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在某種程度上涵蓋了各學科教學工作,任何一門課的教學目的與同期教育的理想效果相接近,就是教育改革的成功,美術教學也是。開美術教育不單是一種單純技巧訓練,更需要重視的是文化情境中所展現出手人文關懷教育。
【關鍵詞】素質教育 小學美術 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1
新課改實施后的美術課堂呈現出一個明顯的變化是課堂上充滿了輕松愉悅的氛圍,師生在這樣的氛圍里進行平等對話、交流、合作、學習,共同進步.這種局面的形成得益于教師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采用了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教學不再是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而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互動的過程。另外,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也緊隨著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教學手段。人是視覺動物,認識事物都是最先通過直觀感受,而多媒體的作用正好順應了這一規律。多媒體的應用充分調節學生的視覺、聽覺,激發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實現了它們的有機結合,從而使知識能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多層次、多角度、直觀形象地展示于學生面前,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但是,僅僅是這些是不夠的,種種這些,只是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質環境和條件。作為課堂的小主人公,他們才是所有物質因素所要作用的主體,那么,小學生們要做哪些努力呢? 要真的讓課堂變成素質教育的陣地,美術課堂還缺些什么呢?
小學美術教育離不開大膽的想象,沒有自由的廣闊的想象天地,美術教育就難以找到自己的靈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重點發掘學生的想象力,是小學美術學科的教學目的之一,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把美術教學與素質教育緊密結合,探索有效教學方法,培養美術方面的實用人才,是新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課堂之一。
學生的想象能力不是自然產生的,它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經驗的積累有著密切的聯系,任何想象總是以感性材料為基礎,從而想象出自己從未感知過的實際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構成這些形象的感知材料歸根結底是來源于客觀現實。在美術教學中,我特別強調學生在創作中要細致觀察,并通過體驗生活等方式來豐富他們的直觀感受,讓學生不斷積累有關寫實方面的知識,獲取清晰和富有記憶的表象,以增加想象的儲備。巧設問題,促進學生進行聯想,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巧”就是題材要新穎、有趣,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理解有關美術的知識。我們知道: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必須把邏輯思維、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夠形成高質量、高素質、健全的思維。
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故事能使他們增長知識,陶冶心靈,并能激起對故事情節的想象,進而用各種繪畫形式表現出來。如教學《迷彩服》一課,我是這樣導課的,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動物世界里要開聯歡會了,小動物們都穿著節日的盛裝,來參加舞會,瞧那滿身花紋的小斑馬、搖搖晃晃的小企鵝、脖子長長的長頸鹿、威風凜凜的小老虎……都是那樣有趣可愛。同學們有興趣給這些小動物設計美麗的服裝嗎?下面我們就來畫這些小動物。通過這段小故事,把小動物的形象藝術化地添進了學生的腦海,學生不僅從故事中感受到生動的形象,而且可以想象出成人無法想象的畫面,構思新穎、有趣,構圖飽滿,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較高的審美情趣,想象力特別豐富。
有了比較豐富的感性材料的積累,只不過是給想象提供了原始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激趣展開想象。由于兒童對音樂特別感興趣,因此可以運用音樂創設情境,啟發學生的想象。如《我們去春游》一課,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安排的:首先欣賞表現春天的歡快的樂曲,再配上各種鳥歡快的叫聲的錄音帶,同時放幻燈,出示春天的各種花草、樹木、動物,讓學生逐個認識,并要求學生說出每種花草樹木及動物的名字、顏色、形狀等。當然,還會有許多種花草樹木及動物是幻燈片里沒有的,它們是什么樣的?它們的形狀什么樣?啟發學生根據以上的想象,自己組織畫面,畫出自己喜歡的表現春天的圖畫,并拓展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看誰畫的內容多,畫面豐富、顏色漂亮。結果學生想象力特別豐富,并能較好地用圖畫表現出春天的勃勃生機。
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學中利用生動、形象的掛圖進行教學,是美術教學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幫助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創造出美麗的圖畫。教學《甜蜜的夢》一課,教師出示掛圖是紫背景的畫,畫的是未來的太空,一個白色的機械大鳥在空中展翅飛翔,鳥背上座落著未來的人類村莊,有綠樹、有房子、有停車場,大鳥的前邊還有一些漂浮著的房子,人們可以通過空中的道路到那里去游玩。這些掛圖顏色鮮艷,童趣濃厚,形式多樣,充滿兒童天真爛漫的氣息,使學生產生了特殊的親切感。很多同學便踴躍的站起來,說說自己做的或溫馨或神秘奇異的夢,讓大家進入神奇幻想的世界。從而激起學生產生“我也能畫一幅”的欲望和“我的想象畫”會更好的自信心。
在這樣開放的教學空間里,學生在美術課堂上中尋找快樂、體驗快樂、獲得快樂。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感受快樂是培養孩子審美能力、想象能力、體驗成功的關鍵。這樣的綜合性美術教育的優勢在于能教會學生如何有系統的學習,如何將學習中看似獨立的各知識點之間有機聯系起來,促進學生對美術教育以及藝術美學的興趣、啟發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激發學生的藝術感受力。這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身心健康及智力能力的發展等各方面均起著重要作用。在這樣開放的教學空間里,真正的素質教育還難嗎?
參考文獻:
[1]劉仁朋.論小學美術教師學科素質結構的五個維度[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7,38(02):124-127.
[2]龔緋霖.探討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開展的具體方法[J].才智,2015(35):78.
[3]江麗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J].成功(教育),2010(03):13.
作者簡介:王曉蕾(1986.12-),女,漢族, 籍貫:山東日照嵐山區 ,研究方向:小學美術,學歷:學士,職稱: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