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新 沈曙紅 田玉鳳 殷翠 姜向瓊
【摘要】對高職院校教師的身心健康進行調查研究意義重大。本文以宜昌三所公辦高職院校為例,對教師采取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自主設計問卷,以紙質問卷實地調查為主,以問卷星生成APP微信問卷調查為輔,根據三所學校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共回收問卷130份。根據對現有問卷進行分析,發現高職院校教師疾病譜呈現比較顯著的典型性特征,這些特征與職業行為具有一定的關聯性。
【關鍵詞】問卷調查;訪談;疾病譜調查;典型性特征;關聯性
一、材料與方法
(一)資料來源
課題組通過自制問卷,對宜昌三所公辦高職院校的教師進行調研。三所公辦高職院校是三峽職業技術學院、三峽電力職業學院和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針對教師人數相對比較少的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和三峽電力職院采用紙質問卷進行實地調查,采取訪談和紙質問卷的方式更容易獲得老師的參與。而相比于教師人數比較多的三峽職業技術學院,采取問卷星生成App的方式,在學校招生群里發放問卷微信版,該群有教師408人,回收電子版問卷41份,約占總人數的10%,有效問卷100%,因為涉及到個人隱私,盡管采取了匿名的方式,仍然難以獲得大面積的支持。但因為是自覺自愿的隨機方式完成問卷調查,真實性相對比較高。三峽電力職院回收問卷56份,有效問卷56份,有效問卷100%。三峽旅游職院回收問卷33份。有效問卷33份,有效率100%。三所學??傆嫽厥?30份,有效問卷130份,有效率100%。
(二)方法
調查方法為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相結合。在針對敏感性的問題的訪談中,又分別采取訪談領導和訪談老師相結合的方法,以獲取更加真實的數據。在問及學校有因無惡性腫瘤去世和自殺的惡性事件上,領導的回答與老師的回答有重大不同。這主要有風險意識以及涉及學校形象的問題。自制問卷主要涉及到教師近三年來所患疾病的回答。問卷設計的疾病名稱歸屬采取中華人民共和國“疾病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T14396-2016版,主要是因為更有利于教師在完成問卷的時候索引匹配。將所有問卷數據導入Excel建立數據庫,對疾病譜特點進行有效篩選分析,對疾病譜進行單獨排序、對比排序以及合成所有數據排序。
(二)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包記性數據分析,構成比與比率運用x2卡方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多發病與常見病排序
問卷設計的思路是,運用臨床常見的分類標準,將疾病的名稱確定為更加通俗能夠很快為調查對象理解和接受的概念。如,調研問卷的表格中可以直接填寫糖尿病、高血壓病或者胃病等,在統計時分別轉換成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為了讓多發病與常見病更直觀也更加具有警示意義,因此直接采用調研表格的疾病名稱。該問卷主要調查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教師所患常見病,二是教師一年中最多發的疾病,三是三年來的手術情況。在對三所高職院校教師的多發病調查中發現,頸椎、腰椎疾病的發病率高居榜首,達37.69%。其次是肩周炎,占比為20.77%。胃腸道疾病占比為20%。綜合三所學校的統計數據,總的來看,排序前十名的常見病與多發病一次是:脊椎病,肩周炎,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疾病,感冒,高血壓病,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感染,咽喉炎,靜脈曲張,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和焦慮失眠。具體見表1。
(二)三所高職院校教師疾病比較
