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健
摘 要 高職院校學生因學業問題而退學的比例逐年增加,學困生現狀在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建立高職院校學生學業管理預警機制是保證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主要途徑。通過研究高職院校學生學業管理預警機制的研究現狀,分析高職院校學生學業管理預警機制內容,主要包括:高職院校學業管理審核、學業預警制度、學業預警流程、學業幫扶機制等。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學業管理 預警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2.010
Abstract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dropping ou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creases year by year. The status quo of students with poor students is preval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stablishing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academic management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main way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finish their studies smoothly. By studying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academic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s of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academic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academic management review, academic warning system, early warning process, and school early warning and withdrawal mechanism.
Keywords vocational school; school management;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高職院校學業管理預警機制是依據學校有關規定,對照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適時開展學業信息核對,建立學困生檔案,并予以警示,通過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幫助學困生順利完成學業的管理制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機制,改進優異學生培養方式。”建立高職院校學生學業管理預警機制是保證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主要途徑。
1 高職院校學生學業管理預警機制研究現狀
國外針對學困生學業危機管理研究起步較早,是許多學校、家長和教育研究者高度關注的焦點領域。Reis和McCoach充分整合業內相關研究者的觀點,充實學困生學業危機的定義,并把面臨學業危機的學困生定義為“未達標準者”或“有能力的未達標準者”。[1]Wimshurst K J和Wortley R K把學困生學業危機稱為“學業失敗”。[2]
國內針對學困生學業危機管理研究起步較晚,楊寶玲[3]提出構建針對專業發展的大學生學業預警機制,為建設人才質量工程奠定基礎。許迪[4]認為有針對性地采取幫扶措施:建立健全教育體系;建立定期談心機制;建立分級幫扶機制和重點關注機制;建立定期反饋機制。劉豐年[5]以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學業預警體系,構建學業預警平臺,實現學生學業的全過程預警幫扶,實證結果良好。
2 高職院校學生學業管理預警機制內容
學業管理預警機制是以學校、學生、家長為主要載體,充分開展三方溝通與交流的有效平臺,是以學校教務、學工等多部門配合協同完成的有效途徑。通過建立學業管理預警機制,可以及時發現和識別學生潛在的學業問題,并向學生本人和家長及時傳遞相關信息,以此來警示各方學生在校學習未來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同時采取多部門配合的措施,形成一定的合力來預防大學生偏離學業,誤入歧途。
2.1 高職院校學業管理審核
學校建立學業管理審核制度,主要包括:期前審核、期中審核、期末審核及畢業審核等。審核目的一方面在于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時整改,以提高學生完成學業率;另一方面在于督促教師進行有條理的教學,從源頭上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
期前審核:學期初對在校學生的學分進行審核,針對學分審核建立相應的制度:凡“一學年內經重修不及格課程達20學分者,應編入下一年級學習”。對教師進行授課計劃及課程標準等進行審核,建立教研室主任責任制。
期中審核:學期中對在校學生的出勤、課堂作業、期中考試成績等進行審核,并建立相應審核制度:對一學期累計曠課時達總課時1/3的學生給予警告處分,并取消期末考試資格,對累計曠課時小于總課時1/3的學生進行約談,并建立班主任聯系責任制。教師的中期審核包括:期中教學檢查、推門聽課、三進三評等。期中教學檢查包括教案、整體設計、單元設計、學生作業等的檢查。
期末審核:學期末對在校學生考試情況、考試成績等進行審核,針對曠考、缺考學生實行特別備案制,針對考試成績實行補考制。對教師期末成績評定進行審核,要求綜合考查學生創新能力、出勤率、學業成績等。
畢業審核:在學生畢業前一個學期進行,建立相應制度:針對三年制學生采取至第四學期結束止,按人才培養教學計劃規定要求,凡必修課程中若有30學分未獲得著,自動延長學制,編入下一年級學習。對五年一貫制學生采取至第八學期結束止,按人才培養教學計劃中相關專業的規定要求,凡在上學年內必修課程中若有20學分未獲得著,自動延長學制,編入下一年級學習。同時,開展學分審核,針對未達到畢業要求的學生專門備案,統一按照補修、自學重修等方式完成相應學業。
2.2 高職院校學業管理預警框架
針對高職院校的學困生學業管理采取備案制,以教務處為主要領導部門,統一協調學工處、二級學院教學辦及學工辦為主要力量,開展協同管理。具體包含學業預警制度、學業預警流程、學業幫扶機制等。
學業預警制度:學業預警制度是指與學生學業管理預警機制有關的相關的制度。包含學業預警等級劃分制度,學分審核制度,人才培養方案制度,學業預警責任制度等。主要包括學業預警等級劃分及監管歸屬。
學業預警流程:學業預警按學期進行,每學期補考結束后,各二級學院部對本學期在校學生學業情況進行審核,并對結果進行分類統計,確定學業預警的學困生名單和預警等級,并在學業預警系統中填報相關數據。由教務處統一負責,學生處配合,各二級學院部成立學業預警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包含教學辦公室及學工辦相關工作人員。具體負責院部學業預警工作,教務處負責檢查督促,學生處負責學困生的心理教育和家校聯合教育。
學業幫扶機制:學業幫扶主要在學困生所屬二級學院開展,主要目的在于調動二級學院各方力量,充分了解并分析學困生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學困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提高學生的信心、增強學習主動性,逐步消除學習中存在的困難。主要包括:分層次開展學困生警示教育,例如:網癮戒毒教育、生涯規劃教育、特別活動教育等;分層次定期談心機制,主要包括分級幫扶和重點關注機制。例如:根據學困生的預警等級,安排輔導員、院領導進行定期談心,任課教師定期輔導等,并做好記錄;建立預警反饋機制,輔導員、任課教師、學生干部形成監督合力,提升幫扶效果。
3 總結
高職院校學生學業管理預警機制是一種溝通預防機制,旨在使學生從危機中得到警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既需要校級各部門之間緊密配合,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明確監護責任,切實加強領導;又需要師生共同提高認識,牢固樹立以生為本,以教育為主的管理理念,更需要將幫扶學困生落到實處,強化學困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轉化率。學業預警是一項緊密貼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的學業管理模式,也是一項可持續發展的工作,但是需要不斷健全與完善。
參考文獻
[1] Reis S M, Mccoach D B.The Underachievement of Gifted Students: What Do We Know and Where Do We Go?[J].Gifted Child Quarterly,2000.44(3):152-170.
[2] Wimshurst K J, Wortley R K. Academic success and failure: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J].Effective Teaching & Learning,2005.
[3] 楊寶玲,郭治虎.促進專業發展的大學生學業預警機制構建[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9):35-37.
[4] 許迪.高校學業預警幫扶機制研究與實踐——基于黑龍江省某高校大四年級學生學業預警工作的實證分析[J].學理論,2015(23):109-110.
[5] 劉豐年.學分制視閾下高職院校學業預警機制研究——基于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業預警工作實證分析[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0(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