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
【摘要】創新是國家、民族的發展動力,對于高校而言,也是如此,要實現高校的發展,必須要有與之相符的管理模式,其中,教務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人本管理背景為出發點,分析了人本管理在高校教務管理中的應用意義,并探討人本管理背景下高校教務管理的創新措施。
【關鍵詞】人本管理;高校;教務管理;創新措施
在信息化時代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發生了顯著轉變,旨在為社會發展培養創造性人才,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轉變高校的教學內容、理念、方式,并針對教學管理模式做出調整。教務管理屬于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師生互動、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傳統高校教務管理模式多采用命令式、強制式的模式,成效并不理想。基于此,我們嘗試將人本管理理念應用在教務管理工作中,為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益方向。
一、人本管理在高校教務管理中的應用意義
人本管理,就是要基于師生為本,將師生作為各類問題的根本,做到關心人、重視人,將“人”作為主要資源。人本管理背景下的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始終將師生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希望促進人與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的內容十分復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到課堂教學,大到學校發展規劃,都離不開教育管理工作的身影。因此,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屬于保障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重點環節,也是連接學術研究、行政管理工作的樞紐。
二、人本管理背景下高校教務管理的創新措施
(一)轉變傳統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強調尊重人性、民主參與,對于工作者而言,必須要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嚴格將人本管理理念落實到教務管理工作中,轉變思維,從傳統管理者轉化為服務者,尊重師生的心理需求,將其與教務管理工作相互結合,調動起師生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在管理方式上,要主動在教學管路工作中滲透人本精神,表現出自身對教師、學生的尊重、關系與愛,這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十分有益。在實際工作環節,要做到具體工作、具體對待,對于容易引發矛盾的問題,妥善處理,將隱患消除在萌芽創造,做到敬業、求真、創新,共建和諧校園。
(二)強化管理服務意識
要將人本管理理念滲透至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服務意識,從某種角度而言,高校教務管理工作本身就帶有服務性的性質,與其他管理工作相比,教務管理離不開人際之間的交流,在教務管理活動中,人的因素占據主導地位。教務管理人員,兼具管理者、服務者的雙重角色,他們的工作是為了學校、師生的發展,但是如果缺乏了服務意識,教務管理工作也喪失了應有價值。對于高校教務管理者而言,要轉變管理意識,自覺樹立服務意識。在制定教務制度時,要站在教師、學校的角度上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致力于為他們辦實事、解決問題;在工作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簡化功辦事程序,為更多的師生提供便利。作為高校教務管理人員,必須要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職責,將服務作為主職,加強創新,優化管理工作,為師生辦實事。
(三)完善教務管理制度
人本管理背景下的高校教務管理離不開完善的教務管理制度,制度內容上,要講求公正、公平、公開,利用制度對教學過程、計劃、質量、經費、考試制度做出規范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能夠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出現相互推諉的問題。同時,還要嚴格將激勵制度滲透在其中,科學的激勵制度是滿足人本管理要求的重要措施,在激勵內容上,不僅要強化物質激勵,還要關注精神方面的激勵,通過雙管齊下的激勵措施提高教職工參與科研、教學工作的積極性。
(四)關注師生的個體需求
1.提供學生成長檔案
人本管理中的“人”,包括學生、教師兩個方面。從學生角度而言,高校教務管理要從學生發展需求出發,在這一方面,可以制定學生成長檔案,將他們從入學起到畢業時的學習成績、教師評價、道德品質記錄下來,將問題扼殺至萌芽狀態上,幫助每一個學生改正問題,從學生角度出發,促進他們的成長,提高高校“育人”工作的質量。
2.減輕教師工作壓力
人本管理不僅強調對學生的服務,也不能忽視教師的管理。就當前來看,教師的教學活動只占據著他們工作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精力被其他事物占據,工作壓力繁重。人本管理背景下的高校教務活動要讓教師可以真正的回歸至課堂中,將主要工作精力和重心放在教學管理活動中,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
三、結語
高校是為了為社會的建設提供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這是實現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而要實現這一目的,離不開人本管理理念的滲透。將人本管理理念落實到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中,能夠建設和諧的校園氛圍,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對于教務管理人員而言,要創新思想,改革工作模式,從自身著手,致力于為高校師生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最終實現人、學校之間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