從多發病與常見病的對比中發現,三所高職院校有一些共性的特點也有一定的差異性。共性的高居榜首的是頸椎疾病和腰椎疾病。所以,頸椎疾病與腰椎疾病成為高職院校教師的頭號疾患。其次是頸椎、腰椎疾病,肩周炎和腸胃疾病,這三大類疾病成為對教師構成重大影響的三大疾病,應當引起足夠的關注。按照順位,電力職院一年來常見病的發病率排序為:脊椎病11例;高血壓病9例;胃病7例;肩周炎6例;感冒4例;咽喉炎3例;肝部疾病2例;肺部疾病2例;剖腹產2例;甲狀腺腫瘤手術1例,肝臟手術、靜脈曲張、糖尿病、腦梗、骨折、口腔潰瘍、鼻炎、過敏各1例。三峽職院教師一年來常見病的發病率排序為:脊椎病20例;胃病11例;肩周炎10例;感冒10例;高血壓病7例;皮膚病7例;肺部疾病、咽喉炎、抑郁癥各4例;靜脈曲張3例;心梗、泌尿系疾病各2例;糖尿病、焦慮失眠、婦科病、痔瘡、非表皮組織切除術各1例。旅游職院教師一年來常見病發病率排序為:脊椎病18例;肩周炎11例;感冒10例;胃病8例;肺部疾病、皮膚病、焦慮失眠各3例;咽喉炎、高血壓、腦梗、泌尿系疾病、靜脈曲張各2例;纖維素瘤、肝部疾病、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手術、過敏、膽結石手術各1例。
(三)三所高職院校教師疾病譜排序表
將排序前十位的疾病按照順位分列出來。這些疾病還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教師群體中,有一些情況比較特殊,比如,高血壓病與糖尿病的發病率比較低,報告較少。心梗與腦梗的發生率也比較低。變形性背部疾病排在首位,占比37.69%,排序第一。呼吸系統疾病占比26.93,排序第2。其次是消化系統疾病,占比23.08。一個重要的信息是,腫瘤發生兩例,結合前兩年三峽職院因罹患腫瘤去世的兩位教師,腫瘤已經成為影響教師生命健康的重大疾患。因為腫瘤的危害極大。其次是心理疾病。2016年宜昌某高職院校一位年輕女教師因抑郁癥自殺。加上長期不上班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還有一位抑郁癥患者因故沒有填寫調查表,三所高職院校罹患心理疾病的人數達到10人。因為按照事件對教師的身體和心理的影響來看,惡性事件比如腫瘤和抑郁癥甚至精神分裂癥都是嚴重影響教師身體健康的,同時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巨大。見表2。
三、討論
(1)腫瘤正在成為影響教師健康的首要威脅。把2016年宜昌某高職院校兩位教師因罹患癌癥去世計算進去,腫瘤患者達到4人。腫瘤直接威脅到人的生命,因此,對人的影響是首要的。兩個去世的教師都是肝癌。健在的兩位腫瘤患者一位是甲狀腺腫瘤一位是纖維素瘤。
(2)精神疾病成為新的威脅。教師本來應當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但是教師罹患抑郁癥的人數,如果把因抑郁癥自殺的以及因精神分裂不能上班的和不愿意參與調查的三個人計算進去,達到10人之多??赡芘c教師的壓力有一定關系。一個典型的個案是,一位曾經參加全國比賽獲獎的優秀教師因學生評價排名在最后一名被點名而抑郁成疾,不幸得了抑郁癥。學校各樣的評比、各樣的檢查不僅與效益掛鉤也影響到教師的聲譽,因此,對于比較好面子的教師來說,這是導致抑郁癥的重要原因。另外,焦慮導致的失眠人數也有較大的比例。
(3)在多發病與常見病的調查中,脊椎病高居榜首。三?;技棺挡〉慕處熑藬蹈呔影袷?,每所學校患脊椎病的人數也是高居榜首,這個數據充分說明,脊椎病與教師職業具有相當的關聯性。屬于教師職業的共性疾病。其次,肩周炎發病比例較高。這也與教師長期板書和書寫導致局部肌肉結締組織長期得不到恢復有關。慢性咽炎也是教師的職業性疾病,呈現高發態勢。其次是胃病及十二指腸疾患。這個是三所學校共性的問題,因此只能解釋為與職業相關聯。胃病的發病機制從西醫來說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但是從中醫來說與肝臟相關,即肝郁乘脾引發。也即是說,胃病的發病與長期的情緒不能宣泄相關。
宜昌的三所公辦高職院校都處在轉型升級的時期,壓力狀態相似,教師需要轉評職稱,在教學、課程建設、科研、學生工作、企業鍛煉、社會工作等方面有額定的工作量要求。這些因素是高職院校教師的共性問題,因此,從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工作強度看,高職院校是相同的。調查三所高職院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這些教師的疾病能夠反映高職院校教師的疾病譜情況。
參考文獻
[1]唐群科,張瑛,袁康.某兵站官兵青藏高原駐訓期間疾病譜調查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7(11).
[2]許海玲,李旭.中國近60年傳染病疾病譜變化情況綜述[J].安徽醫學,2012(06).
[3]朱穎杰,姚宇航.吉林省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現狀、疾病譜分布及其主要疾病危險因素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2013(06).
作者簡介:陳澤新(1967.04—),男,漢族,湖北赤壁人,本科,副高,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