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從毅
摘要:幼兒園藝術教育是促進幼兒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幼兒藝術興趣,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開發幼兒潛能的一把金鑰匙,繪畫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特別要重在繪畫活動中給幼兒應有的自主權,為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環境和心理氛圍,尊重幼兒自己的藝術表現天賦和表現方式,放手任幼兒去想象和創造。
關鍵詞:藝術教育;繪畫活動;創造性;啟發和誘導
繪畫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繪畫有助于發展人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健全幼兒思維,提高智力素質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兒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而繪畫的根本優勢在于發展形象思維,所以,幼兒繪畫是訓練右腦功能及創造性思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傳統的模仿繪畫教學的特點是以訓練技能技巧為主的示范畫教學。這種教學不要求幼兒開動腦筋,而把成人的畫法強加給幼兒,扼殺兒童天真的繪畫方式,迫使幼兒依賴教師,從而失去主動自我表現的自信心,剝奪了想象的自由,扼殺了創造性。所以我們應特別要重在繪畫活動中給幼兒應有的自主權,為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環境和心理氛圍,尊重幼兒自己的藝術表現天賦和表現方式,放手任幼兒去想象和創造。
一、感受并喜歡園環境,發現環境中的藝術美,并積極參與環境創設。
幼兒對繪畫活動有著潛在的興趣,需要教師去誘發、引導、培養和保護,我們平時注重為幼兒創設一個充滿兒童色彩的環境,讓幼兒置身與一個優美的環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我們經常選擇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圖片、畫、掛歷等采用欣賞、講故事等形式,讓幼兒感受。幼兒園的墻飾和活動區域在開發幼兒智力、培養幼兒情感,促進幼兒社會化發展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我們特別注意使活動室的墻飾和活動角營造一種美好和快樂的氛圍,以此激發幼兒的愉快情緒,首先,我們征求和采納幼兒意見,在走廊墻面布置了“我是爺爺小幫手”,畫面色彩鮮艷,有小朋友喜愛小動物、小朋友、大山、綠樹、和藹可親的善洲爺爺,以及種樹情景表演的形式,結合幼兒園自編自演的童話故事,預留了充分的版面讓幼兒收集有關《善州爺爺》的信息。瓷磚畫則挑選了可愛的小動物背著書包走在郊外的草地上,正翻開的書本、鉛筆作為背景,賦予孩子想象的空間,充分發揮出童趣美。改變了以往組織幼兒添畫瓷磚畫的方法。在日常生活,課間活動,區域活動時,我們為幼兒提供了水彩筆,紙,油畫棒,固體膠,小剪刀,顏料,舊圖書,畫片,繪畫工具和材料,讓孩子們剪,畫,貼,讓幼兒自由的活動,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孩子們在談談說說,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陸續的添畫了各種富有創作的畫,他們在蔚藍的天空里畫上了,可愛的小鳥,白云,星辰,航空母艦,熱氣球,在密密的樹林中,添畫了神態各異的公雞,蛇,斑馬,恐龍,貓頭鷹,啄木鳥等動物,森林里鳥語花香,水中則是各種海魚暢游,海馬,海龜,荷花,海星,水草應有盡有,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能動性和創造性,讓幼兒無拘無束愉快的活動于其中。幼兒自由的畫畫、剪剪、貼貼、布置活動室的瓷磚畫,這些都激發了幼兒的創作欲望,使幼兒產生我想參加的欲望。
二、在美術活動中,注意游戲性和趣味性,用形象化的語言鼓勵和幫助幼兒繪畫,使幼兒成為積極主動的參加者。
情緒與情感是幼兒繪畫的動力因子,也就是幼兒繪畫的內部動因,只有在情感、智慧的帶動下,才能激發幼兒繪畫創作的欲望。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我班的孩子愛玩手影游戲,孩子們用兩只手變出了螃蟹,小雞,孔雀,小狗,小兔等,他們想象力豐富,熱情高漲,為此我組織了幼兒畫“手形畫”的活動,首先讓幼兒欣賞各種手形畫的作品,并讓幼兒玩手指游戲:“變一變”,引導幼兒探索,在游戲中,孩子們興趣高漲,想象力特別豐富,加上以往手影游戲的經驗,構造了槍,小鹿,大樹,章魚等多種多樣的手形變化,然后老師演示了各種各樣的手形和畫,幫助幼兒理解手形畫,讓幼兒發現原來畫畫這樣有趣,在手形上添上幾筆就可以變成另外一樣東西,興趣被激發了,畫好后,又請幼兒向大家介紹:“你的小手變成了什么了?怎么變的?“激發幼兒多講評的積極性,主動性。這堂課一改以往的教師示范,幼兒模仿的方法,采用可啟發,討論,探索等方法,允許幼兒運用兒童特有畫法,讓幼兒自由自在的施展自己的繪畫能力。
三、在主題活動中啟發和誘導幼兒進行自主性繪畫。
自主性繪畫是在老師的有目的主導下,充分發揮孩子學習的自主性,表達的自主性,通過繪畫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提升孩子的智力,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使孩子們對所畫的內容有較強的表現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我班幼兒已經習慣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春天是個多姿多彩的季節,我們圍繞“我們在春天里”將認知、語言、藝術等結合起來開展綜合美術活動,滲透了知識的多元性,體現了課程的整合要求。更有利于擴展孩子的創作空間,學習的過程也更為有趣。
四、培養幼兒的集體創作能力
自主性繪畫是在老師的有目的主導下,充分發揮孩子學習的自主性,表達的自主性,通過繪畫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提升孩子的智力,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為了使幼兒今后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我們必須教會幼兒互相合作,幫助他們樹立共同的目標,培養合作意識。而繪畫活動是幼兒喜歡的,利用這輕松愉快的活動,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則是最有效的方法。
五、把繪畫活動與社會活動、繪畫表演活動結合起來,激發幼兒創作的熱情。
對3-6歲兒童進行自主性繪畫教育,旨在為培養自主創新能力打下良好基礎。所以。自主性繪畫的教育活動除了要促進兒童的繪畫能力以外,更要關注兒童繪畫的內容及其發展變化。繪畫形式之美多表現于物的表象,而物的表象所傳達的則是心中的情感和語意。
幼兒時期是創作力培養的主要階段,我們應該為他們打開創作的大門,讓他們在這個廣闊自由的田地里進行創作。利用有效的手段,誘發無窮的創造能力。另外。我們通過想畫、繪畫、說畫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引導他們把所想說出來、畫出來,把頭腦中想象的稍縱即逝的表象、幻想,通過畫筆變成清晰的、具體的、永久保存的圖像,通過語言再次整理、豐富自己的想象,使語言能力的發展和自主性繪畫的表現相得益彰,最終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2]《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
[3]《幼兒智慧活動課程》何黎明 李可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