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設計教學情景并將其運用于課堂中可極大地提升教學效率。本文即以pep四年級下冊unit3 第四課時教學為例,對英語教學的情景進行設計。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景設計;pep四年級下冊;unit3;第四課時
【作者簡介】祁淵博,青田縣溫溪鎮第四小學。
本課內容為PEP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3第四課時“lets talk,lets play”,經過對教研的認真研讀,從英語教學情景設計角度,對教學進行如下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聽、說、認讀與天氣相關的單詞。
能力目標:能聽懂并可在適當地情景中使用“ Can I wear...?”、“ Yes, You Can”、“NO, You Cant”句型;在對話中對天氣相關的詞語“cold”、“hot”及“warm”和“cool”進行鞏固描述。
情感目標:提升學生談論同天氣相關話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聽懂并會說“Can I wear...?”、“Yes,You Can”、“No,You Cant”句型。
難點:對于新學習的知識,能夠將其運用到真實的情景中。
三、教學策略制定
通過對課件、錄音機及句型卡的應用,以說唱游戲、角色扮演、對話等方法,對教學情景進行設計,展開各環節教學。
四、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選擇《拇指在哪里》游戲,引導學生同教師一起唱、玩。該游戲不僅有趣,而且易學,課前準備階段的唱、玩可使學生緊張心理一定程度地消除,將學生從中文思維狀態快速調動到英語思維狀態中,營造輕松與和諧的英語課堂氛圍。
2.復習。教師提出問題“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要求學生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回答。對課件進行播放,讓學生以問題情境來觀看天氣預報,然后指導學生回答問題,不僅實現了對知識的復習,還使學生聽、說及記憶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同時能將地理位置知識同氣候特征融合到一起,實現對學科知識的整合。
然后實施“小小氣象預報員”角色模擬,通過天氣播報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推動學生主動學習。
3.操練。對教師出去旅游的情境進行創設,將新知識導入課堂中。春天是旅游的好季節,教師可設計自己出去旅游“能穿什么”、“不能穿什么”的問題情境,對“ Can I wear …?”、“ Yes, You Can”、“NO, You Cant”進行操練。教師可選擇到北京旅游,在課件與彩色卡紙上展示北京的天氣情況,根據不同天氣情況提出不同問題,讓學生熟練掌握該句型。
4.教材中新對話練習。對重點句型進行操練后,回到 教材中,根據教材中的對話,分三次進行播放錄音,引導學生回答與跟讀,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學生的聽說能力進行鍛煉。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學習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為其重要目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對學生使用英語的平臺盡可能地加以創設。
五、教學設計自我評價
在該課時教學中,屬于對話教學課,主要對新句型進行學習。從整體上來看,該課時的教學任務并不繁重,如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簡單地斬來學習,雖然學生也能學會這一句型,但往往停留在對句型讀法的掌握上,而難以將其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失去對本課時語言學習的意義。所以,本課時教學采用情景設計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牢固掌握這一句型和新知識的同時,能夠將其有效地運用到實際中,使學生達到對知識點和句型的真正掌握。因此,該課時的教學,我主要對以下幾個特點進行突出:
1.重視情景設計。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整個課堂中我都十分注重教學情景的設計,通過角色模擬、旅游情景設計以及討論環節學生自身的情景設計等,對知識進行呈現,讓語言的運用更加真實,對學生運用新知識、新句型展開英語交流的能力進行培養,充分體現了本課時內容的交際性以及英語語言教學本身的交際性思想,讓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
2.立足教材適當地拓展。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基本都是以教材內容為依據,在創設情景與對新知識加以呈現的過程中對大量相關知識復習進行融入,加強了知識的滾動,通過對新句型與新知識的反復滾動和練習,加深了學生的掌握情況,也增加了課堂的飽和度。
不過,本課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為了教學情景的營造,設計的活動較多,一些知識學生已經掌握了再繼續鞏固一定程度地浪費了課堂時間,這些還需要繼續改進。但合理地情景設計,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英語課樂學、愛學和善學。
參考文獻:
[1]林殷滬.改進英語教法,提高兒童聽說能力[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19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