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也辰
摘 要:數字技術的發展,使漫畫展現和傳播的媒體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傳統媒體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逐漸被數字媒體所取代,而數字媒體的獨特優勢,既給漫畫創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平臺,同時也給漫畫創作者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本文通過對數字媒體在漫畫展現方面的特點分析,重點就如何在新媒體時代,更好地利用數字媒體的技術優勢和表現特色,來創新思路,調整技法,創作出更能吸引讀者,更具藝術魅力的漫畫作品,提出了具體設想和創作思路。
關鍵詞:數字媒體;表現特點;漫畫創作;思路;探索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4-0167-03
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各個領域的很多應用都實現了數字化,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傳播領域也不例外,數字電子產品已逐步成為圖文信息傳播的主流媒體,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又使數字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如虎添翼,如今人們只要手擁一臺數字電子產品,就能輕松快速地獲取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類型的信息,這一特點和優勢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正因如此,漫畫藝術的展現和傳播也已經搭上數字媒體這個平臺,致使傳統媒體的市場占有率正在逐漸下降。為了適應這一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漫畫創作就必須進行一些新的探索和實踐,以更好地利用數字媒體的優勢,展示出漫畫藝術新的魅力,使傳統藝術散發出新的光彩。
一、數字媒體在漫畫展現和傳播方面的特點和優勢
與傳統紙質媒體相比,數字媒體在漫畫展現和傳播方面,確實有其獨特的優勢,深受漫畫創作者和讀者的歡迎和喜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藝術表現力強。數字媒體最大的優勢在于它的整合能力強,它能發揮自已集聲、光、色、智能于一身的特點,充分調動讀者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方面的感受,將藝術創作者的創作意圖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使作品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更具藝術魅力。2.作品體量大。傳統媒體受紙張尺寸和書刊厚度的限制,每一部作品都只能根據出版社的統籌安排,在有限的篇幅里講述故事。而數字媒體因其數字化的特點,每一部作品可以不再受篇幅的限制,創作者可以根據情節的發展,盡情地把故事講述演繹下去,充分滿足讀者的喜好和需求。3.內容豐富。對傳統媒體來說,讀者閱讀漫畫只能在出版社發行的書刊里進行選擇,品種、類別、題材都已被限定,有些作品因地域原因還無法購買到。但在互聯網時代,讀者可以在網上豐富的海量資源里自由搜索,盡情地購買下載各種自己喜愛的作品,儲存在數字媒體產品里,隨時隨地進行閱讀。4.傳播速度快。數字媒體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與互聯網連接,這就使得漫畫創作者的作品能夠以極快的速度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每一位關注者第一時間就能閱讀和欣賞到自己喜愛的作品,這無論對創作者還是讀者來說,都是令人鼓舞的事。
當然數字媒體還有其他一些特點和優勢,比如體積小、攜帶方便、對作品可選擇性強、創作者和讀者之間可以互動等等,正因為具備了這些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如今數字媒體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漫畫展現和傳播,這對漫畫創作者來說是一個值得關注和重視的現象。
