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體育教學是當今時代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我國體育教學相比外國起步晚,配套設施落后,教育理念過于傳統,尤其是在我國現階段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體育這門課程很容易被忽視。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要求,無法兼顧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不利于我國體育事業的長遠發展。為了彌補傳統體育教學的缺陷,教育工作者經過不斷學習、研究和創新,總結出多種不同的教學模式,而實踐證明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最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最好。本文就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和實施進行重點分析。
關鍵詞:快樂體育 教學模式 實施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c)-0062-02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今時代素質教育的要求,而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經過實踐證明是目前最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最好的體育教學模式。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其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參與度低,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效率低下,而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出現大大改變了這種現狀,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是適應當今時代情況的一種創新,它以學生為中心,重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教學方式生動易被接受,學生學習起來更有樂趣、效率更高,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教師和學生是“雙贏”,其最終的結果是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了更加實用的人才。為了讓廣大體育教學工作者更加了解這種教學模式,本文從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提出的背景、含義、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重點進行詳細闡述。
1 提出的背景、理念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基于應試教育大背景下產生的,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的學生主觀能動性差,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是被動、壓抑的,他們對體育不但沒有興趣甚至還會有抵觸情緒,而老師的教學則是教條的、灌輸式的,這種教學模式會造成學生和教師“兩難”,教師教起來難度大、效率低,學生學起來被壓抑、很被動。基于這種情況,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經過實踐總結出這一套“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這套模式激發了學生興趣,提升了教學質量,是適應時代變化的一個創舉。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全面育人為出發點和歸宿。這種模式將教學的過程變得更加有趣易被接受,提升了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能力和社會的需求有機結合起來,使得體育不再是學生的“負擔和痛苦”,而是“快樂和接受”,教師的教學過程也不再是“枯燥和低效”,而是“生動和有趣”,這是一種良性循環,是一種“雙贏”局面。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以興趣為導向,重視教學方式的簡單、生動,在教學過程中“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發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鍛煉身體的同時又能體驗到運動的快樂。
2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和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差別
2.1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更加重視學生的感受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才是主體,重視的是學生的興趣、能力,目的是服務社會。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主體,重視的是教學任務和考試。兩種教學模式對比,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教學質量更高、效果更好。
2.2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傳統教育模式太過教條、死板,偏離實際,學生被動地接受相關知識和技能,淪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而快樂體育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情感,注重其全面發展,更加符合社會的需要。
3 運用快樂體育教學的目標及要求
快樂體育教育模式的目標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興趣,培養其積極性,不但讓其學到基本的體育技能和知識,還讓其個性和能力全面發展,最終適應整個社會發展的潮流,為社會服務,為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轉變做出貢獻。
在運用快樂體育教學中也有一定的要求,一是教學要有組織性。教師的教學活動要有組織性,要循序漸進、有的放矢,在熱身階段就應引導學生的興趣,顧及學生情緒。在運動中期應保持中等強度,避免運動損傷的同時提升運動技術。在運動的最后部分,應由大家分享學習快樂,共同解決面對的難題。二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引導學生興趣,培養其積極向上的心態。
4 快樂理論下教學模式的構建
(1)激發學生興趣,營造輕松快樂的教學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興趣了就會主動去學習并且熱愛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引導。
(2)開發和創造更好的教學條件。教育的基礎設施在教育過程中也是一個重點,學校和教育部門應加以重視,尤其是引進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還能提升教學效果。
(3)重視教學思路的階段性設計。快樂體育教學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認知與方法、運動與技能、情感與態度三個階段,在教學設計中要全面把握這三個階段,注意平衡和協調,對每一個具體的階段進行個性化、精細化設計,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
(4)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育是師生間情緒和情感交流的過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核心,和諧的師生關系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得到成長。
5 快樂體育教學方法
(1)全面教學和自主探究相結合。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對各要素全面把握,加強各要素間的協調、配合。同時也要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這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體現,學生可以針對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動尋求答案,這樣能讓體育教學變得更加有意義。
(2)在不同情境中調動學生情感。教學要具備靈活性,教師要創造不同的情境模式,比如“故事化”情境和“趣味活動”情境,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正面評價和教學反饋。“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鼓勵、喚醒、鼓舞”。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應運用鼓勵性評價方式,即用肯定、鼓勵和信任的語言,對學生的行為表現給予肯定。同時也要實事求是,對教學效果進行實時反饋,在肯定教學成績的同時還要善于發現不足,并加以改正。
(4)適時點撥。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教師應該對其遇到的困難加以詢問,并加以點撥,再讓學生去實踐,自己找尋解決問題的辦法。
(5)可以加入體育游戲進行教學。加入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很好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使整個教學過程增加了趣味性,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但體育游戲的選擇也不能過于盲目,要具有一定的體育基礎理論,還要有一定的人文知識。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顛覆傳統,將教育的主體由老師變為學生,將教育的方式由灌輸式教學變為學生主動式學習,教學的氛圍由緊張變為和諧,教育效果由事倍功半變為事半功倍,這種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快樂”,教師快樂教學,學生快樂學習,最終實現了教師和學生的“雙贏”。這種教學模式應大力推廣,其不但對于體育教學有積極意義,對其他課程的教學也有借鑒意義。這種教學模式是經過實踐論證過的,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熱烈歡迎,同時這種教育模式還應在實踐中加以豐富和改良,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春洋.淺析快樂體育教學模式[J].統計與管理,2015(11):116-117.
[2] 樂肇煒,艾云.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6(18):190.
[3] 樊翠紅.談新形勢下“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