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獨立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模式的特殊形態,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產物,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模塊。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同于普通高校,所以也無可以借鑒的經驗,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所以依舊存在許多問題,仍然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加強。
【關鍵詞】獨立學院;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個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尤其是在高校學費制度改革以后,高校中貧困大學生的數量快速的增長。貧困生作為高校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所凸顯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已經成為社會不可能忽視的問題。為了保證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補助,對于相對弱勢的貧困生群體的關注,關系到社會和教育的公平,乃至學校和社會的穩定。如何做好高校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獨立學院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問題
(一)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改革以后,高校的招生規模日益擴大,特別自學費制度和招生并軌改革以來,學費大幅度的增加,高校貧困生的數量群體迅速增加。“為了保障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獎、助、貸等補助政策,2007年5月13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2007]13號),隨后,財政部、教育部出臺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財教[ 2007] 92號),明確規定了獨立學院貧困生可以納入政策資助范圍”。從資助范圍看,國家勵志獎學金由每年的0.3%擴大到3%;國家助學金由每年的3%擴大到20%。從資助強度看,國家勵志獎學金為每生每年5000元,國家助學金由過去每人每年1500元增加到2000元。這給獨立學院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機遇,也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由于獨立院校辦學機制不同于普通公辦院校,這就決定了獨立院校的學費要比普通公辦院校高很多,而一般選擇上獨立院校的學生家庭狀況都比較好,而在這些學生中,貧困生的富裕程度也比普通院校的貧困生要好很多,所以貧困生的界定難度也比較模糊。與此同時,獨立院校的辦學資金大多來源于學生學費,與公辦高校相比,缺乏強有力的經濟后盾,資助資金來源單一,資助規模偏小,如何使貧困生資助更有效、更加公平、更合理,這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
(三)獨立院校的學費平均在10000-18000元/學年,住宿費大多在1200 - 1800元/學年。“所以,就讀于獨立學院的學生家庭經濟情況普遍較好,高消費現象較為嚴重。而對于獨立學院的貧困生來說,自己的貧困生活與其他同學的優越條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種突顯的貧富差距會給他們的心理帶來嚴重的沖擊,容易造成心理出現問題。”獨立學院的貧困生面臨來自經濟、人際交往和就業等方面的壓力,容易產生自卑、緊張、嫉妒、敏感等心理問題,不可預見的矛盾和問題較多,這給思想政治教育地有效開展帶來了一定困難。
(四)過度強調經濟資助,忽略貧困生思政教育
“當代我國政治經濟迅速發展,國家加大了對高校家庭困難學生的幫扶,高校基本形成了“獎、貸、助、補、減”的幫扶資助體系,獨立學院雖有其特殊性,但資助體系也在逐步完善,能夠開展有效的資助行為,對家庭困難學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于,我國獨立院校起步較晚,對貧困生的調查還有很多不足,一味的強調經濟上的幫扶,而忽視了對這些學生的思想教育,從而導致很多問題:仇富心理,依賴心理,認為有錢人都是有問題的,認為國家對自己的資助是應該的,從而讓學生養成懶惰行為:部分困難學生缺乏誠信思想,責任心降低,大學生畢業后不按時或者不償還貸款和借款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些現象說明了對家庭困難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五)獨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單一
高校的擴張導致學生數量劇增,而相對來說的師資數量并沒有跟上,許多思政教育者大多趕鴨子上架,人員配置不合理,教育力量薄弱,工作強度難度都增大。“現在獨立學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單一,基本上的教育還停留在說教和灌輸層面上,沒有細致了解分析家庭困難學生的實際問題,光是籠統地進行理論式教育,沒有深入困難學生中間重視他們的內心情感,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缺乏感情交流,難以形成相互信任之感,如不能就…現的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這對家庭困難學生這一高校特殊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限。”
二、獨立學院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堅持經濟扶持為主要平臺,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經濟困難是貧困心理出現問題的根本所在,給予貧困生經濟上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是有效開展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則。思想政治教育應以經濟資助為平臺,及時解決貧困生的問題,消除內心的壓力和不安,營造出一個有利于貧困生健康成長的環境。在“獎、助、貸、補、緩”過程中,對貧困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勵志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情感教育、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等系列教育,并貫穿從新生入學到畢業生畢業整個大學過程,提高貧困生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貧困生健康成才成長,培養他們的誠信品質和感恩意識,引導貧困生合理消費,并樹立樹立自立自強的信念,自我教育、自我激勵,明確目標,做好規劃,學會時間管理,學好專業技術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二)關注獨立學院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強化心理健康咨詢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十分必要的。關注獨立院校貧困生心理健康也是我們不可以忽視的工作。因此,獨立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心健機構,專業的心理咨詢老師,咨詢師必須是專業的不能是其他思政老師兼職,要做到物有所用,以院系為單位進行貧困生心理健康普查,完善心理健康資料和檔案,引入相關測評系統,建立反饋制度,讓心理健康工作專業化。高校還可以通過舉辦相應的講座,選修課和活動來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促使家庭困難學生的人格健康發展,較大限度的發揮自身能力,找回自信心,勇于面對困難。
(三)針對貧困生加強就業指導工作
2018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790萬人,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獨立學院家庭困難學生的就業問題更顯突出。由于貧困生的家庭背景原因,導致其社會關系的稀疏,加之用人單位的偏見,以及自己自身綜合素質的原因,使得這些學生就業問題十分嚴峻,因此就業指導工作刻不容緩,“如:配備受過專業就業指導知識培訓人員,建立專業化的師職隊伍:完善就業指導課程,開展多樣的就業培訓活動;開展職業能力測評,提供就業科學依據;重視職業資格技術能力培訓,教授有效的求職技術:建立就業單位實習基地,拓寬就業推薦渠道。通過就業指導服務,提高家庭困難學生的就業綜合素質能力和社會競爭力,制定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確保這部分學生順利就業,促進社會和諧,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之一。”
三、小結
獨立院校由于其特殊性,所以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難度比普通高校要高許多,這也是我們一線工作者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希望通過本文,可以給獨立院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意見。
參考文獻:
[1]王展,張永明,張宏偉.獨立學院貧困學生的教育與管理[J].文教資料,2009( 34):172-173
[2]何會寧.高校家庭困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3(04):183-186
[3]陳志杰.高校經濟困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1( 14):146-148
[4]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04-02-26
[5]王淑云,羅筑華.獨立學院家庭困難學生問題探究[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70-73
[6]張曉祥.普通高校貧困學生的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0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