二、基于數字媒體的漫畫創作要點
對漫畫創作者來說,不同展現媒體的創作實踐,有著不同的創作風格和特點要求,與傳統媒體相比,基于數字媒體的創作要把握好以下幾個要點。1.適應篇幅變化。對于傳統媒體,紙張或其他載體的尺寸是固定有限的,因此,漫畫創作者只能在限定的范圍內進行創作,而在數字媒體上,理論上講利用屏幕來進行展現的畫面尺寸是無限的,這就給漫畫創作者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可以根據情節和創作的需要,盡情地把畫面表達得更加充分完善[1]。2.合理編排布局。傳統漫畫大多采取分頁布局模式,而在數字媒體上,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頁”的概念,但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創作者必須要在畫面空間上進行合理規劃布局,以適應屏幕顯示模式的特點。目前有一些作者延續了傳統的多格布局思路,這雖然適應了一部分人的閱讀習慣,但由于顯示屏尺寸大小不同,讀者的最終閱讀體驗并不十分滿意,有些小屏必須通過放大操作才能看清某些細節,影響了閱讀興趣。因此現在有不少創作者采取了條形布局,有左右方向的,但更多采取的是上下方向,減少橫向分格,通過自上而下的縱向條形分格畫面,將故事不斷展開,這樣讀者只需劃動手指而不需要一頁一頁點擊切換畫面就能輕松閱讀[2],提高了故事的流暢性。3.改進分鏡設計。篇幅和布局的改變,必然要對原有的分鏡設計手法進行調整和改進,比如采取條形布局模式的漫畫(目前被稱作“條漫”),分格方式與傳統分頁漫畫相比,其手法就有所不同,這種模式大多設定一屏只顯示一格[3],所以作者就必須根據這一顯示特點,改進分鏡設定,不再需要按傳統做法將畫面分割成過多的格子,也不需要設計閱讀引導分格,鏡頭機位的架設也要適應單一方向閱讀習慣來進行調整改進。
三、數字媒體時代漫畫創作的基本思路
漫畫展現和傳播從紙質媒體轉移到數字媒體,除了載體發生了變化,更重要的是它的表現形式和影響力發生了改變,這就要求漫畫創作者適應這一改變,無論是故事編排還是創作思路和技法,都要不斷地進行優化改進,實現質的提升。一要在作品內容上提升。對漫畫作品來說,永遠是“內容為王”,要針對數字媒體使用者已不僅僅是青少年的狀況,有針對性地分類創作不同類型、不同題材的漫畫故事,有適合兒童閱看的,有適合青少年閱看的,也有適合中年人,乃至老年人閱看的。在內容上,既要有活潑輕快、淺顯易懂的,也要有內涵深刻、意味深長的,這樣,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只要使用數字媒體,都能找到適合自己閱看的漫畫作品,從而喜歡上漫畫藝術,這對拓展漫畫受眾面有著非常有利的作用。二要在表達形式上提升。紙質漫畫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表達形式,對于漫畫迷來說,也已習慣了這種表達方式,包括閱讀路徑、臺詞對白、版式編排等,但到了數字媒體上后,這種表達方式就要有所改變,以適應新媒體的特性。比如,隨著數字媒體使用群體的不斷擴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對原來紙質媒體上漫畫作品的編排布局和表達方式無法理解,感覺就跟看天書一樣,非?;逎y懂,這就在無形中把大量的讀者拒絕于漫畫門外,很不利于漫畫事業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在這方面進行一些改進和提升,可以根據不同題材、不同年齡段讀者的閱讀習慣,采取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借助數字媒體平臺的優勢,盡量簡化形式,采用直觀清晰的手法,創作一些新穎的漫畫表達形式,讓更多人能看懂漫畫,喜歡上漫畫。三要在創作技法上提升。數字繪畫技術的應用,使得漫畫創作可以直接實現數字化,這給數字媒體漫畫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手段,同時也給漫畫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創作技法要求。一方面無論是繪畫技巧還是色彩運用,都必須充分發揮好數字技術得天獨厚的優勢,讓畫面更賞心悅目,亮麗多彩。另一個方面就是分鏡技法,要探索出適應數字媒體特點的手法,既條理清晰又簡潔明了,同時再針對上下布局的模式,通過分鏡技術和畫面編排設計,使得鏡頭突破平面,在縱深也有延伸,制造出更廣的空間感,以及整體布局的美感。
