邏輯性較強的數學學科時,需要學生對變化性和復雜度較高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不夠嚴格,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不能完全適應,加上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夠。學生的天賦與學習習慣各不相同,面對相同的知識點,學生的接受能力也不盡一致。教師在對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理論進行培養的時候,往往會忽略這一點,僅僅盲目的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如果忽略了教學的基本規律,那么不僅僅不利于進行課堂的教學質量的提高,更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很大的打擊。將不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基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二、針對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與解決方案
(一)將數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要想解決當下數學學科質量不高的問題,需要教師對數學學科的教學規律深刻把握,解決針對數學學科的教學質量有待提高的問題,不能避重就輕,要抓住主要矛盾,運用基本數學理論知識解決它,認清教學過程之中的重點與難點,有重點性的解決實際教學過程之中的問題,致力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數學基本能力。
(二)強化教師與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
教師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其教育思想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結合時代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原則,為培養具有“反應敏捷迅速,思維嚴謹認真”的現代化人才而努力。教學機構應該不定期對教師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進行數學教學,不能急于求成,應該腳踏實地,不要一味地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沒有實際的實踐與正確的思想觀念作引導,也不能取得應該顯現的教學效果。
(三)優化學生的作業組成結構
針對學生作業繁多,質量不夠優化的現象,教師應該就著重提高學生的基本數學修養而認真努力。在教學過程之中堅持教學的科學性原則,同時兼顧思想性原則。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監管學生的學習情況,督促學生進行數學學科的學習與掌握。教師要在課堂之上充分利用時間,掌握教學的能動性與主動性,做好各種有力的準備工作,為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而奮斗,緊緊圍繞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中心,進行合理的分工與合作。
(四)促使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探索的全過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遵循著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與積極性的原則,尤其是針對線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容樂觀,學生積極性不夠的特點。更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全方位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可以說,教學的所有原則性的問題與貫徹落實的效果,都與教學之中對基本理論知識的重視程度息息相關。當然,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其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基本數學修養與能力。教師應該堅持教學過程之中的基本規律,對于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極為有利。同時,教師也應該擁有能夠區分知識的難弱程度的能力,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進行合理的課程分析與學習指導。
綜上所述,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事物本身,小學數學的教學也是如此。天下沒有教不好學生的老師,也沒有學不會知識的學生。關鍵在于學生如何積極主動地學習基本理論知識,教師是否能盡心盡責地做好教學之中的每一步。只有學生與教師共同努力,才能將數學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基本數學能力才能得到訓練與提升。上述僅僅是根據本人的教學經驗給與的一些拙見,愿為其他教師教學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