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紅 解建影
當前,網絡已經滲透到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教學資源的網絡化呈現已經越來越普遍。在這樣的背景下,石園小學教育集團推進Pad實驗項目,在多學科中進行探索。
傳統文化課程:游戲化、常態化學習激發興趣。我們應用Pad進行校本資源整合,使用成語玩命猜、德育啟蒙、詩詞大會等軟件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例如,在“看圖猜成語”比賽中,學生可以小組合作,也可以1對1“PK”,這樣的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寓教于樂,使學生在學習競賽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也讓教師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改善教學。
語文課程:圖文結合,多角度應用文字。我們為學生提供了多維度、多元化的資料,低年級為看圖繪本,中高年級為童話、成語故事、國學經典等,學生打開Pad就像打開了閱讀的大門。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Pad的應用也有所不同——低年級更側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畫,中高年級則側重聽、說、讀、寫作。
數學:微視頻應用玩轉翻轉課堂。Pad不僅支撐了課堂上的學習,也成為課下學習的新方式。教師將課程內容制成微課,發送課程二維碼,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學生就可以在學習新內容之前進行預學習,帶著自己的疑問與發現走進課堂,在課堂進行二次深化學習。教師則利用軟件對學生進行前測,對學生的學情做到心中有數。
美術:發揮想象,手繪多彩世界。相對于傳統教學,Pad為美術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Pad上的畫圖工具十分強大,借助手繪板等畫圖軟件,學生進行繪畫創作。在網絡上,學生的作品可以長久保存,我們也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作品,體會學生不同時期的思想和情感變化。
英語:聽說結合,視聽新體驗。學生可以應用存儲在Pad中的電子書資源,跟著句子進行朗讀,并觀看課文的動畫視頻,使紙質資源“活”起來。同時,可以邊讀邊錄制自己的發音,反復聽,矯正自己的發音。電子教材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學生也能自主聽讀課程內容,進行個性化學習。
旅行課程:在路上,看見成長的自己。我們開設了家本旅行課程,學生應用Pad地圖等搜索目的地,設置自己的行動方案,選擇出行方式,并應用手繪板等軟件規劃自己的旅行線路,記錄自己的收支花費和旅行見聞。
互聯網改變了教育,學校的教育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利用現代化手段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