四、數字媒體時代漫畫創作的新探索新實踐
漫畫經過幾百年歷史的發展,雖然內容上在不斷地豐富,但在形態上始終是靜止沉默的,在充滿魅力的動畫藝術面前,顯得缺乏生機。數字媒體的出現給漫畫藝術提供了創新平臺,漫畫創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數字媒體的獨特優勢,在“動”字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作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讀者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得到較大提升。
(一)實現漫畫“靜”與“動”的有機結合
傳統的漫畫都是通過一幅幅畫面向讀者講述故事,如果不加改進,這些畫面永遠都是靜止不動的,作者畫什么,傳播到讀者手里就是什么,這在十幾年前,讀者還能從中獲得愉悅感,但是到了今天,電影、動畫等各種類型的視頻充斥著數字媒體,有些讀者就不再滿足于這種單一靜止的閱讀體驗了,他們希望自己喜愛的漫畫能夠有一些靈性,讓一些情節活動起來,進一步提高作品的吸引力。
主要可以在兩個方面制造“動”的效果。一是讓畫面元素動起來。為了制造氣氛、烘托感情,作品在一個特定的場景中,將分鏡畫面里選定的一些元素,運用數字技術進行加工處理,使之活動起來,比如為了呈現一個戰爭場面的激烈,可以讓畫面中的戰火熊熊燃燒起來,煙霧火焰都飄動起來;為了呈現主人公的情感,可以讓他的眼睛、臉頰、嘴巴等面部表情動起來;為了呈現人物的運動狀態,可以讓他的手臂、腿腳等動起來;為了突出人物的心理變化,可以放大光影動態效果,使畫面明暗光影出現強烈對比,并閃動起來,等等這些都能給讀者帶來更加直觀、更加生動的閱讀體驗[4]。二是讓畫面動起來。如前所述,現在數字媒體上廣泛采用的“條漫”形式,有點類似電影膠片,電影是通過縱向上下拉動膠片使畫面動起來,形成一個連貫的動作和故事發展過程。而“條漫”的展示路徑也是縱向的,因此我們可以嘗試著在某一場景里,將一個分鏡拆分成若干個關鍵幀,當讀者在用數碼媒體進行閱看時,只要拉動畫面的速度達到一定數值時,就能使畫面動起來,猶如觀看動畫片一樣。這樣的閱讀,一是讓故事更加生動,提高作品對讀者的親和力,二是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操控,制造出動畫的效果。
(二)實現漫畫“看”與“玩”的有機結合
在傳統媒體模式下看漫畫,讀者與作品之間,永遠都是單向的,也就是說只有作品向讀者傳遞信息,讀者處于被動接收狀態,始終是處于“看”的位置。但在數字媒體時代,強大的技術表現力,使得作品與讀者之間可以不僅僅是單向的信息傳遞,完全可以讓讀者參與到作品里去,實現雙向交流和互動,使讀者不僅僅是“看”漫畫,而且還能“玩”漫畫。
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實踐:一是游戲性互動??梢耘c游戲結合,當故事講述到一個情節時,出現一個小游戲,讀者可以在玩這個小游戲的過程中,了解到作品下一段的故事情節;二是選擇性互動。當故事發展到關鍵時刻,留下一個懸念分鏡,讓讀者根據自己的期望,選擇故事下一段發展的方向,不同的選擇將會出現不同的結局,使作品具有探索性,增強故事的魅力[5];三是交流性互動??梢猿浞掷没ヂ摼W的作用,讓正在同時閱看同一個漫畫作品的讀者之間進行相互交流,以及讓作者與讀者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及時對作品給予點評,也可以交流故事發展的方向,這會給作品、作者、讀者都帶來積極的有利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超.移動媒體電子期刊視覺形態的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5.
[2] 張鑫.數字媒體環境下條漫的視覺藝術特性研究[J].藝術評鑒,2017(7).
[3] 郝楠.移動數字媒體漫畫創作初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27 (5).
[4] 矯健.動態漫畫:移動終端漫畫的新形態[J].出版參考,2015(16).
[5] 李月,李珵.淺談數字媒體視域下漫畫的視覺形態[J].藝術評論,2016(11).
[責任編輯: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