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苗軍
【摘要】在全國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也要不斷推進,廣大教師要在思想上根本轉變觀念,打破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把精力從我如何教轉變到學生如何去學的問題上,要讓學生自己學會主動學習,自主思考,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掌握知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 途徑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33-01
一、目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初中數學教師隊伍平均水平低
知識是需要不斷更新的,因此教師的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但是由于自身條件和工作環境的限制,大多數教師的知識得不到及時的更新和提升,并且許多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已經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學模式,很難去改變。而許多剛剛師范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在進入教師這個工作崗位時,由于缺乏教學經驗,僅僅只是有理論知識,很難發揮應該有的作用。那些已經在學校工作了幾年的教師,雖然有教學經驗和教學技巧,但是大多數老師的方法還是比較陳舊,不能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
2.初中數學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脫軌
學習其實是具有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如果一門學科脫離的現實,就會讓學生覺得沒有用處,那既然沒有用為何我們要學呢?這是擺在如今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就是如何把初中數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但是,大多數老師的教學理念還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學習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老師只是一味的講解習題,為了考試而教學,而不是為了生活而教學。此外,學生的課后作業過多,繁重的習題任務讓學生失去了興趣,這些與學生生活毫不相關的習題很難得到學生的喜愛,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
3.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
初中生基本上都未成年,大部分學生的集中力還是比較差的,特別是面對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時就顯得更加明顯,上課不集中精力聽講,開小差,獨立思考能力差,不喜歡與同學進行交流和探討問題,缺乏溝通能力。
4.教師對學生缺乏耐心
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差異,有些學生的課堂上聽不懂的問題,教師往往敷衍了事,更有一些老師備課不充分,課后也不和學生溝通,這都會讓學生成績不理想,影響教學質量。
二、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1.教學設計要人性化,適合學生的特點
教學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對象來進行設計,要形成這個教學契合和閉合的口,要把教學過程中的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最終形成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案。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做到以人為原則,設計的方方面面要考慮到學生的需求,要符合學生的口味。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沒有學生參與的課堂那就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毫無意義。目前,我國教育界結合現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種較好的教學模式:“設置數學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注重數學應用”。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教學目標,強調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針對學生的特點因地制宜的設計教學方案,采用“數學情況與提出問題”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2.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如今初中數學教育陷入一個怪圈,那就是應試教育的怪圈,教師和學生都不自覺的陷入題海戰術,害怕漏掉任何一種題型。但是,萬事都講究方法,方法對了往往事半功倍。古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有把做和想聯系在一起是一個最基本的準則,只是一味機械的做,而不思考,只是一味的聽,而不是參與討論是不行的。課堂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不要受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影響,打破常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個性的解讀、情感的碰撞,且創新火花不斷閃現。
3.加強對學生的課外輔導
初中生的獨立性和自覺性普遍比較差,對于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往往不能按時完成,有的甚至不學不寫,對于這種狀況教師就要根據學生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外輔導,加強與學生的心理溝通,讓他放棄自暴自棄的想法,讓他覺得有人在幫助他,幫他們樹立學習信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一些簡單的問題讓這些同學回答,及時給予鼓勵和贊揚,學生就會樹立起學習的勇氣。這樣一來他們也愿意從學習中尋找成功感,從而為整個班級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小結
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只有認識上的教學經驗是不夠的,要不斷提高自己,要為全面提高學生數學能力而努力,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進行探索,不斷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張幕程.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及改善對策[J].讀寫算, 2014(25).
[2]徐兵.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現狀與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