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聞 張珊珊
【摘要】2017年出口貿易總額占全市出口比重51.83%,日用消費品是其出口主力,出口貿易方式從單一到多元。雖然義烏小商品的出口量一直呈現增長趨勢,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阻礙其發展。本文通過對義烏小商品的出口現狀和問題分析,結合義烏近幾年的出口數據,分析義烏小商品發展前景及市場定位,從而提出加快義烏小商品出口貿易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義烏小商品;出口現狀;問題及對策
一、義烏小商品出口貿易現狀
經過幾十年的積累,整個義烏小商品市場目前經營著28個大類、10萬個種類、30萬個細類、170萬個單品。是國際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也因此被稱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在2017年前11個月實現的2112.8億元進出口總值中,出口為2080.6億元,同比增長4.1%。據義烏市統計局統計,在品種繁多的義烏小商品中,出口商品種類仍以服裝和襪子產品為主。由此得出,義烏小商品市場出口的商品結構仍過度依賴于勞動密集型產品。目前,義烏小商品的出口貿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一般貿易”方式,而是逐漸轉向多元化貿易方式。加工貿易、貼牌貿易、補償貿易和服務貿易等多種貿易方式逐漸成為義烏小商品出口的商業新模式。
二、義烏小商品出口存在的問題
(一)低價競爭,缺乏自主品牌
由于義烏絕大多數小商品的產品競爭力較弱,很多商品至今仍以價格低廉取勝,依靠價格競爭的格局并沒有太多改變。盡管出口量持續走高,但每年的出口均價都有不同程度的跌幅。當各種原材料價格上漲時,市面上的出口商品價格仍維持在原先水平。上升的成本和低廉的售價打壓著生產商和經銷商的盈利空間。原材料的價格、用工成本疊疊上升卻依然沒有使賣價上升,其關鍵問題還是在于產品技術含量低所引發的同行競爭。而且,小商品制作工藝容易被模仿和抄襲,使小商品市場提升盈利方面面臨巨大挑戰。
作為小商品王國,義烏小商品市場商品數量雖多,但真正樹立的品牌卻乏善可陳??梢娏x烏的企業在品牌建設方面明顯不足。義烏小商品企業少有建立與維護品牌的意識,很難與國外同行維持同等級競爭。此外,義烏雖然外貿流通企業在數量上增勢猛烈,但出口幅度卻整體偏低。
(二)高外貿依存度,出口市場過于集中
長期以來,義烏小商品市場的主要貿易形式皆依賴于出口。過高的外貿依存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外市場狀況優劣的影響。當各國對其經濟發展前景不樂觀時,國際消費者購買信心會大幅下降,這也使國外的市場對義烏小商品的需求量大幅降低,價格也因此會被迫壓低。近年來,義烏小商品出口雖發展迅猛,但是出口方向一直以中東居多。由于國際政治等因素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近幾年來,非洲、大洋洲等一些地區已成為了義烏發展的新目標。然而從總體上看,義烏小商品的出口市場仍比較集中。
(三)出口產品處于低端產品鏈
義烏小商品城從出口結構來看,主要都是服飾類、塑制品類一些低端商品,以勞動密集型為主,不利于其調整出口結構,創新協調發展。究其原因是義烏的自主創新能力還比較弱,并且在市場中比較少有品牌的出現,而且在生產加工方面,沒有及時引進先進設備,使得企業沒有辦法進行精加工,而只能生產銷售一些低加工度的產品。這類產品附加值也較低,很容易被復制替代,沒辦法形成自己獨有的優勢。
三、提升義烏小商品的出口對策
(一)實施品牌戰略,加強品牌保護力度
企業想要突破處在低端產業鏈的瓶頸,需要推動自身的創新升級,全面提升產品品質,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企業應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讓管理幫助企業實現更大利潤。在對外貿易方面,企業應該致力優化義烏的市場結構,推動義烏出口結構由“低小散”向標準化、品牌化方面發展,這就需要企業努力打造自主品牌,從而進一步擴大品牌產品的出口規模,努力實現品牌效應。
(二)提高出口商品技術,增加附加值
在全球化經濟競爭格局中,義烏的出口企業必須敢于不斷創新,加大技術開發,在實施自主品牌戰略上下功夫,決不能只滿足于充當海外品牌的“加工車間”。提高生產設備和加工的水平,提高產品自動化程度及產品的應變能力,正確認識和處理好質量與數量、效益與速度的關系,商品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實現產品檔次的多樣化,這樣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開拓中高端消費品市場,提升產業層次和產品檔次。
(三)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迅速崛起的電子商務也為義烏小商品出口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面對這種現狀,希望企業能加強互聯網技術,建立行業信息服務網站,提升相關產業的市場開拓能力。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拓展資金作用,積極組織企業有針對性地參加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舉辦的各類商務展會,組織企業赴東盟、中東、非洲、南美洲等新興市場進行參展、商務考察,結交新客商,建立新關系,引導鼓勵中小企業拓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