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帆
[摘要]以互聯網教學平臺建設為基礎,以實訓仿真軟件研發為抓手。學生通過在線“玩”仿真軟件,開展人機對話,學習專業知識。通過在線“玩”仿真軟件,進行仿真實訓,學習操作技能。從而構建“互聯網+理實一體” 中職實訓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仿真技術;強化;技能型人才;培養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222-01
一、實施背景
傳統教學方法是“一塊黑白+一支粉筆”,它是不能達成中職教育目標和適應中職學生學習習慣與基礎的。因此,我們要利用現代仿真技術,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玩”起來,讓學生的思維活動“轉”起來,進而完成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建構。
二、主要目標
要利用仿真技術來“玩轉教學”,首先要建設一批仿真資源,其次要建設一個支持仿真資源運行的技術平臺,最后還要形成一個正確運用仿真資源的策略。所以,我們的建設任務:
目標一:研發滿足玩轉教學的資源。
目標二:建設支撐玩轉教學的平臺。
目標三:形成有效玩轉教學的策略。
三、工作過程
(一)研發滿足玩轉教學的資源
1.開發項目化的教學內容
我們以電子產品生產崗位所需的職業知識和技能為依據,以有利學生職業習慣養成和專業技能形成為目標,完成了各個課程的項目教學內容開發。如,電子元器件基礎應用課程中,我們開發了“制作指針式萬用表”“制作簡易直流穩壓電源”“制作交直流調壓器”“制作LED循環彩燈”“制作LEDPAR燈”等七個項目。
2.研發模塊化的仿真資源
根據項目化的教學內容,我們研發了“阻容感元器件的識讀與檢測”“半導體元器件的識讀與檢測”以及“電子常用儀器的操作與使用”仿真軟件,這些模塊化結構的仿真軟件具有針對性和游戲性強的特點。如“阻容感元器件的識讀與檢測”仿真軟件包含了“固定電阻器、固定電容器、電感線圈”等模塊?!鞍雽w元器件的識讀與檢測”仿真軟件包含了“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可控硅、單結晶體管”等模塊。
(二)建設支撐玩轉教學的平臺
1.具備人機交互功能
我們研發的《阻容感元器件的識讀與檢測》《半導體元器件的識讀與檢測》以及《電子常用儀器的操作與使用》系列仿真軟件,利用二維及三維開發技術,采用3DMax作為三維建模及素材渲染工具,應用Flash作為人機交互操作功能的開發工具,使用AS3作為算法開發語言,以交互式游戲動畫方式實現了人機交互功能。
2.貼近崗位操作規范
仿真軟件就是在虛擬的環境下,模仿“人”和“物”的動作,模仿“景”的變化。它還可以模擬物質微觀結構與內在變化,模擬電路工作和儀器設備運行等。我們研發的仿真軟件,以從業者的實際操作為樣本,突出人物動作的“規范性”。
(三)形成有效玩轉教學的策略
1.仿真教學玩轉理實一體
我們研發的仿真軟件有知識學習仿真與操作實訓仿真模塊,它們之間的切換可以利用導航按鈕來實現。在專業知識學習方面,如:電子元器件解剖、電路工作原理等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進入知識學習仿真模塊進行自主學習,教師也可以利用該模塊進行知識點講解。在專業操作技能學習方面,如,電子元器件檢測、電路搭接與測試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先進行操作實訓仿真模塊進行模仿練習,后進行具體的操作實踐學習,實現了理實一體的轉化。
2.仿真教學玩轉人機互動
人機互動是仿真軟件重要的技術要求,它是吸引學生參與學習興趣所在。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只有通過對話與交流才能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建構。如,PN結的形成與單向導電性。教學仿真軟件可以根據學生操作進行分步驟動畫展示工作過程,化解學生認知的困難。
四、體會與思考
利用實訓仿真軟件的交互性,可以喚醒學生主體意識。在“玩”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化解學習內容的重難點。利用實訓仿真軟件的可重復、可探究和無耗材的特點,可以讓學生“玩”的盡興。在“玩”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思維活動“轉”起來,進而完成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建構。如果,仿真技術能夠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通過“互聯網+”,那么,我們“玩轉”的不僅是課堂教學,而是整個中職教育。如果,我們能夠以“信息資源研發中心”為依托,建設一個“校園數字化資源管理平臺”。那么,我們就可以將仿真教學軟件、仿真實訓軟件、課程學習內容和測評體系軟件等放置在平臺上。學生可以利用該平臺進行遠程化學習和自我測評,教師也可以利用該平臺進行遠程化輔導和學習管理。“互聯網+信息化”將為我們職業教育帶來全新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張媛媛.“互聯網+”理實一體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3):153-154,168.
[2]李玉青.淺析“互聯網”與立體化教材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8(1):221-222.