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霞 明立華
【摘要】目的:探究子宮過度輕屈進行人工流產的臨床體會。方法:選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子宮過度輕屈需進行人工流產的早孕婦女123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采用不同的人工流產手術,患者經過人工流產手術后,對比患者的術后殘留情況。結果:普通人流手術患者的術后殘留率為(22.22%),腹部B超監測下人流的術后殘留率為(15%),陰道超聲監測下人流的殘留率為(4.54%),數據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對于子宮前屈患者采用人工流產手術時,可選用B超監測下的人工流產術,可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關鍵詞】人工流產;子宮過度輕屈;臨床體會
【中圖分類號】 R24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246-01
通常避孕失敗常用的手術方式就是人工流產,但術后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如:子宮出血、子宮穿孔以及術后殘留等現象。無陰道分娩史的早孕婦女的宮頸口較緊,子宮峽部較為柔軟,子宮體與宮頸不相連,若子宮傾屈進行人工流產手術時,會增加手術的風險和難度[1]。當前,主要針對我院收治的早孕婦女要求行人工流產手術的123例患者,采用多種人工流產手術方式探究子宮過度傾屈人工流產術后的術中、術后的并發癥和和殘留率情況等。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方法選自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123例需人工流產的早孕婦女,患者在術前均已測量好宮頸與宮體角度,共有60例角度小于90度,有63例角度超過90度。在60例角度小于90度的患者中,有35例患者為子宮前屈,25例患者為子宮后屈。患者平均年齡為(24.12±5.10)歲,孕周5-8周,無陰道分娩史83例,有陰道分娩史40例,既往人流次數0-4次。
1.2手術方法在63例子宮角度超過90度的患者中,人工流產術后有2例殘留,給予患者實施二次刮宮,術中發生人流綜合征18例。60例子宮角度小于90度的患者中,人工流產術后有4例殘留,給予患者實施二次刮宮,術中發生人流綜合癥有21例。60例子宮角度低于90度的患者中,16例患者進行普通人工流產手術,對于患者術前的B超情況未知,術后有6例患者出現殘留和漏吸情況,再次實施人工流產手術,其中有1例患者進行負壓結束后的吸出物中存有蛻膜組織無絨毛組織,囑咐患者大量喝水,膀胱充盈狀態下進行B超檢查,無回聲。再次進行刮宮術,有3例患者在吸出物中存在絨毛組織,經過刮宮術后,出現陰道出血現象,出血時間持續7-15天,再次進行B超檢查發現患者宮腔內出現中強回聲,再次進行刮宮術,檢測吸出物時存在絨毛組織和胎盤。
2結果
經過人工流產手術后,子宮角度超過90度患者的術后殘留和人流術中綜合癥發生情況與子宮角度低于90度的患者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60例子宮前傾的患者中采用不同的人工流產手術后的殘留發生率對比,普通人流手術患者的術后殘留率為(22.22%),腹部B超監測下人流的術后殘留率為(15%),陰道超聲監測下人流的殘留率為(4.54%),數據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具體結果見表1
3討論
患者經過人流手術后,會產生術后殘留,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子宮過度傾屈,子宮腔發生改變,或有過多次孕產史等[2]。當前從上述探究結果顯示,患者的子宮過度傾屈進行人工流產術的術后殘留率以及相關的并發癥有顯著差異。由于患者的子宮過度傾屈,宮頸擴張時會受到一定的阻力,加重了其子宮體和宮頸的刺激,患者體內的迷走神經受到刺激,導致患者出現人流術中綜合癥,子宮的負壓吸引管的擴張曲度有一定的限度,不能隨著子宮傾屈的曲度而彎曲,吸管不能延伸至子宮底,患者在進行人工流產手術后容易加重其術后殘留的發生率。
當前從探究結果顯示,子宮過度傾屈患者在進行陰道B超監測下人工流產手術和腹部B超監測人工流產手術時,患者的術后殘留發生率顯著低于普通人工流產手術。根據有關文獻指出,在進行陰道B超監測時或腹部B超監測下進行人工流產手術時,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患者可采用B超進行檢測,可以明確子宮的傾屈曲度,將引導管延伸至子宮底部,這樣便可實行負壓吸引,吸引完畢后,可用B超檢查患者的子宮底部是否還有殘留物,可以及時清理,盡量避免患者再次進行清宮手術。
所以,子宮過度傾屈患者進行人工流產,可以采用腹部B超和陰道B超監測的人工流產術,患者在術前需做好雙合診,明確患者宮頸與宮體的屈曲角度,可在擴張宮頸時,采用宮頸鉗將牽拉宮頸,將擴張棒推入宮腔時,避免用力推進,可有效減少患者在術中發生人流綜合癥或子宮穿孔。當子宮過度前傾時,可讓其他醫護人員用手在患者的下腹部恥骨聯合上下壓,同時將子宮體向上推,加大患者宮體與宮頸的曲度,將擴展棒向下壓,將擴張棒前端朝前上方推入。若子宮過度后驅時,可將擴張棒向上方抬,為避免子宮過度傾屈的患者經過人工流產手術后,可將吸管沿著子宮彎曲的曲度向子宮峽部延伸,遇到阻礙時,若是子宮前屈可將吸管向下壓,若子宮后驅則將吸管向上推進,將宮腔內的吸管向上抬,可使患者子宮的矯正至正常水平,吧吸管后端向前推入,以便達至患者的子宮底部。
對于子宮前屈患者采用人工流產手術時,可選用B超監測下的人工流產術,可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并且采用相關措施,有利于矯正患者的子宮過度前傾的現狀。
參考文獻
[1]梁玉榮. 子宮位置過度傾屈上環術的臨床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5(6):148-149.
[2]徐春仙. 100例負壓吸引人工流產手術臨床體會[J]. 大家健康旬刊, 2014(1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