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星
摘 要: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技能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據相關調查,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的識譜率很低。“怎么教譜”這個話題一直困擾著我們一線音樂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學譜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是每個音樂教師面臨的難題。因此筆者從“以興趣為起點、以形式為重點、以年段為基點”三方面進行研究,讓“丟失的識譜教學”重新回到音樂課堂。
關鍵詞:識譜;興趣;形式;年段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其學習方式為與演唱、創造、鑒賞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以生動的音樂為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而我們的學生對音符望而生畏,導致學習興趣大大降低,識譜教學該如何重建呢?下面就談談我教學中的體會。
一、以興趣為起點,簡化識譜教學
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教師要試圖分析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審美能力等,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識譜興趣。
(一)在故事中識譜
對于初識唱名,應遵循學生的心理和認知規律,抓住兒童在聽覺的最佳時期進行識譜教學。在教一年級《國旗國旗真美麗》,我以介紹好朋友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區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師以故事的形式導入:今天有三個好朋友都要去上學了,第一個好朋友,(師出示卡片:“X —”)他叫二分音符,他走起路來總是慢悠悠的,我們來學一下他(教師邊做動作邊念“走哦”,生跟師念)。
這個朋友(師出示卡片:“X”)他叫四分音符,四分音符是個很乖巧的孩子,每天都很準時起床去上學(教師邊用手劃拍邊念“走”生跟師念)。
第三個朋友(師出示卡片:“X”)他叫八分音符,他性子很急,每次走路都是小跑著來的。所以總是早早到學校的。(教師邊用手劃拍邊念“跑跑”,生跟師念)。最后,師出一條節奏如:| XX X | XX X | XX XX | X — ‖先讓學生逐個小節完成,然后連起來,最后邊念節奏邊劃拍。當學生熟悉這個節奏后,再結合歌詞、旋律練習。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可培養孩子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二)在游戲中識譜
高爾基說過:“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在二年級教《跳格子》時:在音樂教室的地板上畫上8個格子,格子中間貼一個音符,它們分別是1(do)、2(re)、3(mi)、4(fa)、5(sol)、6(la)、7(si)、1(do)各音。游戲開始前分組讓小朋友在格子上跳一跳,唱一唱(跳到哪個格子就唱出這個音,然后老師在琴上彈出這個音,幫助學生唱準它對于剛開始接觸樂譜的孩子來說更加的形象生動。
二、以形式為重點,優化識譜教學
如果學生在單一的教學方式、呆板的教學環境下學習音樂,學生無法體會音樂的優美,更別說喜歡唱歌、喜歡表演了。教師應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從教材的重難點出發,創設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積極參與的教學過程中學習識譜。
(一)巧玩節奏
小學階段的孩子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所以具體形象的東西更能令他們接受。適時捕捉生活化的節奏、直觀的動作演示、變化著練習的速度等方式整理出常見的難點節奏,歌曲《剪羊毛》這一課中,節奏中附點音符比較多,而這也是本課的難點,將附點節奏融入剪羊毛的這個動作去,隨著音樂熟悉歌曲,再將整首歌詞按節奏朗誦。用聽唱法學習全曲旋律的曲譜,這樣學生學得較快,也不易錯。
(二)難點攻破
所謂歌曲教學中的難點,一般是指某一樂句或者是某個節奏,學生無法一下子領會。對于樂譜的視唱,根據歌曲的難易程度來設計識譜的形式,將難點提前攻破。如在教《西風的話》時將曲譜的順序打亂之后出示,要求學生邊聽琴彈奏,邊將歌曲每句曲調的順序完整的排列出來,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吹口琴來給樂句排隊,無論怎么樣的答案都應肯定,這樣既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又可培養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以年段為基點,強化識譜教學
樂譜是帶領孩子暢游音樂殿堂的導游,是承載孩子學習音樂的交通工具。“識譜教學”要符合學生音樂學習的規律。新課標對小學低中高段識譜學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低段形象
低年級的孩子好動,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如在教授二下《小蜜蜂》時,教材中出現了字母譜,當學生聆聽完教師的范唱、錄音的范唱后,對歌曲的音樂樂感有了一個大致的記憶后,教師將字母譜出現在PPT上,“sfm rmfrd...,讓學生跟著老師唱字母譜,并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經常“背唱歌曲的唱名(曲調)”讓學生具有大量樂譜的感性積累,從小建立起比較牢固的“唱名音高感”。
(二)中段過渡
音樂學習也有了前兩年的學習基礎在教學采用“聽唱與視唱相結合”的方法逐步學會識譜。三年級時,以聽唱為主,過渡到視唱。同時結合器樂(口琴)教學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唱名音高感”。如三下《柳樹姑娘》歌曲短小是一首二聲部合唱,低聲部的學習可以借助我們身邊的口琴學吹旋律,同時也為合唱解決了困難。
(三)高段自主
高段的孩子已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重點放在鞏固、提高識讀和運用樂譜的能力上。如六年級第一首歌《明天會更好》雖然歌曲篇幅很長,音域很高,但是因為這首歌曲耳熟能詳,特別是副歌部分,通過電視文藝節目、手機鈴聲等渠道學生早已有印象,采取小組合作,通過聆聽后進行嘗試試唱,視唱一個樂句到一個樂段甚至到整首歌的樂譜。對于愿唱的同學及小組都要給予鼓勵和極高的評價。
識譜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處于一個舉足輕重的位置,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我們應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中主動而自覺地學習音樂知識。我相信這不僅是我們音樂教育者們努力的方向,同時也是孩子們的希望。讓我們更多地站在孩子的立場,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在識譜的過程中演繹出更多的精彩。
參考文獻
[1]金亞文.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吳銳淼.中小學音樂教學案例專題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3]2012版小學音樂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