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劉衛榮
摘 要 物理學科作為高新技術的主要基礎方向,在培養優秀人才方面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激發學生對于物理專業的學習興趣,對高校物理人才培養工作至關重要。大學生參加物理專業競賽,有利于培養學生專業興趣,通過競賽問題的解決,能夠更好地彰顯專業思想,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本研究從高校物理專業學生專業學習興趣缺失的原因入手,分析專業競賽在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中的作用,并對如何通過專業競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 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 學習興趣 專業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科技和經濟發展成為各國首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成為了新時期高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培養有科學素養、創新實踐能力的人才也成為社會廣泛討論的問題。
然而,創新意識與能力的發展和培養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基礎之上,且需經過科學的間接的培養和訓練才能產生的。物理學科作為高新技術的主要基礎方向,在培養優秀人才方面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各項專業競賽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科學素養的實踐活動,也備受關注。
1 舉辦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的目的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愈加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而各項專業競賽也成為了教育方法創新的手段之一。
物理是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學科,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的題目很好地體現了物理學科實驗和理論并重的特點。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China Undergraduate Physicists' Tournament,簡稱CUPT)是一項面對大學本科學生的,以培養和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根本理念的物理競賽活動。自2010年舉辦以來,CUPT競賽已成功舉辦了七屆。CUPT問題源自IYPT(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s' Tournament)問題,在10個月左右的比賽籌備過程中5名同學組成合作團隊,根據給定的17道開放性的物理問題進行研究。比賽中,三只隊伍為一組,分別承擔正方、反方、評論方的角色,參賽學生展示他們準備的問題解決過程,然后與其他團隊討論他們的解決方案。研究過程中,題目相關的物理知識、實驗方案、理論推導均由參賽學生自行查找、設計,并根據得出的結果和其他隊伍選手進行辯論,比賽成功也必須依靠團隊的合作。近年來,CUPT及相關競賽在國內的發展和推廣也得到了社會大眾的重視。
CUPT競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相較于傳統的各類物理競賽,CUPT競賽題目的解決,為參賽學生提供了更加生活化和實際化的物理視角,實驗需要參賽學生自行設計研究、選取適用的實驗裝置、操作組裝進行實驗。更多的需要學生開放思維、積極創新,思考需用的實驗器材,動手組裝實驗裝置,記錄實驗數據,通過讓參賽學生切身感受真實的科學探究過程,來培養其敢于實踐的科學態度和綜合的科研能力。同時,組織大學生參加物理學術競賽,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通過問題解決,彰顯物理專業思想和科學研究方法。
2 物理專業學生缺乏專業學習興趣的原因
2.1 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受中學時高強度學習壓力的影響,學生進入大學后渴望精神和身體上的放松。同時,大學課程進度快,知識掌握以自學為主,教師對學生日常學業進展監督教少等寬松的學習環境,也使得學生容易產生懈怠心理,學習動力不足。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對專業沒有基礎的認知,對于物理等基礎學科的認知停留在對高中知識的理解上,導致專業定位不明確,在進入大學后,發現專業實際情況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導致專業認同感低,難以適應融入專業學習,甚至不愿意學習。
2.2 學生學習方法錯誤
中學期間的教學主要采用的是以教師為主導的講授法和高強度的“刷題法”,解題上的熟能生巧,使學生能夠考出高的分數,但實際上較多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因此進入大學后,學生往往習慣性地將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方法帶到大學的專業學習中來,他們適應于課上老師完整細致地講授課本內容,課下通過做題鞏固學習成果的學習方法,無法適應高等學校專業知識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學習模式,以致經?!笆卤豆Π搿?,學習效果不理想,逐漸對專業學習失去了興趣。
2.3 學生專業基礎薄弱
大學學生來自天南海北,學習經歷各有不同。受各省市中學教材使用、教學水平的差異,及學生邏輯思維方式迥異的影響,學生在中學時學習的專業知識內容略有不同,知識掌握的水平也有較大差異。學生專業基礎薄弱并不僅只專業知識基礎弱,更指學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專業綜合素質。如大學物理專業學生中,較多學生能夠正確填寫試卷上的實驗題目,卻難以完成真實的實驗操作,即是因為較多學生中學時基本未曾操作過物理實驗,實驗操作能力薄弱,也使得學生在實驗課程中表現較差,繼而失去興趣。
3 專業競賽在激發大學生學習興趣中的作用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引起學習動機、增強學習動力、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因素。
3.1 專業競賽本身具備引起學生興趣功能
所有的專業競賽都是為教育服務的,而競賽本身就具備引起學生興趣的特性,學生參加競賽,為的就是收獲成就感和促進自身成長。以CUPT競賽為例,CUPT競賽采用團隊合作形式,學生在籌備過程中,需要和隊友緊密配合,互相協作、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共同奮斗收獲友誼;CUPT題目參考IYPT競賽,本為針對高中生選定的題目,難度適中,入手簡單,團隊合作的方式也使得競賽對學生專業知識基礎要求較低,讓更多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參加;CUPT題目趣味性強,貼近生活,題目中的演示實驗現象多十分有趣,能夠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實驗的設計,理論的推導,實驗和理論的成功擬合,整個問題解決的過程都讓學生能夠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
3.2 專業競賽增強學生學習自覺性
專業競賽的題目多具有較強的開放性,雖入手簡單,但在解決的過程中,進行深入研究,會需要用到課本外的專業知識。因此為了順利解決問題,學生要自主搜索、學習、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內容。如CUPT題目中,經常涉及學生們還未來得及學習掌握的知識,因此參賽學生會自行通過課本學習知識,查詢相關文獻深入研究,聯系學長乃至專業老師請教解決問題,這樣的過程不僅讓學生掌握了自主學習知識的方法,更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3.3 專業競賽培養學生專業情感
