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容芳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今新聞傳播的方式已形成了多樣化的發展局面,使得各種新聞傳播媒體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傳統的新聞編輯思路已無法適應當前的形勢。無論是從用戶需求還是從提高新聞質量的角度出發,提高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已成為新聞編輯突破發展困局,提高新聞質量的關鍵。文章從新聞編輯的現狀入手,對新聞工作者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的提高提出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 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措施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0-0064-02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對人們生活的改變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新聞傳播方式。網絡媒體、自媒體等新形式的出現,更為及時、快捷的為大眾提供了信息資源,使廣播電視媒體的傳統優勢受到了極大沖擊。
為此,社會各界對于新聞編輯行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通過提升“創新意識”,強化新聞編輯能力,使新聞質量得到有效提高的方向。因此,分析和探討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對提升廣播電視媒體的競爭優勢具有重要的意義。
1 新聞編輯創新意識概述
新聞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傳播媒介獲取到的真實、有效的信息。但新聞并是簡單的信息傳遞,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編輯加工工作。這些工作涉及到對新聞進行策劃、組織、選擇、加工、排版等一系列編輯活動,這一具有確極強創造性和主動性的“新聞再創作”過程,可以使新聞的質量獲得全面的提升,促進新聞的廣泛傳播。因此,新聞編輯必需具備卓越的編輯能力,才能使新聞報道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更具傳播價值。
在新聞編輯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只有通過不斷創新,才能使新聞編輯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通過發現、創造、前進,使其新聞編輯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豐富新聞內容,提高新聞的社會影響力,增加新聞報道的點擊率、關注度,從而吸引廣告商投入廣告業務,并促進新聞媒體的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新聞媒介的興衰與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培養和編輯能力的提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2 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提高
就新聞編輯的特征而言,其中兩方面的內容不容忽視:
一是需要通過以敏銳的視角,發掘新聞的客觀價值。
二是以涵蓋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立體思維方式,對新聞報道進行更新穎的編編輯加工處理,使新聞的價值得以更完整地呈現。為保證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效果,必需在相關工作中對這兩個特征進行不斷強化。
2.1 新聞內容創新
在電視新聞的創新中,新聞內容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必然進行相應的創新。首先,電視媒體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其服務對象已擴展到了幾乎所有的公眾群體,為滿足所有用戶地新聞內容的快速理解需求,在進行新聞內容的制作時,通俗易懂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在進行復雜的政治新聞報道時,可適當增添一些解說;在進行民生新聞的報道時,盡可能以口語化的表達方式進行傳播。
新聞內容作為電視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新電視新聞過程中,需要創新其內容。
第一,電視新聞的服務對象是廣大公眾群體,因此其內容必須通俗易懂,能使受眾在最快時間內理解并接受。新聞編輯可在晦澀難懂的政治新聞中多增添一些畫面解說、在民生新聞中盡量使用口語。同時,充分利用電視媒體的優勢,以視頻、圖像的形式使新聞報道能夠達到大眾輕松接收相關信息的程度。
第二,為了發掘新聞報道的最大價值, 需要在完成了信息搜集后,對其進行有效的整理,盡可能選擇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使新聞內容的信息量適當增加。最后,在網絡時代電視媒體應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擴大電視新聞的受眾面,利用電視新聞同步信息平臺,使新聞報道更具廣度、強度和深度。
