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
【摘要】職業教育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職業教育成了企業發展的保證。工匠精神要求具備極強的專業性,在專業上具有強烈的專業追求,并把這種不懈的追求貫穿工作的每一個階段。同時在技術理性和價值理性相統一的基礎上去看待這一確切的內涵。真正的“工匠精神”是要摒棄片面的、庸俗化、表淺化的理解,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具有可持續的發展能力和專業上不懈的創新動力。“工匠精神”是對該成果的一種技術理性和價值理性相統一的具體化理解。只有對工業文明的精神成果才能夠有正確的認識,才能以這種精神成果作為自己的價值根本和導向。本文說明了“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教學的重要地位,闡述了工匠精神對職業教育教學帶來的啟發。
【關鍵詞】工匠精神 職業教育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O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092-01
“工匠精神”是對事業樂在其中的堅守。職業學校教育的本質是要拓展學生生命的長度、寬度、高度。在這一提高過程中要想盡辦法使得學習成為生命的一種快樂。新課改大環境下,職業教育越發注重對職業型人才在技能領域的培養。從考核機制方面來看,除了技能領域的教學,還包含職業精神教育的評價。在教育教學中必須滲透“工匠精神”,促進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的形成。“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學內容有樂趣的地方,層層深入讓學生一通百通。教育本身的目的是促使師生的生命更有深度,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和藝術教育讓師生的生命更有寬度。并將工匠精神貫穿于教育各領域,覆蓋到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中。
一、“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教學的重要地位
1.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企業發展的需要
首先要求我們要有一種對產品精益求精的理念和追求。讓工匠精神回歸是提高產品的品質,創造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民族品牌的需要。其次技能人才是工匠精神的最佳傳承者。企業要保持自己原有的市場更需要工匠精神。
2.工匠精神是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職業教育的主體目標是為未來的職業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方面,大部分企業需要能在各項技能操作方面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快速與企業生產實現良好的銜接,同時能夠保持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將工匠精神置于職業中心,這也是吸引更多技能型人才投入至職業院校的重要保障,促進職業院校不斷發展的需要。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技能型人才。市場希望職業學校的畢業生能夠直接上崗,在加強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讓每一個人能夠以敬畏的姿態對待自己的職業。這樣培養出來的優質畢業生能面對不同的職業崗位,適應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應用性技能型人才。
3.工匠精神是現代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石
工匠精神是指引我國工業發展方向的精神指標。新課改下,工匠精神開始成為現代各行各業的發展理念,并在當代職業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未來的職場道路中具有足夠的實力,并在崗位中將創新精神與實踐精神結合起來。一些大的企業之所以能在市場變革中未被淘汰,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延續了最初的工匠精神,抵制住了眾多的誘惑,堅持自己的原則,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工匠精神對職業教育教學帶來的啟發
1.就業創業教育納入工匠精神
隨著市場經濟對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專門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逐步使工匠精神的作用也越來越凸顯。職業教育肩負著促進就業和創業的重要職責。當前大部分大部分學生來自于經濟條件、學習壓力、就業競爭等,大多數人對畢業后的就業無所適從。因此,職業教育要從德與才兩方面進行衡量:“有德有才是成品,有德無才是半成品,有才無德是廢品,無才無德是毒品。”工匠精神始終要堅持以格調高雅的校園環境感染人,以豐富的校園文化和蓬勃向上的校園精神激勵人,經常開展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校園文化活動,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讓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中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在實施創業就業教育時,要以培育生涯規劃、職業意識、職業能力、開拓創新精神為主,促進學生積極創業。
2.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
專業課程教學要以就業能力為導向,在教學過程和評價的環節滲透工匠精神,有助于推動職業教育特色的發展。同時在學生掌握專業綜合技能的基礎上突出個人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精通一門技藝基礎上提高職業遷移能力的提高。通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得學生在學生學習階段實現了專業學習和實際操作的結合,從而推動工匠精神的塑造。
3.對文化建設的啟發
(1)強化立德樹人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養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導向,引導教師要做好學生工匠精神的示范者和引路人。通過教師職業人格感染和身體力行示范將職業精神的培育滲透在學生專業技能學習過程中。全面提升師生對職業精神的感知,在實踐中培養工匠精神。
(2)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一是努力踐行工匠精神的積極情感和自覺意識,將數學課堂理論講授與專題教育、社會實踐融于一體。二是通過課外延伸、案例分析來加深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識理解和情感認同。
4.對課程教學的啟發
(1)職業教育是一個具有綜合體系的教學系統
如:在數學教學領域中,完善的數學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帶頭作用,發揮工匠精神并將工匠精神融入數學教學和考核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幫互助,形成團隊合作,從而擺脫傳統數學教學過于籠統的問題。在工匠意識的驅動下使人才的培養更適合當下企業的發展需求。
(2)對應用教學的啟發
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具備的共同特征是實踐性。如:在開展職業數學教學時,要將教學重點覆蓋于數學應用中。根據不同專業的需求,定期舉辦數學競賽等,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工匠精神的核心與理念,逐步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馮樹超.工學結合,職業教育與用人單位對接的關鍵舉措”[J].職教論壇,2007(11):148-149.
[2]方美君.現在職業院校工匠精神現狀分析與對策[J].金華職業學術研究學報,2005(3):80-82.
[3]中央黨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讀本[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05):61-62.
[4]鄭在柏,程又鵬.江蘇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概述[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2016(03):89-90.
[5]謝文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0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