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延艷 景霞 周麗娟
摘 要:目的 研究“情境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14級護理專科兩個教學班,進行“情境教學法”教學的教學班為試驗組,進行傳統教學法教學的教學班為對照組。 比較學生的課堂氛圍、教學滿意度以及期末考試成績,以確定“情境教學法”的優勢。結果 實驗組理論平均成績80.83分,對照組理論平均成績70.62分,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老年護理學》課程應用“情境教學法”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老年護理學;教學質量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1]。
對于護理這門應用型的學科,“情境教學法”的實施尤為重要。但目前我國高等醫學院校大部分仍采用傳統教學法,即以老師講授、學生聽課為主,這種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對于提高學生臨床應用能力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本研究旨在以護理專業本科老年護理學課程為研究點,探討并制定適用于護理專業學生的“情境教學法” 。
1 研究背景
對于“情境教學法”的研究已有淵源,國內外很多學者提出相關理論。
最早在教育學意義上運用“情境”一詞的是美國哲學家杜威,他提出“思維起于直接經驗的情境”,并把情境列為教學法的首要因素[2]。在他看來,如果沒有思維,那就不可能產生有意義的經驗。因此,學校必須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維的經驗情境。正于此少教育家在他們的教育論著和教學實踐中留下了對情境教學的思考與經驗。
2 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選取2014級護理專科1、2、5、6班學生為研究對象。1、2班為一個教學班,106人,5、6班為一個教學班,108人,均為參加全國高考統一招生進入我校,學制3年。兩組學生在學習基礎、年齡、人數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班為實驗組,授課中采用“情境教學法”,5、6班為對照組,授課中采用傳統講授的教學方法。兩個教學班均由同一教師授課。
2.2 預調查
編制調查問卷,在2014級護理專科1、2、5、6班隨機發放200份調查問卷,以了解學生對于本課程、“情境教學法”的了解,以及對于新教學法的接受程度,調查結果如下:大部分同學認為《老年護理學》課程的設置是必需的,護理專業只是相對比較枯燥難記憶,傳統教學方法不能很好的發揮同學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情境教學法”大部分同學是比較陌生的,但還是希望老師運用新的教學方法。
2.3 教學方法
2.3.1 傳統教學法 對照組在授課過程中采用傳統教學法,即以老師教授為主,每節課上課前復習上節課內容。
2.3.2 “情境教學法”
2.3.2.1 整體護理病案引導的對話式情境教學設計。
首先由教師描述模擬環境,教師模擬病案中老年患者提出護理問題要求學生解答,然后針對此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講授,如解答老年患者患何種病就必須學習疾病的常見臨床表現和常見輔助檢查即護理評估;解答患者為什么會患此病就常見病因和日常護理事項,解答患者患病后的注意事項和護理要點,講解結束后采用對話方式模擬護患情景進行病例回顧問答,鞏固教學內容,解答學生疑問,啟發和拓展學生思維。
2.3.2.2 學生模擬表演式情境教學
在理論教學后,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重點老年護理整體護理病案如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老年人用藥安全、老年人常見問題和疾病等。即患者、護理人員,在模擬護理病房模擬表演,教師進行評價。
3 結果
3.1 課堂氛圍
授課過程中發現實驗組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良好,對照組課堂氣氛較沉悶,較難調動學生積極性。
3.2 學生成績評價
按照研究計劃,對兩個班的老年護理學成績進行比較,結果如下:
實驗組平均成績80.83分,對照組平均成績70.62分,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3.3 學生對于新教學方法的評價
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編制調查問卷,在實驗組學生中發放100份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于新教學方法的滿意度。結果如下:實驗組90%以上同學對于“情境教學法”是認可的,并且認為新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自身能力,對于學習效果也比較滿意。
3.4 制定新的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和教學大綱選取實踐要求較高的內容,結合臨床工作實際設定情境,進行“情境教學法”。學期末進行總結,制定出系統完整的“情境教學法”。
4 討論
4.1 “情境教學法”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和成績分析結果可得出結論:“情境教學法”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4.2 “情境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護理能力。
隨著醫院系統化整體護理的普及和發展,突出整體護理教學也是教學的重點[3]。 “情境教學法”中情境的的設定依據即為臨床工作整體護理,因此對于理解和加強整體護理能力是有幫助的。
4.3 “情境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溝通技巧和實際工作能力。
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培養,對于即將踏進工作崗位的護生來說,老年護理將成為她們應當掌握的護理基本功。學生模擬表演式情境教學不僅給學生創造了實踐鍛煉機會,使學生將老年護理學專業知識與相關知識融為一體,在仿真的環境中通過角色的換位思考,其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質、體態素質、心理素質都得到鍛煉,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為今后順利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4.4 教學反思
4.4.1 情境創設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其中的問題應當是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遭遇的一些問題。只有在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中,學生才能切實弄明白知識的價值。還要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任何有效的教學都始于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4.4.2 教學情境設計要注意方法和方式。
“情境”設計中應體現啟發的要求,自始至終地注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盡可能做到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索”中創新┈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5 小結
通過本次實踐研究,制定了適合《老年護理學》課程的“情境教學法”,在今后的授課過程中可以提高教學質量,為臨床培養更高質量的應用型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艷,尚少梅.情境模擬教學法在護理教育中的研究與實踐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3,(7):1072-1075.
[2]譚桂榮,劉素娥,譚紅. 情景教學在臨床護理教育中的研究進展[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20):2506-2507.doi:10.3969/j.issn.1002-1256.2008.20.054.
[3]Onda EL Situated cognition. its relationship to simulation in nursing education[J].Clin Sim Nurs,2012,(7):273-280.
作者簡介
門延艷(1984-),女,山東煙臺,碩士在讀,齊魯醫藥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老年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