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
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他就像一條紐帶,維系著學校、家庭、教師、學生之間的關系,所以班主任的工作方法至關重要。職業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必須理論結合實際地開展班主任工作,成為班級的“靈魂”,管理好一個班級,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 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1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管理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同時也是教學工作的協調者。要管理好一個班級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使管理工作更有藝術性。面對如今的生源質量嚴重下滑的中職生,班主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已經擔任了三屆班主任,現結合工作實踐,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具體做法。
一、構建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生命,它代表著這個班級的實力和競爭力。班級文化又是教育環境和教育力量的體現,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在校園文化作為“根”的基礎上,班主任要構建一個符合中職生的學情特點、身心發展規律以及未來發展需要的特色班級文化。
1.加強班級制度建設,形成班級制度文化
班級制度文化建設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要條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職學生集體觀念淡薄、紀律比較散漫、自覺性不高,針對這些學生,班主任可以以《學生守則》、《學生行為規范》和“先進班集體”的評選條件等作為依據,利用班會課在全班展開討論,結合學生們的綜合意見和實際情況,從學習、紀律、衛生、班風等方面入手,制定本班的《班級規定》。學生日常的行為規范就可以根據《班級規定》來進行具體的考核。通過班級制度和品德考核來綜合評價學生,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另外,制度的執行需要教師和班干部率先帶頭,讓全班學生都明白不能違反制度,要形成自覺遵守制度的意識和習慣。
2.創設優美的教室環境,形成班級精神文化
作為一個班集體學習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環境的優劣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對所在班級課室環境的布置及對教室環境的要求,構造一種教育和學習的外部文化環境,能增添學生學習生活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培養正確審美觀,鍛煉創新能力,增強班級向心力、凝聚力,激發愛班愛校的熱情。所以要創建一個優美的教室環境,就得從教室的布置做起。這個工作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班主任牽頭,班干部帶領全班同學共同布置教室。如:用合理搭配的顏色和藝術字在教室設立榮譽目標欄、制度公示欄、勵志欄、班級活動欄和學習交流欄。在各欄目中體現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內容。其次,在教室張貼能表現立志、學習、求實、奮斗、人生等方面的名言警句,以此間接地教育學生。再次,在教室的一角開辟一個讀書園地,讓同學們將自己的一些書捐獻出來,大家交換閱讀。再利用班會課的時間開展班級讀書交流活動,班主任最后進行總結,對同學們的讀書心得進行點評。這種方式不僅拉近了老師和學生們的距離,又能培養學生們的閱讀鑒賞能力。
3.開展豐富的班級活動,形成班級行為文化
除了定期開展的主題班會活動,班主任還應該設立班級特有的活動方案,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聯誼會、結合學科教學開展的學科活動、德育綜合實踐活動、觀看教育影片、優秀教育節目、辯論賽、智力競賽等。讓學生們的學習生活豐富起來,又能“玩中學,學中玩”。還能讓學生們在實踐中體驗情感,并在實踐活動中培養興趣、建立自信、學會溝通合作。
二、培養一支得力的班委隊伍
要把班級建成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必須有一個堅強的班級核心,一支團結在班主任周圍身邊得力班干部隊伍,在選班干部之前,在軍訓中,我細心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表現,將遵守紀律、責任心較強、熱心為他人服務的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讓他們在軍訓階段就開始預熱,率先接受班級管理工作,成為班級建設的積極分子和帶頭人,對他們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表現出的責任心和榮譽感進行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在學生中樹立他們的威信和示范性,引導他們自覺自愿地為班級和同學們服務。
三、用責任心和愛心關注學生、管理學生
中職學校的很多學生都是初中學習不好、組織紀律性較差的學生,所以他們很多都受到家長、老師、同學及他人的的冷落和歧視。他們的內心很脆弱,總帶著一種抵觸情緒與老師相處的同時,但內心又極度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認可。所以中職班主任的工作任務繁雜而艱巨,但是既然成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選擇了這個職業,就必須建立“干一行愛一行”的信念,要為人梯,做公仆,秉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心去引導和教育他們。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最可貴的職業感情,更是班主任走近學生的重要法寶。中職班主任更是如此,要用愛心去感化學生那封凍的心。加上這個年齡階段,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既是青春勃發的花季,又是容易迷失的雨季。班主任這個時候就應該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他們、關愛他們、愛護他們,多傾聽他們內心的呼聲,理解他們的困惑。在老師與學生的心靈之間搭建起一座信任的橋梁,讓學生感到溫暖和關懷,成為學生可依賴的人。這樣,學生就會愿意和班主任溝通,將他們不愿意和父母說的想法告訴老師,愿意和班主任說、愿意和班主任談,并渴望從班主任那兒找答案。最后和班主任老師擰成一股繩,形成一股向心力,構建一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四、民主管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真正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所以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要把所有事情都“包攬”了,應該多給學生創造自己動手的機會。班主任要放權,多鼓勵班干部,讓他們成為這個集體的帶頭人。比如衛生、日常管理、活動的組織開展都由班干部牽頭,他們去和全體同學商量,由于人人都參與其中,所以班里的各項事宜也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學生也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價值,也表現出了較高的積極性,學生之間的感情也得到升華。
總之,中職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遠。要為國家培養一批批高素質的合格勞動者,就要為之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心去做好班主任工作,用愛去感化學生,并努力探索出更行之有效的班主任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魏書生著.《班主任漫談》.2006年11月
[2]羅方榮.《淺談中職班主任工作的藝術和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09(16)
[3]王道俊,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