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蕓
摘要:情境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質,教師通過合理的運用能夠有效的調動起課堂氛圍,激發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夠更好的幫助小學生理解和接受課堂知識,掌握文學知識技能。基于此,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情況的分析,結合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學形式,探討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高效的應用情境教學法。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小學語文教育,但是傳統的教育方法已經很難提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不利于小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掌握。改進教學方法是當下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要思考,并為之付諸行動的,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1]。情境教學法是眾多新穎的教學方法中最突出的一種,也是廣大師生共同認可的一種,其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帶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切實感受,改變了以往課程中枯燥的以教師灌輸為主的教學形式,能夠快速的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精神。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念
情境就是通過實體、音樂或者語言描述創造出來的一個真實存在的環境,所謂情景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規定的情景,引導學生融入到設定的環境中,切身的體驗感受,對學生的人格形成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2]。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景進行分析討論,也能增強同學們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教師通過總結引導學生將討論結果與所學知識相結合,更好的對知識進行理解記憶。
二、情景教學法的作用及應用方式
情景教學法能夠對學生們的個性進行很好的培養,并且能很好的提高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其中所倡導的教育思想對小學教育的各個方面都有著變革性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欣賞力
在各種藝術的影響力上來說,通過音樂展現出的審美是最直接的,通過生動的音符,能夠最直接地展現出現實生活以及人物心靈感受。所以音樂是最能影響改變人的心靈感受。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我們不妨將音樂元素摻加到情境教學中。幫助同學們建立正確的生活態度以及審美品位。
所謂音樂教育并不僅僅是樂曲,大自然中有更多的自然聲音能夠給學生們的心靈帶來更好的感受,比如可以帶同學們感受田野間的蟲鳴,林間的鳥叫,小河的水聲,石頭的碰撞聲音等,將這些聲音有效的結合起來,讓同學們通過對聲音的感受結合自己對大自然的實際,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什么,并將自己的回憶和感受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樣不僅鍛煉了同學們對聲音的辨別能力,還能夠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對寫作能力也能夠進行有效的鍛煉,如此一來不僅能使課堂生動活潑還能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達到素質教育的多方面發展要求。
(二)提高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情境教學的另外一個大方向是可以在教學中融入游戲形式,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生活處處充滿新鮮感,很少能夠對一件事物長期保持興趣,所以一成不變的課程很難使學生保持興趣,在教學中設計游戲情境,能夠很有效的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對課堂的新鮮感。
比如在《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課文,針對生字的教學中,設計了如下的情景教學形式,在黑板上用粉筆描繪出雪地的場景,將紙片剪成楓葉、梅花、月牙、竹葉等形狀,在紙片背面寫上本課要學習的生字:群、竹、洞、步、著等,讓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分組討論每個紙片所代表的腳印是那種小動物留下的,答對的小組就可以得到所答的小紙片作為獎勵,并帶領同學們認讀紙片背面的生字,以輕松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3]。學生們通過相互探討學習方式,達到了對課堂知識的熟練掌握,并對課文中描繪的各種場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記憶,同時在同學們相互討論的過程中,也能有效的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三)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
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內容大多一作者的主觀意識為導向,向小學生們傳遞一種完整的情緒氛圍。要想讓小學生們實際感受到文章以及作者要傳遞的情感,運用情境教學方式是最有效的。因此就需要教師在課程開展時要善于為學生創造文章所展現的情景環境,通過多方面的外界因素引導學生展開情緒想象,走入文章的藝術氛圍中。
比如,在講述《憫農》一詩時,可以隨機選取學生進行情境表演,在模擬農民耕種時將詩朗誦出來,可以通過其他圖片視頻等形式引導學生感受農民伯伯耕種的辛苦,從而使小學生們能夠更深刻的理解本首詩描繪的場景意境,對本首詩講述的道理有更明確的印象。并且能使課堂活潑輕松,也能對小學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記憶能力有所鍛煉。
(四)通過情境分析教學
將情境教學法融入到小學語文教育中是為了更好的完成語文的教學,讓小學生們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吸收新的文化知識,切勿本末倒置,不能只關注課堂的活躍情況,要時刻把握住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當小學生們處在某一個情境中感受時,教師要注意進行正確的引導,向同學們教授新的文化知識。
比如,在《春曉》一文的教學中,雖然僅僅描寫了鳥叫聲和風雨聲,卻使人能夠在朗讀時感受到春回大地,仿佛看到了萬物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運用聲音畫面等將學生們帶入情境之后,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感受,在文學作品的創作中不僅能通過實際描寫的方式,更能通過聯想想象的手法來進行描寫。并鼓勵學生自己研究學習協作手法。
三、結束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社會各界及家長對教育工作的關注越來越多,作為教育工作者來說,最好的教學結果不僅僅是學生在課堂上對學科知識的熟練掌握,而是通過教師在課上的教育啟發,使學生在課后讓學生愿意主動地對學習內容展開探索研究學習。必須做好每節課程的準備工作,將情景教學法很好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激發起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時刻保持一顆好奇心,對學習、對生活保持新鮮感,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未來生活。
參考文獻:
[1]郭力敏.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100-100.
[2]翟羽菁.簡析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 2016(4):65-65.
[3]趙春.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6):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