進入21世紀以來,專業競賽尤其是科技類競賽題目的設計,更多的參考現實生活中學生身邊發生的科技進步事件或奇妙科學現象,舉辦專業競賽的目的已逐漸由單純的試卷解題,向開放式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競賽題目的答案也不再是標準公式和固定答案,而更加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思路。如CUPT題目選取的目的就主要是為學生開拓科學視野,拓展物理思維,探究自然原理,并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學生通過籌備此類競賽,能夠應用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認識到所學專業對人類生活、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激發其對所學專業的情感。
3.4 專業競賽融洽師生關系
因高中課程難度較低,學生們與老師的交流多集中在具體題目解析上,因此大學后,學生對老師的認識仍與中學時一致,保留了中學時與老師交流主要為題目答疑的習慣,而大學老師因身負繁重的科研壓力較少主動約談學生,致使師生間缺乏在具體專業知識、專業發展上的溝通,且大學專業教師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在遇到專業問題時學生們需找不同的老師進行指導。而專業競賽題目涉及的知識面廣,因此在競賽題目解決過程中,學生會根據題目需求向不同老師尋求指導,與老師進行單次或多次的交流,隨之增進師生間的互相了解,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3.5 專業競賽提升學生專業素養
專業競賽考核的不僅是專業知識,更是專業綜合素養。學生能夠通過參加競賽考查自身對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認識等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進一步完善自我,思考自身的專業發展取向。CUPT競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考查的同時也培養了參賽學生的問題分析、實際操作、知識應用、邏輯思維、團隊合作等專業綜合素養,逐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 通過專業競賽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目前,各高校物理專業學生參與的競賽類型主要有:全國、省市、院校級別的大學生物理競賽、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這些競賽覆蓋的知識面廣,考核方式和考核內容各有不同,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參加不同的競賽,以便更好地發揮和展示自己的特長,增強學習動力,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學校院系應充分依托專業競賽載體,建立長效機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4.1 依托專業社團推進學生自組織競賽工作
高校及院系大多成立有專業性的學生社團,這一類社團的原始功能主要是專業科技創新信息的宣傳和傳遞,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業社團開始嘗試學生專業競賽的自組織工作,并形成了一定得規模。學生專業競賽自組織有著全新的性質定位和組織構架,這種創造性的競賽組織形式,對學生來說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到專業競賽的參與或組織中來。因此對于能夠充分引起學生興趣的自組織競賽,學校院系應及時看到其對學生創新性教育的意義,并積極為社團提供適當的經費和人員支持,幫助專業社團整合校內外資源,在自組織競賽的基礎上,為參賽學生提供充分的信息、指導、設備、培訓等服務。
4.2 依托負責教師組織動員學生參加專業競賽
要增強專業競賽對學生的積極影響,要從競賽的宣傳、組織、培訓等各方面入手,完善嚴密的競賽組織流程,無疑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放心參與。因此競賽相關專業所屬教學單位應安排專門人員負責競賽的相關工作,統籌聯系教學教務部門、學生工作部門與各學生團體進行競賽的宣傳、組織和相關培訓工作,為學生參加競賽提供所需的服務,讓學生后顧無憂。
4.3 依托朋輩伙伴分享傳授專業競賽經驗和知識
大學的教育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大學生普遍喜歡采用群體集中的學習生活方式,學生群體內部、朋輩間的相互影響效果顯著。參加專業競賽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平臺接觸到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學或學長,作為同齡人,基于相近的價值觀念、學習經驗、生活方式,以及一致的新型話語體系,這些朋輩伙伴對他人競賽上和專業上的需求有更詳細的把握和更深刻的理解,且與和成年人間隔著的“代溝”相比,朋輩間的互幫互助更能獲得大學生心理上的認同,學生也更容易接受朋輩伙伴分享傳授的經驗和知識。同時,除專業知識和競賽經驗上的收獲外,受朋輩伙伴的影響,學生也更容易被激起對專業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因朋輩間的指導具有天然的優勢,學校院系應依托專業競賽,將朋輩輔導和專業競賽培養相結合,為學生搭建朋輩交流的平臺。
4.4 依托導師團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學生在準備競賽的過程中,難免遇到難以解決的專業問題,而競賽中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的開發,需要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與“靈光一閃”的思維碰撞,這些都離不開高水平專業指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參加專業競賽為學生和教師間搭建了交流的橋梁,使大學生與教師團隊有更直接和全面的溝通,而學校院系則需建立專門的制度為橋梁的穩固添磚加瓦。首先,整合專業教師資源,形成競賽導師團,在學生籌備專業競賽的過程中,堅持發揮教師指導的作用,激發學生提升專業素養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敢于質疑挑戰 “學術權威”的能力。同時,建立指導教師激勵機制,與教師的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掛鉤,使更多的專業教師、科研人員投入到指導學生參加專業競賽的工作中,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專業上的困難和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發展。
5 結束語
興趣的培養是教學的關鍵,更是大學生專業發展的關鍵,只有學生對專業學習感興趣,才能更好地協調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身發展。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積極思考,不斷探索,通過組織培養學生參加專業競賽,增強學生專業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專業發展和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魏彬.以專業社團帶動整體學術氛圍的路徑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5):250-253.
[2] 李國軍.以學科競賽為載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科技資訊,2011(36):188-189.
[3] 段作章,田業茹.學習興趣的發生學探析[J].教育科學,2012(3):33-37.
[4] 張元洪.高校開展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6):121-123.
[5] 王英國,黃磊.大學生朋輩輔導及其實施[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0(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