2.2 新聞形式創新
在傳統的電視新聞中,聲音、畫面與文字是其主要的傳播形式,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屏幕文字、動畫的制作等更多的傳播形式開始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豐富了電視新聞的形式,吸引了更多的人關注。另外,社會民主化的進步,為人們提供了更自由的言論氛圍,也為增加電視新聞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提供了可能。一些新聞報道在制作過程中加入了微信、微博等多種方式的互動環節,一方面為電視觀眾積極參與到新聞制作和報道創造了更多的條件,另一方面使新聞報道多樣的形式為新聞內容增添了更多吸引力,大大提升了新聞的感染力。針對新聞信息量過大的問題,還可以通過“單元式”報道,將新聞內容的重點進行清晰地劃分,如將新聞報道以發生地區的不同,進行世界、國家、地方的分類,使觀眾快速找到自己需要了解的內容。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制作醒目的標題和新聞版面的語言功能,使新聞編輯的創造力得到充分展現。
3 新聞編輯編輯能力的提高
新聞編輯的編輯能力,決定了新聞報道的整體質量。只有加強其編輯能力的培養,才能使新聞編輯行業得到不斷發展。
3.1 提高新聞編輯辨別是非的能力
新聞編輯在保證新聞報道質量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較強的是非辨別能力和認知能力,這需要新聞編輯不斷提升其新聞敏感性,從海量的新聞信息中查找出事件的真相,并經過分析判斷后進行及時報道,這樣才能使大眾獲得第一手的真實資訊,并不斷鞏固其對電視新聞媒體的信任度,從而為電視新聞媒體的良性發展提供動力。
在提高新聞編輯辨別是非的能力時,首先就主動學習黨章、黨的政策、黨的方針,使新聞編輯對國家政治事件的敏銳度得到提升。其次,新聞編輯行業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這需要新聞編輯努力學習,打好理論知識基礎,并通過豐富的實踐不斷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促進其是非辨別能力的有效提高。第三,要新聞事件中,細節的把握往往更能使新聞編輯快速準確地進行是非辨別,因此新聞編輯應從這一方面入手,通過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實時追蹤,保持對新聞事件的跟進,從而更深入地挖掘新聞價值。最后,新聞編輯還需從社會發展的潮流和方向出發,通過知識的有效更新使自身適應新聞編輯行業的發展需求,以更為多樣化的新聞形式、手段,提高新聞報道的整體質量,更好的滿足觀眾的需求。
3.2 積累新聞編輯知識儲量
成功的新聞編輯需要從日常生活中收集、積累各種類別的新聞素材,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的有機結合,使新聞編輯的能力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由于新聞報道的內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必需具備豐富的知識和文化底蘊,成為對各類知識和行業領域都有深入了解的“雜家”,以此應對各種不同新聞事件狀況,并經由思維發散、靈感開拓,使新聞發掘報道的力度更大。
另外,由于新聞編輯的范圍可以擴大政治、經濟、文化、文學、法律等多個領域,還需要對這一部分的知識進行學習和了解,只有擴充了自身的知識存儲量,才能使新聞編輯在工作中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以最快的速度,為觀眾推出最具可靠性和準確性的新聞報道。
3.3 改進新聞編輯編排手法
電視新聞報道的編輯,是一項非常復雜的過程,主要包括內容編輯和版面編排兩部分工作。在完成了電視新聞素材的收集后,需要進行嚴謹地新聞版面編排。在這一方面,進行創新意識的體現空間較大。新聞編輯需要從提高新聞內容的吸引力入手,充分利用多項藝術手段,使新聞內容更具吸引力。針對其中文字部分的處理,可以從藝術視覺的角度進行藝術加工,使文字體現的內容更為突出、易懂,使觀眾的視線被快速吸引,并產生了解新聞內容的欲望。
另外,新聞編輯在應用創新的編排手法時,需要基于新聞內容,展現出新聞報道的層次感、立體感,讓新聞版面更具感染力,使觀眾在接收信息時,能夠對新聞的巧妙編排產生共鳴。當然,創新的編排手法的應用,還需保持新聞版面的整體性,使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可靠性得到充分展現,再以創新的手法,使各個新聞內容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使得新聞版面具備較強的連貫性,強化對新聞內容的烘托。
4 結論
在新的社會背景下,大眾對于新聞編輯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日新月異的科技更新,為新聞編輯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同時也為其創造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需要新聞編輯積極創新意識,通過不斷學習明辨是非、強化知識儲備,提升自身的編輯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大眾對新聞資訊的獲取需求,為新聞行業的發展開創良好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劉靜宜.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2):212.
[2]周金璐.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