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璐
【摘要】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以及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指導方針賦予人生發展路徑特殊的內涵,從創意創新創業的視角通過研究“三創”賦予社會個體的多樣性、差異性及其價值實現的功能,揭示了創意創新創業在其中所起的巨大的、以至決定性的作用。這從某個側面拓展了人生價值的理論內涵,對于社會個體的成才成功具有開創性的指導價值,有助于把創新型社會的構建引向深入。
【關鍵詞】創意 創新 創業 “三創”能力 人生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貴州省教育廳2017年度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項目編號:2017gh10)的研究成果;凱里學院“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院通字[2017]49號)。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012-02
創意、創新和創業(簡稱“三創”)是社會個體發展過程中的表現形式,也是社會個體多樣性、差異性的本質所在。三者從不同的方面影響、以至決定著社會個體發展的進程和結果,社會個體價值的實現程度取決于自身的“三創”能力。
一、引言
隨著《關于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等創新創業相關的綱領性文件陸續出臺,從而為萬眾創新搭建了廣闊的平臺。以此為契機,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始由夢想全面轉入實踐階段,拉開了構建創新型社會的序幕。
與宏觀政策相呼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重慶、杭州等地結合自身地域特征、經濟水平、文化特色提出了創業規劃及相應的規章制度,為大眾創業提供支持,開始了對眾創空間的實踐探索。
在中央與地方大力推進“雙創”的大背景下,各個層面的創投基金、風險資金等相繼成立,在資本市場上也日漸活躍;公司、高校及科研部門開始加大研發資金與創投力度,加速進行資源整合,在全國的高新產業園區中掛牌的創新型企業數爆發式增長,“創意產業”日漸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雄心勃勃地開啟了義無反顧、傾心創業的征程。時代的最強音——“創意、創新與創業”——正在向我們走來!
二、經濟增長源動力轉向——“創意、創新和創業”
經濟發展的本質是創新,創新過程的實質是一個不斷打破經濟均衡的過程。創新包括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同時還強調了企業研發活動與信用制度的重要性(熊彼特,1912)。彼得德魯克認為,創新是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在內的系統,其中,管理創新和市場創新比技術創新更重要。波特等人認為,企業創新能力的高低是國家整體創新能力的基礎,并以此開創了國家創新體系理論研究的新領域。國家創新體系是由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中各種機構組成的網絡,這些機構的活動和相互影響促進了新技術的創造、引入、改進和擴散(弗里曼,1987)。創造一個有利于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是每個政府的主要職責。
當前,推動經濟增長的傳統動力正逐步減弱,要實現經濟較長時期的中高速增長,須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趙秀麗,2013.05),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經濟提質增效。中共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中國經濟從此開始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長模式開始呈現出結構優化、速度變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順應新常態,重塑新動力,是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的必然趨勢。
與此相對應,必須造就扶持創業創新的體制機制、統籌各部門形成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合力,加快推進創意、創新與創業步伐、盡快提升“三創”能力,是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應對經濟下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著力點和落腳點,也是確保經濟持續、穩定、健康運行的長期戰略,這是由“創意、創新、創業”的內在規定性決定的。
創意、創新與創業三者相互促進,密不可分。創意是創新創業行動的先導,決定著創新創業的方向,反過來,創新創業實踐又會影響創意的內容;創業是創業者主觀能動的開創性實踐活動,是一種高度的自主活動,在創業實踐中,創業者的這種主觀能動性將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體現,這種能動性進一步創造性地深化了創業實踐;創新的價值在于能夠為創新者帶來潛在的商業價值,尤其是巨大的超額利潤,它引領著創業的方向和節奏,也是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經濟增長源動力轉變的實質是對社會創造性勞動的尊重、倡導和追求。創造性的勞動與一個社會推進“創意、創新和創業”的深度和廣度密不可分,要注重培育創造性勞動。這種創造性的勞動集中體現在社會個體的“創意、創新、創業”能力方面。
三、社會個體“三創”能力的價值實現
(一)“三創”能力的基本內容
1.“三創”能力的內涵
現實中,社會個體時刻都在經歷著“選擇”與“放棄”,社會個體的成長過程也正是這種“選擇”與“放棄”的疊加過程。每次“選擇”或者“放棄”都是社會個體決策的過程,其后果要么給社會個體成長帶來積極的、正能量的改變,要么給社會個體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長期來看就表現為社會個體成長的不同路徑,以及失敗、成才與成功的多樣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會個體“三創人格”的多樣性導致其自我發展能力的差異性,決定這種發展結果差異性的因素就稱為“三創”能力。
2.“三創”能力的基本內容
