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琴
【摘 要】目的:對藏藥仁青芒覺治療慢性胃炎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和比較。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并采取隨機平均法分為兩組,各48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西藥治療,而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聯合藏藥仁青芒覺治療,并對臨床療效和復發率情況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總療效為95.83%,對照組總療效為83.33%;而觀察組出現復發情況的患者有3例,對照組出現復發情況的患者有10例,兩組比較均呈顯著差異性,存在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在治療慢性胃炎患者的過程中,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其藏藥仁青芒覺效果明顯要優于單一的西藥治療,而且還不容易復發,在臨床治療中可以加大借鑒力度。
【關鍵詞】藏藥;仁青芒覺;慢性胃炎;治療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ibetan medicine Ren Qing mans sens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Methods : 98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2018 to February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8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ibetan medicine Ren Qing mang on this basis,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currence rat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83%, the total effica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3.33%, whil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0. There were 1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in the process of Western medicine, giving Tibetan medicine Ren Qing mang effect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singl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it is not easy to relapse, so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Tibetan medicine; Renqing mans sense; chronic gastritis; therapeutic effect
【中圖分類號】 R249【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4-03-239-01
胃粘膜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變位置,與幽門螺桿菌陽性之間有著緊密關聯。隨著生活物質的改善,人們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慢性胃炎的人數也呈逐年上升趨勢[1]。在治療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會選用西藥治療,雖然能夠緩解病情,但是病無法得到根治,而且很容易呈現反復情況。隨著醫療事業的進步,藏藥仁青芒覺治療方式得到了廣泛關注,該治療方式首見于《四部醫典》[2],隨著歷史的演進,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廣,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效。對此,本院針對藏藥仁青芒覺治療慢性胃炎臨床療效展開了研究,選取對象為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8例,現將開展過程做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并采取隨機平均法分為兩組,各48例。此次研究已經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且患者病情均與我國《2006 年中國上海慢性胃炎共識意見》診斷相符[3],并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將腎臟功能嚴重不全者和存在意識障礙者排除在外。在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介于35-64歲之間,均齡值為(48.2±3.1)歲;在觀察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介于33-65之間,均齡值為(47.8±3.3)歲;經統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呈良好均衡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比較。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西藥治療方法,口服雷貝拉唑鈉(產商: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330;規格:10mg/片),2片/次,1次/d;飯前30min口服阿莫西林(產商: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518;規格:25mg/片),2片/次,2次/d;口服左氧氟沙星(產商:第一三共制藥(北京)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091;規格:50mg/片),1片/次,1次/d;
1.2.2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藏藥仁青芒覺(產商: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4020055;規格:10mg/丸)治療,1粒/d。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2周的治療,在服藥期間禁食生冷、辛辣食物,不能暴飲暴食,以柔軟、溫和的食物為主;并對所有患者開展一個月的隨訪。
1.3 指標觀察 顯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胃鏡檢查粘膜已修復,無糜爛和潰瘍現象;有效: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且味精檢查病灶修復良好則為有效;無效:癥狀并未改善甚至有惡化現象。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均數±平方差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率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組間比較,存在明顯差異時,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對比 通過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數據的處理可知,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要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存在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比較隨訪一月后兩組患者的病情復發情況 經過時長一個月的隨訪,觀察組的復發率為6.25%,對照組的復發率為20.83%,組間比較差異性明顯,呈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表2所示:
3 討論
在臨床疾病中,慢性胃炎屬于較為常見的種類之一,不過在診斷的過程中卻存在一定難度性,主要是由于患者此病時通常會處于不自覺的狀態下,比較類似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很難進行甄別。在臨床治療中通常會采用西藥治療方法,主要藥物有阿莫西林、雷貝拉唑鈉和左氧氟沙星,用以緩解病情。不過,治療效果并不算理想,而且“治標不治本”,導致患者病情常出現反復現象。
從藏醫的角度來講,慢性胃炎歸屬于“培根病”范疇內,與中醫所講的“水”、“土”極為相似,不過具有更廣泛的含義和作用。在藏醫將該病癥稱之為“灰色培根癥”[4],是指一種以培根為主的合并癥,常見癥狀為胃部泛酸、痛脹、消化不良等,還常伴有腹瀉現象,時間一長患者膚色會呈灰白色,而且日漸消瘦。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以辯證特點為依據,遵循疏肝理氣、溫中健脾、和胃降逆、滋養胃陰。消食導滯和活血化瘀等法則,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取正確治療方法。經過治療之后,慢性淺表性胃炎癥狀得到了有效改善,在情況較為嚴重時,治療效果則會較為差強人意。
在藏區,仁青芒覺被稱之為“藏藥青霉素”,傳承至今具有千年的歷史,該處方秘密保存至今,鮮有人知,方中藥材在入藥之前需要經過嚴格的炮制。現階段,藥方中已知的藥物中,佐太能夠愈瘡、消毒、消痞,熊丹、珍珠、松石、珊瑚以及麝香等藥物則具有涼血解毒、益肝養腦等功效;而“六良藥”主要包含了豆蔻、肉豆蔻、紅花、天竺黃、香果和丁香等,具有調節三因紊亂的功效;“三果藥”主要包含了大托葉云實、芒果核和蒲桃,具有利尿退熱的功效,是醫治腎病的良藥;止瀉木子、波棱瓜子等藥物具有治療肝膽熱的功效;木香、蓽撥等則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酸藤果、黃葵和決明子等藥物能夠治療皮膚病。多種藥物配伍而成,形成了益養肝胃、清熱解毒、滋補強身和愈瘡醒神的功效,消化系統疾病也因此得到了根本上的治療,將其內在炎癥一一消除。現代醫學研究同樣認為仁青芒覺具有極為明顯的抑菌作用,在藏區有著廣泛的應用。對于種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而言,仁青芒覺的功效都不容忽視,其能夠促進粘膜上皮細胞釋放碳酸氫鹽和黏液,減輕胃酸的刺激性,進而避免形成潰瘍;與此同時,還能夠促進粘膜修復速度的增快,促進腸胃蠕動,進而使各種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
在本次實驗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口服藥物阿莫西林、雷貝拉唑鈉和左氧氟沙星,而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聯合了仁青芒覺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總療效為95.83%,對照組總療效為83.33%,組間比較存在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慢性胃炎患者在接受西藥治療中聯合仁青芒覺,能夠顯著改善治療效果,使得患者的胃粘膜得以快速恢復,為患者的生存質量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經過時長一個月的隨訪,觀察組的復發率為6.25%,對照組的復發率為20.83%,組間比較差異性明顯,呈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仁青芒覺不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而其預后效果也較為顯著,不易反復發作,為患者提供了根本性的治療。
綜上所述,在治療慢性胃炎患者的過程中,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其藏藥仁青芒覺效果明顯要優于單一的西藥治療,而且還不容易復發,在臨床治療中可以加大借鑒力度。
參考文獻
[1] 錢浩良, 蔡紹君, 陸曉慶. 慢性胃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療效評價[J]. 中醫臨床研究, 2016, 8(36):68-69.
[2] 郭秀瓊. 藏藥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42例臨床觀察[J]. 中國民間療法, 2016, 24(1):73-73.
[3] 張俊一, 王延生, 亓雪珍,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 2015, 32(6):658-659.
[4] 巴桑. 藏醫藥治療慢性腸炎24例[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 2017, 23(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