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強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欣賞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人文素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等有很重要的作用。閱讀欣賞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效地提升了小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不斷感受、體驗這些以教材內(nèi)容為本的審美內(nèi)容及形式外,還要遵循學生審美的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體驗到評判,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欣賞教學;實踐策略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要求,閱讀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闭Z文閱讀欣賞,是指學生對一切文學知識的習得和從中獲得的美好情感的體驗,從而真正激發(fā)起學生熱愛語文,喜歡文學的興趣,汲取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精神精髓,提高為人處事的人生修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應加強欣賞教學。
一、營造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欣賞興趣
在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生動的故事、巧設的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電教手段等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例如,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電教手段——用課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實物直接感知觀察的基礎,以課件情景為補充將孩子們喜愛的情感,為后面進一步體會感情打下基礎。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辯。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討論、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傾聽同學們的見解,使小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積極參與。我在講完《麻雀》一課后進行小結時說:“讀了這篇課文,從麻雀奮不顧身搶救小麻雀的記敘中,我們感到了那種偉大的母愛?!痹拕偮洌晃荒型瑢W立刻舉起手,大聲而認真地說:“老師,我不同意說母愛,因為課文從頭到尾都沒有寫老麻雀是公還是母的!”我聽后馬上笑著說:“你讀得很認真,想得也好。老師的概括,看來不準確,那么怎么說才確切呢?”課堂又一次活躍了。最后,同學們總結出: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一種親子之情。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發(fā)揮出來了,同時也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二、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提升學生閱讀欣賞能力
1.組織“讀、思、議、導”閱讀活動。閱讀教學以增進學生欣賞能力為主線,強調(diào)“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導一導”的閱讀教學活動組織,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白x一讀”是讓學生在閱讀作品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做到整體感知課文所要表達的一個大概意思;“想一想”是在閱讀過程中體會作者寫作這些內(nèi)容的目的和指向所在;“議一議”是合作學習、自主思考找到相關問題的答案,而問題重點在文中的哪個句段、有何人物表現(xiàn)等上;“導一導”是教師針對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點撥、引導,使學生不僅能解決課文中的問題,而且有一個明確的閱讀思路。如在教學第五冊語文《灰雀》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預習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并說明喜歡的原因。然后,再進行交流。最后,教師再用“惹人喜愛”一詞進行點撥、引導,就會讓學生對灰雀歌唱動作想象得到升華。
2.提高閱讀教學生活化與豐富化水平。閱讀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十分重要,貼近學生生活是閱讀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的主要做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第一學段的兒童在內(nèi)容選擇上,可選一些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兒歌,童謠,古詩等,讓學生能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去讀懂相關內(nèi)容并有收獲,從中享受到閱讀的快樂。同樣,形式多樣化的閱讀對于小學生的欣賞能力提高也是很有作用的,事實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閱讀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如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唱一唱、比一比等形式,以及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聆聽美妙的聲音,欣賞美麗的畫面,感受優(yōu)美的形象,都可以以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閱讀,達到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讓閱讀成為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一個人自我展示的平臺。
3.強化學生在誦讀中提升欣賞能力。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寫景類的散文教學,因其語言具有形象、情感、節(jié)奏之美,很適合朗讀,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熟讀和朗讀中,將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和作者的情感漸漸被學生領悟和感受。由此,自然而然地可以起到陶冶思想情感,提升其審美能力的作用。
4.不斷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新寫作中提升欣賞能力。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希望,學生的寫作需要在欣賞過程中學習,需要用美的外物激發(fā)寫作的靈感。近些年來,在作文寫作方面,關于創(chuàng)新寫作的教學的研究成果較多,許多小語教師已開始關注創(chuàng)新寫作這個話題。實際上,不僅作文寫作需要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同樣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如在小學生閱讀《大灰狼》、《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童話故事基礎上,讓學生借鑒模仿進行寫作,以此參照完全能讓學生懂得欣賞中完成寫作。
三、實施分層評價,提高學生閱讀欣賞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情感體驗、思維方式、認識水準、閱讀目的以及切入角度等存在差異,導致學生在閱讀速度、閱讀興趣和閱讀接受等方面顯現(xiàn)差異。回避差異,課堂就會變成只有教師和少數(shù)尖子生相互彈唱的“獨角戲”。差異性閱讀并無好壞之分,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樣,閱讀的過程實質(zhì)是一個充滿強烈主觀色彩和蕩滌心靈的個性化行為,更是讀者“因文得義”的心理過程。因此,在學生閱讀評價中,既要關注學生的共性,又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我們主要運用了分層評價的方法,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能力的不同,把學生分成不同層次,讓評價都合乎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分層評價,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品嘗閱讀學習的樂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