創意是改進社會個體綜合素質的著力點,創新代表著社會個體全面發展的方向,創業則是社會個體“三創”能力的物化。社會個體追求自身價值目標實現的過程也就是其“三創”能力作用于實踐的過程,這種能力主要包括經濟理性、創新思維能力、資源整合力、創業精神等幾個方面。
(二)“三創”能力價值的實踐本質
“創意、創新與創業”三者的本質在于一個字“創”,“創”強調的是“不同”、“區別”、“新”等基本價值取向。與“創”相反的詞是“習慣”,當社會個體習慣于某個事物,也就意味著創業者深度認同對該事物既有的理解、觀念等,并在相對較長的時期接受并堅持這種認知,反映在行動上,也即創業者在比較長的時期墨守一定的行為方式。按照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世界是不斷運動變化的觀點來理解,創業者這種“習慣”也就是“墨守成規”,實質上意味著該社會個體喪失了“創”的動力,在其生活、事業等方面也就止步不前。
創業者“三創”能力的強弱決定著其價值目標實現的速度和程度,創業者創業實踐的過程也就是經濟理性、創新思維能力、資源整合力、創業精神等方面能力綜合發揮極致的過程。創業者“三創”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以至決定著其生活、事業發展的理念、速度和質量。就社會個體的實踐而言,“三創”能力本質上表現為社會個體的思考力、決策力、執行力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三)“三創”能力的價值實現
擁有“三創”能力的個體,可以改變人生軌跡。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社會個體從一出生就是不平等的:有人生在山村,有人生在城市;有人生在貧窮的家庭,有人生在富裕的人 家……這是社會個體不能選擇的。但是在全球的各個角落,各行各業都有無數的杰出人士,有的是發明家、科學家,有的在企業擔任高管,有的開創了自己的公司,這些杰出的成功人士未必都出生于優越的地區或者家庭。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是什么改寫了他們的人生?那些正直、誠實、守信的人,不論在工作中是白領還是藍領,不論是在我們生活的社區邊的小老板,還是帶動了其他人就業的企業家,他們都獨立而樂觀地生存著,并為國家貢獻著稅收;是什么讓他們找到了生存的快樂?成功的標志不是財富和地位,而是內生的快樂和動力。這種精神動力來自于人們對自己的正確認識,來自于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了自己的潛能。而“創意、創新和創業”精神和意識,正是人們追求幸福和快樂的動力源。一個人可以取得的成就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的“創意、創新和創業”素質和“創意、創新和創業”能力。
1.社會個體“三創”能力素質的社會價值
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來看,知識經濟的興起,使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表現為對人力資源和知識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調控,越來越表現為對智慧成果的擁有和運用能力。知識促進經濟的發展,是以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為基礎的。社會個體只有通過提升自身創意創新創業的能力,融入到創新型社會構建的大潮中才能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2.社會個體“三創”能力素質的個人價值
(1)社會個體發展差異性的本質
創意是對生活的總結與闡釋,是思維的靈動,是心靈的捕捉,創意無處不在。它僅僅是一個思維的小小轉彎,但是常常為我們帶來無盡的精彩,以至成為事業發展的轉折點。創意、創新和創業,以熊彼特的創新理論解釋,也就是進一步引入一種新理念、新產品或服務,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一種新市場。
社會個體多樣性、差異性的實質在于其“創意、創新、創業”能力素質的不同,在于其不同的“三創”能力素質,也即專業知識素質、技能特征素質、良好的性格特征、敢于開拓的精神。其中技能特征素質包括敏銳洞察力、持續創新能力、強勁的學習力、融會貫通能力。
社會個體的發展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接一個選擇與放棄、決策與行動不斷持續的疊加推進,這一過程是個體日常的生活、工作與學習的基本周期。每次思考、決策與行動都離不開自身“創意、創新與創業”能力基本規定性的影響,以至決定性的作用。這種規定性對社會個體思想與行為的作用是全方位、多元化的,這種作用的程度會因社會個體“三創能力”的差異而不同,也正是這種程度方面的差異導致了社會個體不同、以至相反的思想或行動后果。因而,個體“三創”能力素質是其人生發展表現出巨大差別的根本原因,也是社會個體多樣性的本質所在。
(2)創意是改進社會個體綜合素質的著力點,創新代表著社會個體全面發展的方向,創業則是社會個體“三創”能力的物化
創意給社會個體輸入一種重要的信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有現代科學文化素質和開拓精神的社會個體。它在客觀上引導這個社會個體朝向這個目標積極提升自身的素質,使自身的本質力量在更高的層面上得以實現。創新實質上確定了一種新的創造更大價值空間的標準,它代表著社會個體素質變化的性質、方向和幅度,它會使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從而使人自身的物質與精神內涵獲得極大豐富和擴展,最終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
四、結論
面對創新驅動發展的大背景,結合中國傳統教育的現狀和問題,社會個體發展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和難題,需要進一步探索。本文從創意創新創業視角對人生發展路徑進行探索,發現社會個體“三創”能力差異的必然性表現是其發展的多樣性與差異性,從而為社會個體的成才成功明確了方向:重視“三創”理論的學習與實踐,著力提升自身的“三創”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政.創業型經濟:內在機理與發展策略[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38.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Z]. 2015-05-04.
[3]劉紅玉,彭福揚.創新理論的拓荒者[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