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叢蕊
【摘要】游戲是幼兒了解知識的過程,也是他們身心發展和生活的需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入游戲來進行。幼兒的素質教育和天性都決定了游戲給教育帶來的作用,同時也為課程游戲化打下了結實的基礎。但由于目前幼兒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非常模糊,讓這一教學模式很難進行,所以可以通過樹立正確的課程游戲化思想,加上合理的設計,就能推動幼兒課程游戲化的進程。
【關鍵詞】課程 游戲化 幼兒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15-02
早在二十世紀80年代,有關幼兒課程游戲化的問題就已經進入了學前教育的研究項目里,其也在引導幼兒課程教學的概念在不斷進步,但是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很多方面的做法都還停留在傳統的方式上[1]。目前,課程游戲化存在有雜亂、平湊等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要重新了解游戲教學的作用,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從而推進幼兒課程游戲化的實踐。
一、幼兒課程游戲化的必要性
1.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素質教育是指,利用此方法來提升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其重點培養的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個人品質等方面。主要是以提高個人基本素質為目的,鍛煉良好的性格為基礎,培養出合格、健全、有正確價值觀和各方面良好的社會公民。
2.幼兒一日生活的需要
幼兒天生就是喜歡玩游戲的,游戲也是他們和世界交流的基本形式,同時也是他們生命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兒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玩游戲,所以由此可見游戲對他們的重要性,另外,游戲也可以給幼兒帶來滿足、快樂的體驗,鍛煉他們的認知、人際交往能力,讓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3.教師未能準確把握課程游戲化的內涵
導致課程游戲化的模式沒能很好的在幼兒課堂上使用,其原因是因為教師沒有真正了解課程游戲化的本質和作用,所以沒有形成一個科學、成熟的觀念,導致教學模式沒能跟上社會的發展。如見,很多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對于教師來說都只是一個框架,大多數人都沒能掌握其中的內涵,更沒有辦法體現出課程游戲化的本質,所以造成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方法沒有做到位,其表現出來的效果也就不是很明顯。
4.教師在課程游戲中定位不準確
教師在進行課程游戲的教學時,其角色的定位不是很清楚,主要體現在教師身上。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一般都會變成控制者,這樣就不能很好的扮演參與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了[2]。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把內容都融入到游戲的主題和場景當中,然后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基本都是占領主導的地位,教師做主要的示范,幼兒就只能當欣賞的觀眾了。
5.教師缺乏專業素養
教師在課程教學中主要是以講解為主,這樣會讓課堂變得枯燥,失去了趣味性。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碰到那些比較難理解的知識,也是直接帶過并沒有進行深入的解釋,也沒有去關注他們掌握知識的程度,所以導致教學質量不高。類似這些缺乏游戲性的教學模式,不僅沒能給幼兒未來的學習打好基礎,而且還會讓他們產生厭學的反應。
二、基于教師角度的課程游戲化的實施策略
1.教師的課程游戲化理念建設
幼兒課程游戲化的出發點就是對幼兒主體的重視,其關注的點是他們的興趣和需要,是以幼兒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要想實現幼兒課程游戲化的開展,教師一定要樹立以下幾個觀點:第一,需要樹立正確的幼兒觀。第二,樹立正確的游戲觀;其正確的游戲觀就是需要把它劃分為兩部分,一個是精神的存在另外一個是外顯行為的存在。第三,需要樹立正確的課程觀;幼兒課程是實現教育的基礎,同時也是幫助他們獲取知識、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并且能促進其身心健康。
2.準確定位教師的角色
幼兒是游戲的主導者,教師在這過程中只是參與者和引導者,所以教師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角色[3]。教師在游戲中擔任的角色非常重要,游戲的材料是他們開展游戲、表現游戲的物質基礎,所以游戲材料不但能豐富內容和形式,還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熱情,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到游戲當中。需要注意的是,游戲材料對其的作用并不是自我展示,它展示一種潛能,只有當幼兒在使用時才能發揮出它的全部意義。
3.科學的設計與實施
幼兒因為年級比較小,所以學習能力和耐心都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程游戲時,一定要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差異,在游戲的過程中也需要觀察他們的興趣點,這樣可以讓幼兒在課程游戲中體會到快樂,從而激發他們在課程游戲中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通過語言文字來設計游戲,教師需要引導他們到制定的場地,然后通過角色扮演來進行猜詞游戲,對猜對詞語的學生進行適當的獎勵,這樣也能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在這樣的文字游戲中,教師就只為他們提供道具和場所,游戲當中的一切環節都是由幼兒自行創建和思考。
三、結論
針對課程游戲化的實施,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把課堂看作是師生互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分享知識、交流經驗等。其次,教師要把游戲的精神和能力培養作為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在游戲中鍛煉他們的所需的技能,這樣才能讓他們在游戲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同時提升自身的潛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4(01):15-20.
[2]皮亞杰.兒童的心理發展[M].傅統先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5(02):92.
[3]劉曉燕.游戲與兒童[J].學前教育研究,201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