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明高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隨著我國與世界交流不斷加強,英語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因此,將合作教學中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合作學習理念在運用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許多誤區,制約了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本文就這些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理念的運用誤區進行深入分析,并介紹幾點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優化合作學習的策略,旨在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促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以提升。
【關鍵詞】高中英語 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096-01
小組合作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該方法提倡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通過自我探究,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這一教學方法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教學中,然而,在具體應用中,由于不恰當的使用,合作學習沒有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營運合作學習理念,要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這樣才能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誤區
(一)濫用小組合作
雖然小組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亂用、濫用,有的教師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時候,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用合作學習方法,教學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這與其具體實施策略有直接關系。在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對合作學習進行深入研究,課堂教學中,將合作學習生搬硬套,自然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一現狀,教師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讓教與學而脫節,因此,合作學習切忌濫用[1]。
(二)小組合作形式化
合作學習形式化也是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為了課程的順利進行,也設置了切合課題的討論題目,旨在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進而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同時在教學中對學生滲入情感教育。然而在自學教育階段,一節課的時間有限,短短四十五分鐘,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并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討論時間,有時候學生討論的興趣正濃,但是教師已經喊停,在這種情況下,后續的任務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生合作的機會被生生打斷。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并沒有結束,這種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只是走過場,教學實效性并不高,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小組合作缺乏控制
高中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一個嚴重弊端:教師將課堂時間交給了學生,學生就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討論,有的學生就會借此機會開小差,一起聊天,不僅自己談論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話題,而且影響周圍的學生。這種現象普遍存在,除此之外,小組任務分配不均勻,小組成員并沒有全部參與學習中,有的學生無所事事,有的學生身兼數職,造成兩種極端,不僅沒有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這對學生的發展也極為不利[2]。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理念的運用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明確師生角色
在新課改背景下,對教師角色意識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播者和復制者,而是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實施合作學習,這并不代表著教師無所事事,而是以一種全新的角色發揮自己的職能,在教學中起到穿針引線、點撥作用,同時教師還要具備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即興發揮能力,可以隨時處理在教學中出現的突發事件。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如果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控制太多,影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如果對學生的控制較少,學生脫離教師的掌控,可能會出現跑題的現象,使得孩子學習流于表面形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親臨現場,給予學生有效的點撥,促使教學有序開展,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水平。
例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對小組提出具體要求,讓課堂討論始終圍繞著教學內容進行,對于那些不認真參與小組合作的學生和小組,教師要及時的進行引導,使其參與到學習當中;對于思維受阻的學生,教師也要發揮其引導者的職能,幫助學生排除困難;對于合作學習處于淺層次的小組,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基礎內容進行深化學習;對于在合作學習中表現突出的小組,教師要及時給予他們肯定評價,激發其他小組的合作積極性。
(二)合理構建小組,開展合作教學
構建小組是實施合作學習的首要前提,也是確保合作學習有序進行的基礎。在劃分小組的時候,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小組,從學生的年齡、性別、興趣、性格以及英語基礎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不僅可以保證各個小組的均衡,而且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在合作學習中,難免有矛盾產生,此時就需要教師發揮作用,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避免出現小組合作的形式化。
例如,在進行課英語科學教學的時候,教師結合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和測試成績,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A層次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好,聽、說、讀、寫能力俱佳;B層次的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聽、說、讀、寫方面某一方面有特長;C層次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英語整體水平不高。在分配小組的時候,教師要遵循公平的原則,每一個小組中要包含以上三個層次的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在學優生的帶動下,促進學困生的英語水平有所提高,拉近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關系,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這對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有著重要作用。同時,在每一個小組中至少安排一名性格比較開朗學生,他在小組中充當調節者的身份,可以將不同層次學生聯系在一起,化解小組內不同成員之間的矛盾,保證小組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設置學習任務,提高學生能力
一首先,教師在設置教學任務的時候,同時要兼顧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穩定前進,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其次,培養學生的各項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最后,個人任務和小組任務的平衡。教師在安排了各個小組的任務之后,小組成員也要明確自己的任務,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現在合作學習當中。
例如,在學習《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一文時,教師經過研讀課文,制定教學目標如下:1.知識目標。閱讀課文,按照課后習題找到對應信息。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3.情感目標。生活中難免遇到一些挫折,對于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教會學生理性的看待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學生負責查找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有效避免了學習中開小差的現象,實現了英語的高效課堂。
綜上所述,高中教育階段是學生進行知識儲備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的學習不僅與高考有著直接關系,而且又影響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為了提高高中生的英語水平,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方法,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合理構建小組,設置學習任務,促使學生英語各項能力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嫻.基于合作學習實踐的高中英語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7(2):90.
[2]陳笑麗.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中的運用研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5(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