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貴靖
摘要:隨著新時代的快速發展,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逐漸的來臨,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必須要積極的探索適合新時代發展需求的思政教育模式,才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本文主要講述了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們的思想特點以及完善思政教育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新形勢;思政教育;措施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于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職業院校本身作為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必須要創新思政教育模式,才能夠為社會培養和輸送更多優秀、合格的人才。
1.目前大學生的思想新特點
1.1 價值觀念更為務實
我國經過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其本身往往存在著重農輕商等傳統,近代更是以革命為主,九十年代之后才確認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前我國發展主要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主,也就是以物質利益為動力,才能夠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目前我國大學生們的利益觀念比較強,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必須要善于利用利益才能夠激勵新一代的成長。大學生們在入黨動機調查的時候就呈現出多層次性以及多樣性等諸多特點,更有一部分學生們會將現實利益作為選擇是否入黨的基本標準,本身的功利色彩比較強,問畢業之后的規劃的時候往往會選擇成為白領然后企業家等,實用主義思潮隨著改革開放不斷的深入得到了普及。
1.2 集體觀念較為淡漠
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生活在比較寬松的社會環境和豐富的物質生活中成長,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其性格更加開朗以及思想更為開放,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一部分學生所堅持的基本原則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于同學的各類幫助具有較強的戒備心理,對于學院班級的活動資源參與人員比較少,本身的集體觀念和榮譽感比較弱。
1.3 新媒介利用程度較高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們生活在網絡智能時代,網絡本身的便捷性和低成本促使大學生們能夠快速的利用網絡獲取相應的信息和知識,所獲得的知識渠道方式逐漸趨向多元化,所以不斷的擴大知識面,開闊了視野。由于過于依賴網絡,進而導致淺閱讀的文化現象十分的普及,從而會產生了空虛感。網絡能夠促使人們通過虛擬進行溝通,其本身的虛擬溝通能力遠遠超過實際溝通能力,形成了網絡的虛擬人格,影響到人們在正常生活中對于事物的客觀判斷,逐漸的迷失自我,甚至還會產生心理變異。網絡上本身存在著諸多不良信息,也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成長。
2.創造性地開展高職院校學生日常教育管理
2.1 注重約束監督
必須要建立科學、規范的工作制度,現代管理認為制度是保證效率和實效的重要保證,新時代的大學本身并沒有圍墻,大學個體之間和學校之間的利益關系需求要求規章制度的調節,新時期的學生們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須要樹立依法治校以及制度管理的意識,保證制度的規范性和完整性,從而才能夠有效的起到約束的作用,學生干部根據相關規章制度開展管理工作,同時也能夠約束和監督學生們的行為,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2 強化“自我教育”,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
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時候內因十分的重要,工作中不僅需要將學生當成教育的客體,還必須要充分的發揮出教育主題的作用,學生們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須要以學校管理工作為主轉變為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主,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們的主體意識,逐步的消除對社會和學校的依賴性,培養學生們的自尊和自信。還能夠有效的管理自身,提高自身的意識和責任感,對自身的行為負責。必須要不斷的加強學生干部和學生骨干的培養工作,加強學生們社團組織的建設工作,才能夠充分的發揮出學生們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積極的引導他們做好學風和校風的建設工作,做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
2.3 建立專業培訓體制
必須要不斷的完善培訓體制,努力打造一支學生思政教育專家隊伍,學生們的思政教育隊伍必須要具有專業性和先進性。隨著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表明,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探索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人員數量和整體素質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們本身的思政教育方面的理論修養并不是十分的專業,從事學生們工作的專業知識比較單薄,專業化含量比較低。所以,通過專業的培訓體系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思政教育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水平,最終保證學生們能夠得到最為科學、優質的思政教育工作。
隨著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的來臨,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必須要積極的結合新時代發展的趨勢和本學校的實際情況不斷的完善和創新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夠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不僅有助于培養更為優秀的人才,還能夠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祝愛芳,職業素養教育融入高職思政課的路徑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3(26):30-32.
[2]韓璐,以高職思政課為依托進行職業素養教育的可行性和具體途徑[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02):43-44.
[3]周肖興.文化的多元性與德育創新[J].新東方,2006(8):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