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晶
摘要: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壓力增加,心理健康領域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困擾著現代的中學生,也困擾著現代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其人格的健康發展,使學生能夠迅速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初中地理學科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教學中應充分結合地理學科特點與學科思想,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進行干預。以信息技術做支持,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找到恰當的切入點進行充分滲透,干預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途徑。只有解決了學生的心理問題,調整好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更好地幫助其投入學習中。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地理教學;學生心理
《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進一步強調,要“加快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在“互聯網+”時代,充分利用互聯網海量的信息作為地理教學資源,創新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更新地理教學理念,重構地理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便捷高效的互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豐富地理學科知識。
初中是人生的一個重要成長階段,既強調著自身的獨特個性,又不斷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因而這一時期的學生可塑性極強。但此時期的孩子們往往心智還不大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周圍不良環境的影響,荒廢了自己。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物質生活富足,精神卻很匱乏,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學習,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找不到生活和學習的方向。教育工作者作為學生成長道路的重要領路人,引導學生學習和成長,保證其心理健康發展也為重點責任之一。而教學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陣地,教師應充分優化教材中的知識,把發展智力和培養心理健康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開發學生內在潛能。
作為初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干預,對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途徑。只有解決了學生的心理問題,調整好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更好地幫助其投入學習中,進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達成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在注重專業知識之余,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是初中地理教師應研究和堅持的一項教學準則。
一、開闊眼界,對生活充滿熱愛
視野決定高度,初中地理學科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地理教學板書、板圖、板畫內容豐富,復雜多樣,在有限的黑板上難以充分展示出來,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用活地圖及圖文資料。將教材以聲音、立體圖像及文字進行多媒體化,能實現教學的交互性,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讓學生感受山川秀麗,河海壯美,感受生活的美好。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運用多媒體的手段,創設情境,進一步引導學生對信息的自主加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創新,標新立異,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如講述《中國的民族》一課時,采用了多媒體信息的引入法,先讓學生觀看民族舞蹈、民族風俗、服飾的圖片,從而歸納出民族的種類、特點等。“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有他們各自的風俗習慣,你想走進他們,了解他們是如何生活的,揭開他們的面紗嗎?”學生帶著好奇心走進地理課堂。
二、增強信心,對學習充滿激情
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多模式地開展地理教學,在教學中增強學生的信心。如角色扮演在教學中被應用的越來越廣泛,地理教學也可以應用此手段。八年級下冊《北京》這一節,培養學生對于北京傳統四合院這種世界文化遺產的正確觀念。如果這部分內容只是單純地灌輸給學生,告訴學生這種民居是世界文化遺產,需要保護,學生不會內化,也覺得事不關己,達不到教學目的。針對這部分的內容,將學生分成開發商、文物保護家、四合院的居民等角色,學生自己通過互聯網搜索資料,進行角色扮演,設身處地地分析四合院的去留。創設這樣的情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紛紛各抒己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習變得簡單有趣,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意義,讓學生愛上學習!
三、豐富精神,對未來充滿希望
學生們在知識的世界里獲得知識,而在生活的世界里獲得意義。學生們在認識世界的同時,能過上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學生們才能對學校生活有所向往,有所不舍。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應當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和必須有所作為的一件事情。
有條件的學校和教師,應該多開展一些有益的可實施的地理課外活動,如成立地理興趣小組、氣象小組,設計校園綠化方案,組織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競賽、實驗操作比賽等。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或開設專題講座等,使他們在道德、情感上受到良好的熏陶。通過這些活動去學習、實踐,豐富學生生活,增強其勇于拼搏,敢于競爭的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其審美能力和道德素質,對未來充滿希望。
我們只有充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讓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和生存環境。地理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促使學生在汲取知識的同時內心充滿了陽光與正能量,將地理知識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勢在必行。對于我們來說,這是教育工作中邁出的一小步,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他們內心深處邁出的一大步,他們需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意志力;需要“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樂觀精神;需要“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責任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需要,應引起高度重視。家庭和社會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學校更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個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